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A-avatar-img

ANYA

2 位追蹤者

ANYA

2 位追蹤者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因為悲傷而流淚,那真的是—太好了
avatar-img
Anya 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另一半總是聽不懂,其實是因為我們預設「你應該懂我」。這來自被理解的渴望與浪漫劇本的影響,但現實中每個人背景不同,就連自己也常搞不懂自己。與其等待被懂,不如練習清楚說出需求。放下假設,關係才能更輕鬆。
Thumbnail
說得太好了 「預設別人應該懂」真的會讓彼此越來越遠 直接表達需求雖然需要勇氣,但能省下好多誤會和委屈 謝謝你提醒,想和愛的人一起練習,把心裡的話好好說出來 ❤️
AN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2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親密關係很需要練習,但這也可是一個檢核點 如果關係裡面雙方沒辦法接受坦率溝通,那可能需要思考是否要不要走下去 要愛在彼此的需求上,關係才會長久
一位參與愛盟基金會「愛的決定學」前導課的跨性別者,分享了他與父母關係的掙扎,以及他如何透過自我探索與接納,逐漸愛上自己。文中也提及講師Yann老師和愛盟基金會董事Rose的分享,帶出關於無條件愛與自我接納的主題。
Thumbnail
0/5也許我們需要好好哭一場
[ 限制性信念的起源 ] 我很早就察覺,當別人沒有回覆訊息時,我會涌現很強烈的情緒反應,背後隱含了「不被重視」的感覺。但我更好奇的是:我的限制性信念究竟經歷了什麼,以至於我在面對特定行為時,會產生如此強烈的情緒反應? 經過與 GPT 的討論,我逐漸明白,這些限制性信念的形成,源自於小時候的家庭經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