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攝影是立基於繪畫巨人的肩膀之上|高美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六月夏天,高美館《瞬間》剛開展的時候,我並不感興趣,那時更吸引我的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我還搶票搶輸,殊不知最後也沒去成,反而特地跑一趟高雄來看這檔由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策劃的《瞬間 —— 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朋友戲稱TATE是我的英倫情人,當初去倫敦沒有規劃要去,卻意外發現它就在住宿點的隔壁,一走進去整個愛上!回國以後念念不忘,忍不住想來看看TATE在海外的展覽辦得怎樣?

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蘇珊.桑塔格)

我對攝影展其實興趣缺缺,不過《瞬間》的策展切入點很有趣,試圖打造一個讓繪畫和攝影產生對話的平台,讓觀眾看看受攝影科技啟發或影響的藝術家。不過看完展覽,這個概念還是以論述包裝的成分居多,繪畫是最古老的視覺藝術之一,也遠比攝影還早出現,我應該可以大膽地說,今天所有的視覺創作都受到繪畫影響,基於這個前設來詮釋展品也就都合理了。因此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還是最貼合策展精神的攝影創作《突如其來的一陣風》,藝術家是 Jeff Wall,他以葛飾北齋的經典名畫作為構圖靈感,以攝影的方式加入個人觀點重新詮釋,在展覽現場則以大型燈箱呈現,讓觀賞攝影作品也成為走進鏡頭裡的光的體驗。

(以下內容取自展間)

Jeff Wall 的創作探索真實與虛構、生活常態與奇思異想之間的界線,對於傳統上認為攝影如實紀錄了真實世界的概 念提出質疑。Wall 原本是受繪畫的養成訓練,後來才發展出對電影的興趣,並以燈箱製作大尺幅照片成為他識別度最高的創作形式。他的作品描繪當代生活的風景和情境,召喚觀者去拆解那內含於稍縱即逝瞬間裡交錯疊覆的敘事。
《突如其來的一陣風〉所捕捉到的,是看似凍結在時間中的一剎那:畫面中的四個人物都因一陣突然刮過空曠大地的疾風,而亂了手腳。然而,這張照片實際上是經過縝密的編導與規劃。Wall 在構圖上擬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年)的木刻版畫,並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前後拍攝了百餘張照片才得以完成。
在起風的日子,Wall 安排演員在溫哥華郊外一處景點進行拍攝, 之後再將照片中的元素加以拼接,並透過數位技術疊加在一起。 這道模擬的過程清楚地展現於《突如其來的一陣風(借鑒葛飾北齋習作)》,其中也可看到被吹到空中的紙張是如何被精心擺置。 紙張標示出風吹的方向,引領參觀者的目光拂過畫幅,也為畫面中的事件賦予動感。
四位人物之間感受不到有任何關連;他們看似存在於不同的時間點。Wall 模糊了動與靜的界線,將具象繪畫傳統與背光攝影及數位修圖技術交織運用,試圖營造出「非擺拍」的錯覺。對於自身創作借鑒歷史經典藝術品的作法,Wall也經常直言不諱,尤其慣常從「劇場式繪畫」中取材,這是一種將人物巧妙地安排來創造出戲劇效果的繪畫型式。

對於熱愛美術的我來說,本場最大的亮點還是三張畢卡索真跡,《哭泣的女人》是從小時候的美術課看到大的作品,竟然能在台灣見到本尊真的會跟著哭!畫中呈現三個角色,分別是失去孩子的母親、西班牙哭泣聖母形象,以及畢卡索的模特兒,也是情婦的多拉瑪爾。

本展我最驚豔的是導覽機,萬幸自己有租!有別於過去只是語音陳述作品背後的故事,策展團隊非常用心的搭配了貼合內容的音效和音樂,讓觀眾可以透過聲音身歷其境,每一支導覽語音都像一首歌一樣,在文本寫作上採用第一人稱的語境,讓作品中的人物現身說法,隨著人物的性別也會更換配音員。和現場工作人員談過,這個導覽製作是由TATE策展單位執行,國際美術館的製作品質真的很強大!

我特別騰下了《哭泣的女人》語音導覽部分逐字稿:

我是藝術家,也是攝影師。但在愛上畢卡索以後,我成了悲傷的化身。大家說我是他的繆思、他的情人,說他瘋狂的迷戀我。但事實上,我不是他唯一愛的人,他靈感來源的也不是我⋯⋯而是我的痛苦。所有我的肖像都是謊言,他們都是畢卡索,沒有一個是多拉瑪爾。

《瞬間》的展覽有一半還是以攝影為主,它向觀眾丟出的老生常談,就是在於繪畫及攝影這兩項技藝在這個時代的意義和價值。繪畫是最原始的相片,畫家的眼睛就是鏡頭,手就是列印機,它最初存在的意義就是忠實紀錄,所以早期重要的活動和場合一定有畫師的存在,至少對我來說,攝影是立基於繪畫巨人的肩膀之上,不過隨著攝影科技的普遍,人類也逐漸失去對靜態畫面的深思熟慮,這也是近年 AI 影像生成技術發展,會讓我感到有些隱憂之處,因為它甚至比攝影還要更方便,只要幾個字就能創造畫面,過程變得越來越「瞬間」,也容易缺乏在學習過程中,比起學會技術還更重要的思考訓練。

還好有美術館、還好有展覽,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前人留下的美,雖然不方便但仍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或許技術慢慢會被淘汰,但思想會一直存在。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𝓐𝓻𝓽
16會員
122內容數
上班是認真的專訪記者,下班是努力的小畫家。隨筆紀錄喜歡的展覽、空間或作品,分享採訪幕後的細思極恐。即時更新歡迎追蹤 IG @fainjinart
2025/04/04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歷程是線性地慢慢改變,而不是跳躍。因為賴純純作為藝術家的生命夠長,所以會想要有各種不同豐富的媒材和嘗試,與其說對她的抽象作品有共鳴,反倒是對她豐富的藝術生涯感到十分敬佩。
Thumbnail
2025/04/04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歷程是線性地慢慢改變,而不是跳躍。因為賴純純作為藝術家的生命夠長,所以會想要有各種不同豐富的媒材和嘗試,與其說對她的抽象作品有共鳴,反倒是對她豐富的藝術生涯感到十分敬佩。
Thumbnail
2025/03/28
自從 2022 年看了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在「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後,就一直很被他作品中的光所打動;2025年來朝聖位在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期待這樣的景點,甚至說是美術館,為台灣本土藝術家開拓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3/28
自從 2022 年看了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在「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後,就一直很被他作品中的光所打動;2025年來朝聖位在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期待這樣的景點,甚至說是美術館,為台灣本土藝術家開拓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1/12
MinaLima是一組雙人設計師,曾經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作道具,包含霍格華茲通知信、劫盜地圖、阿茲卡班的通緝海報、布萊克家的壁紙,甚至魔法世界裡的各種讀物和刊物都是他們的作品,後來發展成一個很具特色及魔法氛圍的設計品牌。
Thumbnail
2025/01/12
MinaLima是一組雙人設計師,曾經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作道具,包含霍格華茲通知信、劫盜地圖、阿茲卡班的通緝海報、布萊克家的壁紙,甚至魔法世界裡的各種讀物和刊物都是他們的作品,後來發展成一個很具特色及魔法氛圍的設計品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第一天在高美館就從9:30開館,直到5:30閉館才離開,大半時間都在看「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最後一個小時才發現二樓的展覽「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但以我們仨看展的仔細勁,根本看不完。
Thumbnail
第一天在高美館就從9:30開館,直到5:30閉館才離開,大半時間都在看「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最後一個小時才發現二樓的展覽「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但以我們仨看展的仔細勁,根本看不完。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Tate Modern典藏大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堂堂登場! 位於二樓的《青春印記》,同樣不容錯過喔。
Thumbnail
Tate Modern典藏大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堂堂登場! 位於二樓的《青春印記》,同樣不容錯過喔。
Thumbnail
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即將開展,這次將展出:大衛.霍克尼、畢卡索、安迪沃荷、法蘭西斯·培根、杉本博司等多位 20 世紀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家的繪畫與攝影作品...
Thumbnail
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即將開展,這次將展出:大衛.霍克尼、畢卡索、安迪沃荷、法蘭西斯·培根、杉本博司等多位 20 世紀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家的繪畫與攝影作品...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Thumbnail
到過一些美術館,我特別喜歡嘉義市立美術館。除了美麗溫潤的建築,展覽項目與策劃也內外呼應延伸,結合美學、文化、教育並做到活化社區,週末還有專業的定時導覽(👍🏻👍🏻👍🏻),我總可以從這裡帶走一些形而上的東西。
Thumbnail
到過一些美術館,我特別喜歡嘉義市立美術館。除了美麗溫潤的建築,展覽項目與策劃也內外呼應延伸,結合美學、文化、教育並做到活化社區,週末還有專業的定時導覽(👍🏻👍🏻👍🏻),我總可以從這裡帶走一些形而上的東西。
Thumbnail
詼諧有趣中帶著古典畫作的美感,站在作品前彷彿看見一個正在發生的事件。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攝影展,是個讓我逛完震驚:「嗯?這是沒收門票能看得展嗎?」然後回頭再細看一回充滿魅力的展場
Thumbnail
詼諧有趣中帶著古典畫作的美感,站在作品前彷彿看見一個正在發生的事件。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攝影展,是個讓我逛完震驚:「嗯?這是沒收門票能看得展嗎?」然後回頭再細看一回充滿魅力的展場
Thumbnail
【鏡像世界・映像人間: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 前幾天才知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去年就開始營運了,而且還位於台北車站旁邊,竟然都沒注意到相關報導!! 總之,得知後迫不及待地前往朝聖。不知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因為宣傳不夠,參觀的人非常少,即便造訪時是周末,展間內包含我,只有5位參觀者。
Thumbnail
【鏡像世界・映像人間: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 前幾天才知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去年就開始營運了,而且還位於台北車站旁邊,竟然都沒注意到相關報導!! 總之,得知後迫不及待地前往朝聖。不知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因為宣傳不夠,參觀的人非常少,即便造訪時是周末,展間內包含我,只有5位參觀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