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性別之路:用一瓶眼淚的時間,重新喜歡自己

未竟的性別之路:用一瓶眼淚的時間,重新喜歡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週末時,我參加了愛盟基金會舉辦的「愛的決定學」前導課。

課程由擁有十年社工經驗、主持過超過五百場講座的Yann老師帶領。她用輕鬆而溫暖的方式,引導我們思考「我們所渴望的」與「我們所擁有的」,以及幸福美滿的人生究竟該具備什麼。工作坊的最後,愛盟基金會的董事鄒開蓮(Rose)上台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她提到自己也曾與伴侶有過情緒衝突,甚至曾經共同尋求學習「愛人」的方法。

在Rose所著的書籍《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中,有一篇寫給16歲兒子的信。當我讀到這封信時,我感受到Rose對兒子深深的、無條件的愛,而讓眼淚從眼眶中落了下來。

「我很想跟你說話,但我怕我會不小心哭出來。」我對Rose說。

「沒關係的。」她溫柔地回應。

從小我就發現自己和其他男生不太一樣:喜歡漂亮的事物、跟女生比較要好,渴望留長頭髮。過去的人們常說這是「裝錯的靈魂」,而現在則有了跨性別、性別流體等的性別概念。國二時因為購買BL書籍被我爸媽發現,我清楚地記得他們咆嘯著大吼:「你能不能做一個正常的男生?」我深刻地意識到,我永遠無法成為父母眼中所期望的「正常的男生」。從那時候起,我花了許多年時間與自己搏鬥,試圖理解自己的性傾向,嘗試調整穿著打扮,也留過及腰的長髮。無論如何努力,我始終無法喜歡上自己。我不禁想:如果身為男生讓我如此痛苦,但我又無法成為一個女生,那麼我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在我睜眼的年歲中,不停地叩問著我的心。

為了追尋答案,我嘗試了許多方法:心理學、練習自我覺察、冥想與正念呼吸,甚至參與各種心靈課程。然而,我的父母仍然無法無條件地愛著我。

「我生下來的是一個男生。」

在性別認同的道路上,我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去擁抱自己。跟朋友出櫃時的恐懼與被接住的溫暖、在Voguing裡不斷感受、不停地表現自己、透過諮商鬆動內心對自我的批判與否定,一點一滴的累積,讓我逐漸懂得接受,並喜歡這樣的自己。

儘管如此,我心中仍深深地在意著,為什麼我的父母無法給予我無條件的愛?當我提到這一點時,再次忍不住留流淚了。

Rose望著我,眼裡也泛著淚光,她溫柔地說:「你要相信,無論如何,你的母親都是愛你的。」

也許,即便這份無條件的愛還未如我所願地出現,我們依然可以相信它有一天會到來。或許,我可以用一瓶眼淚的時間,重新學會喜歡自己,從練習自己訴說自己的脆弱開始、從紀錄自己喜歡什麼開始,從一句「今天的你很棒」開始。


內容總結
也許我們需要好好哭一場
0
/5
avatar-img
Anya 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隨著夏天的腳步逼近,是不是也感覺到空氣中那股濕熱的黏膩感了呢?這種天氣下,如果還噴上秋冬常用的濃郁木質調或甜膩美食調香水,不只自己覺得悶,旁人可能也會有點「窒息」感。夏天,我們需要的是能帶來清爽、愉悅感受,彷彿一陣微風拂過的「降溫系」香氣! 但是,什麼樣的香水才適合夏天?
隨著夏天的腳步逼近,是不是也感覺到空氣中那股濕熱的黏膩感了呢?這種天氣下,如果還噴上秋冬常用的濃郁木質調或甜膩美食調香水,不只自己覺得悶,旁人可能也會有點「窒息」感。夏天,我們需要的是能帶來清爽、愉悅感受,彷彿一陣微風拂過的「降溫系」香氣! 但是,什麼樣的香水才適合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