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啟後周邦彥(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周邦彥之為北宋詞之集大成的作者,在詞史上是公認的成就,但需強調的是針對詞的內容而言,而非意境。
《咸淳臨安志 人物誌》:「邦彥能文章,妙解音律,名其堂曰『顧曲』。」樓鑰《清真先生文集序》亦謂其:「性好音律,如古之妙解,『顧曲』名堂,不能自已。」則​​周氏之自負其精於音律,以「曲有誤,周郎顧 」之「周郎」自比的心情,可見一斑。
略舉幾位詞評家的評論
清朝 周濟:美成思力獨絕千古,如顏平原書,雖未臻兩晉,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備,後有作者, 莫能出其範圍矣。讀得清真詞多,覺他人所作,都不十分經意。鉤勒之妙,無如清真 ;他人一鉤勒便薄,清真愈鉤勒,愈渾厚
清朝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軾)、秦(觀)之終,後開姜(夔)、史(達祖)之始,自有詞人以來,不得不推為巨擘
近代 王國維先生在其晚年所寫的《清真先生遺事》:先生(周邦彥)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論。唯張叔夏病其意趣不高遠。然北宋人如歐蘇秦黃,高則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才子,南宋惟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
近代 夏敬觀 :耆卿(柳永)多平鋪直敘,清真特變其法,一篇之中,回環往復,一唱三歎。
下面我們介紹美成的代表作之一《蘭陵王 柳陰直》
蘭陵王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絃,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此詞可能為周邦彥在徽宗政和年間提舉大晟府時之所作,年已六十餘歲。共分三段,計一百三十字,屬長調之慢詞。
第一段寫柳,也帶出離別的主題。 (在《三輔黃圖.卷六.橋》上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古代長安東邊有座霸橋,築在霸水之上,橋的兩岸遍植柳樹。漢朝時,在長安餞送親友至此,常常折柳送別。因為,「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在送別時,往往折柳贈別,不僅有「挽留」之意,也用來表達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這一習俗源於漢代,盛行於唐代,因此後來就把折柳用來代指送別、贈別。)
首句「柳陰直」,先寫隋堤畔成行之柳樹,是概括之遠景;
繼寫「煙裡絲絲弄碧」,寫一細緻之近景,表面雖是對景物之舖陳描繪 ,是「景語」而非「情語」,然而一加思索,便可知其離情已自「絲絲弄碧」中逐漸引發。 所以繼之乃有一長句,「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隋堤上」三字,正點明所在之地為都城之汴京,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為汴河是隋朝開的,所以稱隋堤。
而「 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則寫此汴京外隋堤上送別之情事無時無刻都在上演,然則此送別之情景,已不限於某一特別時間,也不限於某一個別事件了。
所以此詞之不必拘指為「送客」或「行客」之詞,無論其為「送客」或「行客」,已無不在此送別的情景之中。
「拂水」二字可令人想其柔條之飄拂,與下面的「送行色」三字相結合,則無限送別之柔情,乃盡在此中了。而「飄綿」二字則可令人想見柳綿之飄飛與春花之老去,此一形容,與「送行色」 所表現的別離飄泊,歡聚無常之情事,亦正可互相映襯。 於是乃承以「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才隱約透露了仕途浮沉令人厭倦。但馬上又跳回到對柳的描述,「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古時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別的地方。「年去歲來」與前面的「曾見幾番」呼應,表現的是歲歲年年有無盡的送行與離別,也就有無盡的宦海浮沉。 所以陳廷焯之《白雨齋詞話》乃云「美成詞極其感慨,而無處不鬱,令人不能遽窺其旨。」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絃,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所謂「舊蹤跡」者,正指下二句之「哀絃」、「離席」,以及「梨花榆火催寒食」之種種相同之季節與相似之情事而言, 呼應首段所寫的「柳」之景色與送別之情。 然後以一個「愁」字為領字,直貫以下之「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三句,寫別時之容易,以「數」之多量,寫別程之漸遠,也暗示了再見之艱難,也同時呼喚起了第三段的別後之情。
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淒側,恨堆積」二句,直寫別情。「淒惻」是別時當下之情,「恨堆積」則是漸行漸遠以後別情之鬱結。後以「漸」字為領字,寫別途之景色,「別浦縈迴」,見行程之漸遠,再以「津堠岑寂」,見旅途之寂寞,結之以「斜陽冉冉春無極」,將旅途中所有離別之情,都融入於一片暮靄蒼茫的春色之中。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寫別後對往事舊情之追思懷念,而「攜手」、「聞笛」,有無限蘊藉溫柔之意。 然後以「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三句為全篇之總結。 「似夢裡」寫對過去之追懷難忘,「淚暗滴」寫在今日之別淚無盡 。
下面兩首詞也是名篇,大家可以參看。
玉樓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瑞龍吟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因記箇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吟牋賦筆,猶記燕 臺句。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周邦彥生平概述與詞的特色 2.《夜飛鵲 河橋送人處》《渡江雲 晴嵐低楚甸》
1.東坡詞總結 2.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1.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章 2.《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1. 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度還朝 2.《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
1.景氣循環四周期 2.關鍵數據判斷景氣 3.資產配置
1.周邦彥生平概述與詞的特色 2.《夜飛鵲 河橋送人處》《渡江雲 晴嵐低楚甸》
1.東坡詞總結 2.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1. 蘇東坡人生的最後一章 2.《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1. 宋哲宗元祐七年(西元1092年,東坡57歲)二度還朝 2.《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
1.景氣循環四周期 2.關鍵數據判斷景氣 3.資產配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寄司勳盧員外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長楊賦 田郎字 流澌臘月下河陽iong5,草色新年發建章tsiong。 秦地立春傳太史, 漢宮題柱憶仙郎long5。 歸鴻欲度千門雪, 侍女新添五夜香hiong。 早晚薦雄文似者, 故人今已賦長楊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本文打算以當代的視角,簡介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絕句,看王昌齡如何化身為班婕妤,代言她的怨情,如何將她的委屈虛擬再現,提升「宮怨詩」的藝術境界,並如何在有限的字句中,展現深度的美感。
Thumbnail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辛漸的不舍之情。描繪了詩人在寒雨霏霏的夜晚到達吳地,江水與寒雨連成一片,烘托出蕭瑟淒涼的氛圍。清晨時分,詩人送別友人,目送友人離去,只剩下楚山孤零零地矗立在江邊,更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前兩句寫詩人旅居嶺南,與家鄉音信斷絕,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兩句語言簡潔,卻含意深刻,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長期客居他鄉,與家人音訊隔絕,心境孤寂、思鄉情切的心情。後兩句寫詩人渡過漢江,離故鄉越近,心中越發膽怯,不敢詢問
Thumbnail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寄司勳盧員外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長楊賦 田郎字 流澌臘月下河陽iong5,草色新年發建章tsiong。 秦地立春傳太史, 漢宮題柱憶仙郎long5。 歸鴻欲度千門雪, 侍女新添五夜香hiong。 早晚薦雄文似者, 故人今已賦長楊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本文打算以當代的視角,簡介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絕句,看王昌齡如何化身為班婕妤,代言她的怨情,如何將她的委屈虛擬再現,提升「宮怨詩」的藝術境界,並如何在有限的字句中,展現深度的美感。
Thumbnail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辛漸的不舍之情。描繪了詩人在寒雨霏霏的夜晚到達吳地,江水與寒雨連成一片,烘托出蕭瑟淒涼的氛圍。清晨時分,詩人送別友人,目送友人離去,只剩下楚山孤零零地矗立在江邊,更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前兩句寫詩人旅居嶺南,與家鄉音信斷絕,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這兩句語言簡潔,卻含意深刻,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長期客居他鄉,與家人音訊隔絕,心境孤寂、思鄉情切的心情。後兩句寫詩人渡過漢江,離故鄉越近,心中越發膽怯,不敢詢問
Thumbnail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