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

含有「貨櫃」共 9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本期運價沒什麼變化,比較值得一談的就是長榮的合理本益比。很多人都認為長榮合理本益比應該是五到六倍,比較好笑的是,長榮現在只有三倍,全球航商平均接近五倍,萬海卻接近六倍,這是什麼道理?好吧,愛幾倍隨便你,但秋哥只能跟你說,六倍本益比,等於六年的EPS總和就是股價,配一半就是12年回本,等於連續12..
Thumbnail
吃龍蝦-avatar-img
1 天前
謝謝秋哥​精闢的分析!
根據秋哥每週開出的長榮週報,預測值是323.96億,實際值是329.57億,誤差值是-1.7%,這又回到了秋哥過去自我要求的誤差3%水準。最近幾個月因為美元匯率的問題,以及美線獨崩,使得CCFI的參考價值變弱,因此預測營收的難度加大很多,但在調整變數值後,誤差值變小了不少。而且秋哥在調參數.....
Thumbnail
卓珊-avatar-img
2 天前
啥!裸奔?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哈哈~
秦暢秋-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卓珊 姐想看也很難啦,23年運價崩成那樣,長榮都沒虧半季了
付費限定
這是秋哥新推出的一個專欄服務,用一張表把全球前11大航商的EBIT、本益比、本淨比、自有船比、殖利率、市值、現價和目標價,一口氣做比較,這樣看倌們就能知道每家船商的大致情形。在做研究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標準一定要一致,不能搞雙標,不然做出來的研究結果一定錯誤百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期運力仍然呈現平穩增加的狀態,主要還是來自於地中海大量增加自有船並退租船。秋哥就講過無數次,船商造了新船不是拆舊船就是退租船,只有SB才會以為船商會造一堆新船,搞到運力大爆炸害自己賠錢。現在大哥是不是示範給你看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反詐題材小說-《白噪行動:灰色獵手的資金清算戰》第四章:潮汐線(chatgpt) ⚠️ 免責聲明 本作品純屬虛構,所涉人物、事件、組織與機構皆經藝術加工,與現實無涉。 文中技術細節並非真實可行方法,請勿模仿或嘗試。 南濱港的北三碼頭在細雨裡安靜得不像貨櫃港。 防波堤外的潮聲蓋
含 AI 應用內容
#冷錢包#港口#碼頭
付費限定
很多媒體喜歡引用外媒報導,說2025年全球航運供給成長達6.3%與6.2%,需求成長約2%與2.7%,仍為供過於求情況,也常常有人用新建船比例幾趴來佐證運力大爆炸。但秋哥每月全球十大航商運力報表,做了三年了,除了23年為了消化新冠疫情的過度庫存,而導致供過於求外,運力怎麼從來沒爆炸過......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來,各位一定可以從各媒體看到貨櫃三熊1-7月營收出曾如下:  長榮:24年2492.84億,25年2300.91億,年減 7.70%。  陽明:24年 963.91億,25年 841.73億,年減12.68%。  萬海:24年 860.17億,25年 843.79億,年減 1.91%。  
Thumbnail
付費限定
  65大對航運的觀察比較全面,秋哥就只有專注在長榮而已,我連陽明萬海都不太懂了,更別說散裝和貨代。秋哥偶而會拿別家的出來比,今天就拿台灣海運同業來開鞭,來看一下長榮到底能不能一個打十個。  貨櫃:陽明、萬海  散裝:慧洋、裕民、台航、中航、新興、正德  貸代:台驊、中菲行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自本期起除運力分析外,會增加全球各大貨櫃航商的淨利率及本益比比較。本期運力增幅趨緩,但自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是來自於貨櫃一哥地中海的影響,內文將有詳述。《全球航商總運力》 截至2025/07/31為止: 全球貨櫃船數7354艘,較上月增加了24艘,增加幅度0.327%。全球貨櫃總運......
Thumbnail
 最近長榮股價就一直在盤,所以秋哥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如題,SCFI一直在跌,但全球航商的股價,好像只有台灣三隻笨熊在跌。下面兩張是近一個月的漲跌幅,萬海以-3.88%勇奪跌幅冠軍,亞軍陽明因為有除息,所以實際上只跌了兩塊,大約3.17%,也很慘,季軍長榮跌3.5元,跌幅1.7%。
Thumbnail
meruchan-avatar-img
2025/07/25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