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只面壁(大山)

每日只面壁(大山)

3 位追蹤者
因緣際會之下開始接觸中醫並從師學中醫,於疫情期,接觸了股票投資,看了電視財經節目,隔日進場買股自己不小心大賠,進而開啟了股票投資學習之路。 身為理工人,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分析師,日後如有人看到我分享的文章,喜歡可參考,不喜歡可一笑置之。 藥醫不死病,道化(佛度)有緣人。
由新到舊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確診 COVID-19_20220801確診 COVID-19 7/24(日)→39.6℃,發燒畏寒,服用葛根湯加味 7/25(一)→38.3℃,發燒畏寒,續服葛根湯加味; 中午、晚上改服荊防敗毒散(身體感覺腰痠背痛) 7/28(四)→36.5℃,身體濕氣依舊重,依然腰痠背痛且心火膽火不降、時而覺得熱時而覺得冷,續服胃苓湯、小柴胡湯加味
Thumbnail
2022-08-01
6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人體免疫力_20220521人體免疫力 以下文章引述自蔡凱宙醫師: 為何打完疫苗後遺症變多?不信您可以去驗看看自己的白血球是不是變少了?🍀㊙️蔡凱宙醫生説疫苗》 人體的免疫系統分為兩種,先天免疫系統跟後天免疫系統,這個人類早就都研究出來了。
2022-05-21
5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香港腳_20220509香港腳 足癬,南方民間常俗稱為「香港腳」,北方稱為「腳氣」、「腳濕氣」。主要是由真菌感染所造成。它會引起發癢、脫皮、皮膚發紅等徵狀,劇癢難忍。嚴重時會糜爛流水,甚至引致感染,也可同時引發灰甲。 這個病的患者有很多,夏天聞到腳臭味,基本上都有香港腳,這是個小病,但要徹底治好,還不容易。
2022-05-09
4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酒、茶、咖啡_20220501酒、茶、咖啡 ☆酒: 今晚聊聊酒,酒分陰陽,就像人分男女,酒也分陰陽。 通過蒸餾後冷凝下來的酒,它是升的,蒸餾過程陽氣往上升,蒸汽再冷凝下來,蒸餾出來的酒就是陽性酒。 這句話的理解,可以幫我們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道家對藥的認識很有意思,有一個說法就是「天上的霧,地上的霜,半空中的水」。 ☆茶:
Thumbnail
2022-05-01
6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蕁麻疹_20220430中醫療效之顯著(我自行給其內服科中+加中藥煮水擦拭身體):大概是107年9月的事,小兒睡醒之後全身起蕁麻疹,2天後恢復正常。 首先心裏要很清楚了解病因,知道病因之後,才來選擇藥方。 外洗擦拭方:浮萍、蒼耳子、羌活、荊芥、香附 熟讀王淑和,不如臨床多。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 共勉之
Thumbnail
2022-04-30
3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皮膚病_20220427皮膚病通常與肺的失調有關的,因為肺主皮毛: 皮膚病如屬濕性,則與命們火衰、三焦膀胱水濕上逆有關,此時則應調理肺與命門(建議用玉屏風散+附子理中湯 加減) or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加減。
Thumbnail
2022-04-27
5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汗_20220423盜汗,《黃帝內經》稱其為「寢汗」。「寢」指睡覺,「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一詞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症。從此以後,歷代醫家都沿用此名。 平時可服玉屏風散(黃耆、白朮、防風、大棗) 陰虛陽亢→滋陰潛陽(六味地黃丸 加減)
2022-04-23
4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大拇指受傷_20220419◎腳大拇指受傷 111/3/9(三) 腳不小心踢到機車造成腳大拇指上翻一半並流血,因以前痛苦的經驗(類似的情形,看醫生直接拔掉,痛了約2星期),此次決定了不就醫,自己先敷灑三黃粉並用ok繃將上翻的指甲固定,約痛2天,之後就都只用ok繃固定,只要不再碰到幾乎不會痛了。
Thumbnail
2022-04-19
4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中暑_20220416中暑可分為熱中暑與寒中暑: 熱中暑:輕微的會覺得體熱、頭暈、頭痛、汗多、口渴---可多喝水(+鹽補充電解質)無汗可捏痧、刮痧,汗多要將汗擦乾並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意識不清---緊急送醫。
Thumbnail
2022-04-1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