看展心得

含有「看展心得」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繪畫是最原始的相片,畫家的眼睛就是鏡頭,手就是列印機,它最初存在的意義就是忠實紀錄,所以早期重要的活動和場合一定有畫師的存在。隨著攝影科技的普遍,人類也逐漸失去對靜態畫面的深思熟慮,這也是近年 AI 影像生成技術發展,會讓我感到有些隱憂之處。
Thumbnail
我最喜歡的也是這個!👐🏻👐🏻❤️ 《突如其來的一陣風》
這次參觀「飛地」展覽,無疑是一次豐富且深刻的體驗。這個展覽集合了許多國內外藝術家的心血,特別是女性創作者,以畫筆表達內心的多層次思緒,令人難以忽視。展廳中展示的其中一項作品——一本厚厚的本子,讓我深有感觸。它的本質和我多線程紀錄生活的習慣有幾分相似,不論是用文字、畫筆或是其他手法,我們都在給自己留下
Thumbnail
謝謝分享。很有共鳴! 繪畫的過程像是一層層淨化身心的篩子,同時,繪畫下內心的主旋律。
「妳覺得她喜歡自己的風格嗎?」朋友又是直擊靈魂的拷問,我回答,「一開始應該不喜歡吧?喜歡自己的風格就跟喜歡自己一樣困難,但如果畫了快一輩子,她應該找到了喜歡上自己的方法了,或許她把不喜歡的部分好好鎖在畫裡,可以快樂生活了。」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為什麼一定要有 "意義" 呢? 而且是說和寫得出來的 "意義"。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圖片中的雕塑作品《Fountain of Life》,咖啡杯中交疊著幾個娃娃頭,閉著的眼睛中流著二行清淚,感覺像是一種平靜的悲傷。沿著牆壁編排著奈良美智不同時期的作品,有的是簡單的鉛筆素描,有的是水彩作品,但也都沒有太多厚重的顏色,大多呈現返璞歸真的簡易風格。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