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兀兒

#蒙兀兒含有「蒙兀兒」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識字的蒙兀兒明君,阿克巴】蒙兀兒帝國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大概是整個蒙兀兒帝國史上最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他老爸胡馬雍死時,蒙兀兒帝國才剛重回印度(胡馬雍時期蒙兀兒帝國幾乎滅國),阿克巴繼位時帝國百廢待舉。可以說阿克巴才是帝國的「真.奠基者」。 與功績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阿克巴不識字。 可能會有人想說,很多開國國王都不識字,
Thumbnail
【超人帶來的災難:最後一位蒙兀兒雄主,奧朗則布】蒙兀兒帝國第六代皇帝奧朗則布,大概是印度史上爭議最多的君主。 一方面,他在位期間將蒙兀兒版圖擴張到最大極限,幾乎統一整個印度次大陸+阿富汗。 另一方面,蒙兀兒在他死後迅速崩潰。後世人們,自然而然把責任歸到他頭上。 有人說他好大喜功,興兵無數,徒然消耗財富、兵源,卻沒有為帝國真的帶來好處。 也
Thumbnail
【在蒙兀兒帝國時代很長一段時間,德里的正式名稱不是德里】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德里正式名稱叫「沙賈汗納巴德」(Shahjahanabad )。原因很簡單,帝國統治的核心城區,是由蒙兀兒第五代皇帝沙賈汗下令修建,於1648—1649年完工。這個城區就以皇帝的名字命名。在波斯語中,「-abad」的字尾是指「居住區域、城鎮」的意思,「沙賈汗納巴德」意思就是「沙賈
Thumbnail
【恩菲爾德步槍謠言:1857年印度大起義】18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支配日益強盛。正當英國殖民者志得意滿、認為他們穩坐印度江山之時,他們麾下絕大多數的印度兵(Sepoy),忽然譁變。一群印度兵衝進衰亡的蒙兀兒帝國首都,德里,擁立八十二歲的末代皇帝巴哈都爾沙二世為首,號召一場驅逐英國人的聖戰。幾乎摧毀大英殖民帝國的大起義,於焉開始。
Thumbnail
【不識字的蒙兀兒名君,阿克巴】蒙兀兒帝國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大概是整個蒙兀兒帝國史上最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他老爸胡馬雍死時,蒙兀兒帝國才剛重回印度(胡馬雍時期蒙兀兒帝國幾乎滅國),阿克巴繼位時帝國百廢待舉。可以說阿克巴才是帝國的「真.奠基者」。 與功績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阿克巴不識字。可能會有人想說,很多開國國王都不識字,沒什
Thumbnail
【明朝的火炮是跟歐洲人買的,蒙兀兒帝國則是跟鄂圖曼帝國買的】 大家可能聽說過,十六、十七世紀戰亂頻仍的東亞,無論是日本戰國時代、朝鮮壬辰戰爭,還是明清易代大戰,歐洲人帶來的新銳火藥兵器都大放異彩。不過,在當時,傳播新式槍砲科技的不只是歐洲人,還有他們的死敵:伊斯蘭世界的霸主之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在蒙兀兒帝國草創時期,中亞、印度的軍隊不用火藥兵器,
Thumbnail
【中亞劉備,巴卑爾(Babur)】蒙兀兒帝國皇帝初代目,巴卑爾先生。他家世顯赫:父系是曾經稱霸中亞的帖木兒帝國直系。母系是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巴卑爾也長期以「帖木兒後裔」和「黃金家族宗親」為政治號召。 但跟漂亮的家族背景相比,巴卑爾年輕時代的政治前景十分慘淡。首先,「帖木兒後裔」和「黃金家族宗親」的人數很多,所以這個招
Thumbnail
阿克巴大帝 Jodhaa Akbar 2008(帝國玫瑰)    阿克巴(Akbar),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第三任君王,年幼即位時帝國勢力衰微,有賴攝政大臣輔佐,平定各地叛亂並擴張帝國領土,親政後繼續擴大版圖。本身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但與信仰印度教的拉傑普特公主聯姻,將善戰的拉傑普特納入麾下,也因此開創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和平共處的新契機,
2023-10-17
2
穿越蒙兀兒的風景光與影的倏忽急剎 讓我分不清過往與現在的分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