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前半生,基本就只被記錄了一些州名。
「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
「前後以戰功別封巨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
這樣的寫法,在對照墓誌後就顯得頗為「春秋」。
事實上他帶出的,是高澄系與高琛系,以及北齊帝王之間的鬥爭。
如果不是南朝演過,我真的會看得一頭霧水。
但也很漂亮的為我解決了一些問題。
比方之前的假設:高澄無意篡魏,但高洋以下的弟弟們都想。
剛好回到看了一下高澄才注意到。
誰殺了高澄?南朝俘虜蘭京。
那時候高澄在做什麼?
征服了河南,跟蕭衍結盟,打算先收掉侯景。
反過來說的意思,就是高澄要主導南北聯合。
有人不願意,以南人刺高澄為由,破裂掉同盟。
這想法還可以吧?
講到這裡就想起三國懸案,費禕被魏降將刺殺。
我在劉禪篇也曾經說過,真正得利最大的人根本不是姜維,而是劉禪。
費禕之死,結束掉了的是大諸葛亮時代。
此後諸葛亮的兒子,也不過就是吉祥物罷了。
所以再說得更精確一點,應該不能說「高澄無意篡魏」。
配合高澄的言行舉止,該說的是高澄打算放棄「北魏法統」。
這就是為什麼跟費禕連上的最主要部分了。
放棄北魏法統,意思就是不以東西一統為要務。
費禕其實一直以來也有「降低北伐重要性」的傾向。
諸葛亮打北伐,常常都有人會提到,他當然知道成功的困難性,也不僅僅是在賭那百萬分之一的機率。
更重要的是,不打北伐,無以維持蜀漢的團結,以及劉禪的皇權。
除了高澄之死的「幕後」,還有高琛跟高歡,其實不是親兄弟的問題。
這樣就能分出三系,跟帝王系無法真正選擇要信賴哪一邊為「真宗室」,就很好理解了。
再說得更白一點,北齊二十幾年,從高洋算起居然有七個皇帝。
當總統逆?
而且沒有人連任,那還執個屁政。
都是假。
北齊從頭到尾都在內鬥。
胡與漢的內鬥,高家三系的內鬥,外戚捲進來,權臣捲進來。
甚至我們再結合一下。
趙郡王高琛高睿,從地緣到推測的血統,他就是河北漢人世族的北齊宗室代表。
斛律金光黨,則是以匈奴系為主軸的草原力量,戰力代表。
河南王高孝瑜,河間王高孝琬,蘭陵王高長恭……這就是河南到山東的一線。
老實說,高睿在史書上其實是大忠臣,他表「山東唯聞河南王,不聞有陛下」,不會完全是謊言。
和士開說高孝瑜豪奢也是事實。僭禮那種就預加之罪。
也就是高澄系統,代表著東西魏對立時的中立地帶。
侯景跟王思政的區域這樣。
沒有錯,事實上就是高澄把這塊中立地帶收回北齊。
宇文泰沒興趣,他去收益州跟南朝了。
於是這邊又可以推論出一件事,河南世族在當時,較為支持侯景(東魏)。
侯景真的是個有兩把刷子的軍閥,不是蓋的。
而高歡貌似一手好牌打到爛,不是因為他跟袁紹一樣。
其實就是因為他是傀儡。
宇文泰不是。
他唯一的不臣之心,就是北齊幫他寫的暗殺皇帝。
好,有了這個部分,那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高洋過世後,皇位內鬥不斷,而高湛坐得最穩最久。
因為他跟高孝瑜是好朋友。
河北跟河南的世族來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況。
那邊雖然很煩一直反反覆覆,但也就看得出高湛的手段很好。
跟前面連結起來,也就是河南世族=高澄家系,比起東西統一,他們更想要南北統一。
這是連山東世族一起包括進來的,那北魏漢人五大家,其實有兩家都在這個區域。
所以,高湛一定解決了這個矛盾。
有很明顯的證據但不容易注意到,就是陳朝建立後,原本都還是在跟北齊打仗。
但高湛特別派了一個「封孝琰」去跟陳朝結盟。
其實我一度以為這個跟高長恭他們是一家人。
雜談不要查太多你直接聽我唬爛就好。
孝字我們可以猜,是河南勢力的賜字。
比方像五斗米教都要掛之。
高孝瑜的本名其實是高正德。
高孝瓘是肅,是長恭。
高澄的兒子們改過名,肯定的。
而且是六子四孝。
只有前四個跟高澄的派系有關。
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對「高長恭」有一個新的體認。
蘭陵王,公道伯。
高長恭後來都用長恭,不用孝瓘。
要嘛他脫離了高澄體系的教派,要嘛他在試圖幫各派搭起友誼的橋梁。
劇透一下,《蘭陵王入陣曲》後,高湛的兒子對高長恭有懷疑,不滿。
但這裡是迷糊仗,高長恭的成名一戰,發生在那小子還沒當皇帝的時候。
如果懷疑跟不滿發生在太子身上,那才會對。
意即高湛的大控場成功,跟高長恭的忠心愛國可能很有關係。
而高湛的退位,就是為了讓各系平衡的最後一步。
也正因為高長恭是政治軍事上的大功臣,所以太子看他不爽。
所以高孝琬拿翹,導致被太上皇帝高湛打死。
這好像就透太多了,不過現在不說之後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說。
那高長恭最後也是死在那個太子手中沒錯的。
可他的弟弟們仍然忠心護主。
我沒看過蘭陵王的「創作」,但這樣把線路拉出來一些,完全相信蘭陵王可以成為一個大時代中的悲劇美形主角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