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Yin)-avatar-img

胤(Yin)

4 位追蹤者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使用AI和我互動、思辨、討論我突發奇想的小天地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你是否感受到,AI 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雲端運算到智慧機器人,AI 的發展簡直可以用「狂飆」來形容! 🤔 未來,AI 將如何改寫科技版圖?又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 AI 技術發展的神秘面紗,深入剖析正在形塑未來世界的五大市場趨勢!
騰雲科技(6870)為臺灣零售科技領航者,市佔率逾70%,提供全通路零售解決方案、雲端服務及數位行銷服務。高續約率(95%以上)及持續性營收(53%以上)展現穩健成長。積極拓展國際市場,AI Agent技術成第二成長動能。本文分析其營運亮點、估值潛力及投資人應關注因素,並預估目標價350-400元。
本文探討科技產業中研發與行銷資源配置的動態平衡,並以AI產業為例說明其週期性循環。文章分析不同產業屬性、公司發展階段,以及如何判斷資源配置是否恰當,並提供投資人評估指標及策略建議,最後呼籲投資人需兼顧長期價值與務實策略。
DeepSeek R1 的出現引發了市場對 AI 算力過剩的擔憂,但本文認為此事件可能促進 AI 應用普及,反而增加整體算力需求。文章分析了市場情緒化下的最壞情況(恐慌性拋售,產業停滯)和理性化下的普遍情況(AI應用爆發,算力需求結構性增長),並建議投資者關注大科技公司資本支出動態,以判斷產業趨勢。
AMD憑藉DeepSeek V3模型的成功以及在AI晶片和伺服器市場的強勢佈局,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本文深入分析AMD的業務轉型、產品優勢、市場份額,並運用DCF模型進行估值,同時探討潛在風險與投資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投資市場的底層邏輯,從長尾效應、競爭優勢、到順勢交易策略,並以豐富案例解析,例如亞馬遜、Spotify、蘋果、Google、臺積電等,說明如何發掘潛力股、避開投資陷阱,並透過市值型ETF等工具,分享龍頭企業的成長紅利,最終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心法。
廣達科技積極佈局AI伺服器,預估2024年伺服器營收佔比將達50%,2025年更將呈現三位數成長。本文運用營業拆分法,預估2024年EPS約15.87元,2025年挑戰29-30元,並分析潛在風險及投資重點。
本報告分析鈊象科技(3293)的股價合理性,以成長率、本益比(P/E)、本益成長比(PEG)為指標,並以臺積電為定錨進行比價分析。報告指出,儘管鈊象科技基本面良好,但短期技術面偏弱,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導致股價被低估。報告建議,短線應觀望等待更低進場點,長線則可考慮逐步佈局。
探討機器人記憶技術的現況、挑戰與未來趨勢,並分析臺灣產業在全球浪潮中的機會與挑戰,包含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鏈的優勢與需克服的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