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出海震寰宇 雲起龍驤勢如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騰雲科技:零售科技雲端變現,AI 應用引爆股價新動能
在AI浪潮席捲全球之際,市場資金的風向正悄然轉變。曾經炙手可熱的AI伺服器代工廠,估值開始面臨修正;反之,掌握AI應用落地場景的軟體服務商,則迎來估值重塑的黃金時代。台灣軟體產業長期以來估值偏低,然而,具備獨特利基與成長潛力的公司,終將突破窠臼,展現應有的價值。本文將深入剖析台灣零售科技領航者——騰雲科技 (6870),剖析其基本面、營運亮點、估值潛力,以及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的關鍵因素。


1. 騰雲科技:零售數位轉型的幕後推手

騰雲科技 (Turn Cloud) 成立於2016年,並於2023年正式掛牌上櫃 (股票代號:6870)。公司以 AI軟體、雲端技術、與大數據分析 為核心,專注於提供 智慧零售與數位轉型解決方案。簡而言之,騰雲科技是零售業者數位轉型的幕後推手,協助百貨商場、品牌零售商打造全通路零售系統,提升顧客體驗,並優化營運效率。

其主要業務內容涵蓋:

  • 全通路零售解決方案: 從POS系統、電商平台整合、會員管理系統 (CRM),到數據分析與報表,提供零售業者線上線下整合的完整解決方案。
  • 雲端服務: 以雲端技術為基礎,提供雲端POS系統、雲端數據儲存等服務,確保系統穩定、安全、且具備高度擴展性。
  • 數位行銷解決方案: 提供數位行銷工具,協助零售商進行線上推廣、廣告投放、社群媒體經營等。


2. 營運量點:台灣零售科技市場的隱形冠軍

騰雲科技最令人矚目的亮點,莫過於其在 台灣百貨商場零售科技市場的領導地位。根據公司簡報資料顯示,騰雲科技在台灣百貨商場的 市佔率高達 70% 以上,堪稱該領域的隱形冠軍。這代表台灣絕大多數百貨公司,都採用了騰雲科技的零售系統。

此外,騰雲科技的營運量點還包括:

  • 國際市場拓展: 積極佈局海外市場,包括中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地,並與 Hitachi Solutions、VINX 等國際大廠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海外營收佔比已達 30% 以上,且持續提升
  • AI Agent 新動能: 公司將 AI Agent 技術視為未來第二成長動能,積極開發相關產品與服務,有望在AI應用浪潮中搶佔先機。
  • 多元化營收來源: 營收來源涵蓋軟硬體方案建置、軟體授權、雲端維運、數據分析等多個面向,降低單一業務風險,提升營運韌性

3. 續約率與持續性營收:穩健成長的基石

軟體服務業最重視的指標之一,便是 客戶續約率持續性營收占比。騰雲科技在這兩方面都表現出色:

  • 高續約率 (95% 以上): 高達 95% 以上的客戶續約率,代表客戶對騰雲科技的產品與服務高度滿意,也展現了極高的客戶黏著度。這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營收基礎。
  • 持續性營收占比提升 (53% 以上): 持續性收入 (軟體授權、雲端維運、數據分析) 占比已超過 53%,且持續提升。這意味著騰雲科技的營收結構正朝向更穩健、更可預測的方向發展,有助於提升長期獲利能力


4. 對比 PLTR:零售科技的垂直深耕 vs. 通用數據平台

raw-image

簡而言之,騰雲科技專注於零售產業的垂直深耕,提供更貼近零售業者需求的解決方案;而 PLTR 則提供更通用的數據分析平台,應用領域更為廣泛。 雖然技術深度與廣度有所不同,但兩者都體現了 數據驅動決策 的核心理念,並在各自的市場領域取得了成功。


5. 股價估值分析:高成長潛力下的價值重估

從股價估值來看,騰雲科技目前的 PBR (股價淨值比) 約為 6.11 倍,PER (本益比) 約為 69.44 倍,PEG (本益成長比) 約為 4.13 倍 (資料日期:2025/02/07)。 這些估值數據反映了市場對騰雲科技 高成長潛力 的預期。

  • 高 PBR: 代表市場認可公司品牌價值、技術優勢與未來成長性,願意給予較高的溢價。
  • 高 PER: 反映市場預期公司未來獲利將快速成長,目前股價已提前反映部分成長動能。
  • PEG > 1: 暗示目前股價可能已反映較高的成長預期,投資人需更關注公司未來實際獲利成長是否能跟上估值。

整體而言,騰雲科技的估值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但這也反映了市場對其成長潛力的肯定。 未來股價表現,將高度取決於公司能否持續實現營收與獲利的快速成長,以及 AI Agent 等新業務的發展進度。


6. 市場資金轉向:軟體應用類股迎來估值上升

近期市場資金風格出現明顯轉向,AI伺服器等硬體代工廠的估值開始修正,而具備AI應用場景的軟體服務類股,則迎來估值上升的機會。 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逐漸認識到,AI技術的真正價值在於 應用落地與商業變現,而非僅僅是硬體設備的供應。

騰雲科技作為 零售科技軟體服務商,正好搭上這波市場風向轉變的順風車。 其在零售產業的深耕與 AI 技術的佈局,使其具備了 AI 應用落地的優勢,有望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新標的。


7. 台灣軟體產業的估值迷思:價值終將被發現

長期以來,台灣軟體產業的估值普遍偏低,相較於硬體產業,軟體公司的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 然而,隨著全球產業結構轉型,軟體與服務的價值日益凸顯,台灣軟體產業的估值有望迎來 價值重估 的機會。

騰雲科技作為台灣零售科技領域的領跑者,若能持續展現其成長潛力與獲利能力,有望 打破台灣軟體產業估值偏低的魔咒,成為帶領台股軟體產業價值重估的領頭羊。


8. 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的因素:

投資人若對騰雲科技感興趣,建議密切關注以下因素:

  • 營收成長動能: 持續追蹤每月營收報告,觀察營收成長是否維持強勁勢頭。
  • AI Agent 業務進展: 密切關注 AI Agent 相關產品與服務的開發進度、市場反應與營收貢獻。
  • 國際市場拓展成效: 觀察海外市場營收占比是否持續提升,以及國際市場拓展策略的執行成效。
  • 獲利能力變化: 追蹤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等獲利指標,觀察公司獲利能力是否持續改善。
  • 市場競爭態勢: 關注零售科技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化,以及騰雲科技如何維持競爭優勢。


9. 做多股價,目標價展望

綜合以上分析,我對騰雲科技的未來股價抱持 樂觀態度。 公司在零售科技市場的領導地位穩固,持續性營收占比提升,AI 應用佈局具備潛力,加上市場資金風格轉向有利軟體類股,都為其股價上漲提供了強勁動能。

目標價展望 (僅為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考量騰雲科技目前的 PER 約為 69.44 倍,若以 2025 年 EPS 預估成長 30% (保守預估),並給予本益比 70-80 倍的區間,股價有望上看 350-400 元。 當然,實際股價表現仍需視市場情緒、公司營運狀況、以及整體經濟環境而定。

結論:

騰雲科技 (6870) 作為台灣零售科技市場的領導者,正迎來數位轉型與 AI 浪潮的雙重機遇。 其穩健的營運基本面、高續約率的商業模式、以及積極佈局 AI 應用的策略,都使其具備長期成長潛力。 在市場資金風格轉向軟體應用類股的背景下,騰雲科技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附錄公司法說會簡報網址:PowerPoint 簡報2024騰雲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投資論壇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使用AI和我互動、思辨、討論我突發奇想的小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