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懂什麼是EBIT,問一下AI它會告訴你,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的獲利能力。
EBIT 是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的縮寫,中文為「息稅前利潤」,是指公司在扣除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這項指標主要用來評估企業的本業獲利能力,因為它排除了資本結構(融資方式)和所得稅率的影響,使得不同公司的經營績效更容易進行比較。 不管你買什麼股票,有沒有賺錢,會不會賺錢,能不能賺錢,多少要懂一點吧?別老是用賭的和畫餅的。

目前所有航商第三季季報都已經開出來了,前11大中,萬海以25.31%居冠,且較上期微增不到1%。但萬海遠洋線佔比不高,受惠於東南亞線運價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很賺錢。
但真正的遠洋王者還是長榮,21.66%,比第二季高出5%以上。第二名是中遠的18.94%,秋哥有沒有跟你講過,最大航運聯盟的優勢?
至於其他家就破爛到不行了。HMM10.97%,難怪最近股價一直跌;陽明10.43%,連長榮的一半都沒有;日本三船全部10%以下,日本郵船5.21%,商船三井7.95%,都季減,川崎汽船沒季減,但也只有9.04%。至於歐洲海難兄難弟,雖然都季增,但那是因為第二季爛到不忍卒睹,本季馬士基好一點,只有7.79%,赫伯4.18%敬陪末座。以上這種爛獲利能力,能不調降財測嗎?
結果最賺錢的長榮,股價最難看,真的笑死,這是只會出現在台灣的限定版奇蹟,娘子和牛魔王還不趕快出來看?
秋哥跟你講過無數次成本問題,從季報你就看得出來,賺多賺少差多大。一樣的生意,別人賺不了,你卻賺得了,這就叫做競爭力。你每天在那邊看盤靠腰長榮股價都不會漲,漲了之後呢?賺一點點賣掉,再去賭下一檔嗎?外資就佛,今天又賣2000多張,又提供了20幾個百張長榮退休金專戶的名額。
長榮在台股,基本上已經不像股票,而是高息保單。既不會倒帳,資產年年穩定增加,高市占加高獨占的市場,100張每年給你平均150萬起跳的股利,換算利率8.33%起跳,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淨值做保障,除非世界末日,不然大概保證領一輩子,今天特價只要1790萬元。大戶還怕你買貴,天天在殺尾盤,真的佛到一個極致。但如果你歐印了,那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過河小卒子,有進無退;秋哥買長榮,只進不出。反正我還有錢,170,160,150,林北涼涼啊蛋理,還有一個人的股利和秋哥一樣,也是兩年都沒花了,但他的股利是秋哥的幾十萬倍,他應該也在笑嘻嘻的蛋理。
月底例行的全球航商比較表,除了EBIT,也會有股價、目標價、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等多種數據的比較,一篇搞定。同時會附上例行的全球貨櫃航商運力分析,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