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園嬿語-avatar-img

綠園嬿語

71 位追蹤者
這是一個與大家分享教育、政策及靈性的園地。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3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臺灣教師因校事會議調查制度衍生許多冤案,源頭來自於源自美國的PAR制度,但臺灣卻只學其形,未學其神,導致調查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專業訓練和倫理培養,造成教師權益受損。本文探討此問題,並建議教師應積極尋求教師組織及律師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覺培法師的分享啟發反思教育職場的「單純」想像,文章指出老師的工作環境並非單純,每個學生背後都牽涉家庭甚至家族網絡,這需要老師強化自身在職教育及自學能力,以因應時代變遷,並提升專業,建立良好聲望,降低職場風險。
Thumbnail
高雄國中老師勝訴案例探討:教師如何自保?本文分析一起國中生控告導師霸凌的民事訴訟案件,導師最終勝訴的原因,以及教師如何透過建立教學口碑、良好人脈、熟稔教育法規等方式,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並強調持續進修教育相關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新竹縣教師會年度會員代表大會上,針對教師職場風險日益增高的議題,提出預防與處理兩階段策略。預防方面,建議教師改變心態,勿抱持單純教書的觀念,並建構聲望、人脈、有效傳遞教學理念、瞭解學生家長及熟稔教育職場紅線等防護罩。處理方面,則建議與教師會聯繫,準備答辯文本,並尋求律師協助。
Thumbnail
竹竹苗區的教育競爭激烈,家長容易陷入焦慮,但作者認為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好情商、自律能力及擴展視野比一味追求高學歷更重要,並以臺大學霸販毒案及自身經驗說明。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期學習歷程檔案造假案,並從教育政策及價值觀塑造角度批判教育部之作為。文章引用《教學的勇氣》案例,說明升學導向的扭曲學習環境如何造成學生的價值觀偏差,並呼籲教育部應積極檢討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之關聯性,避免政策造成負面效應。
Thumbnail
探討校園霸凌議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霸凌成因,並呼籲教育部應重視霸凌防制,而非僅著重於事後處理。
Thumbnail
近幾年,由於校事會議制度的實施,讓教師職場風險急遽攀升,所產生的校園營運困境也同時反映出我國教育長期以來所積累的問題:老師的專業究竟為何?為什麼許多不曾受過教育訓練,不具備教育專業,不曾有過教育現場實戰經驗的人可以擔任教育案件調查員,對教師的教育專業指指點點? 也許,哈爾濱工業大學前校長王樹國先生
Thumbnail
針對金城國中考卷事件,本文批判將事件歸咎於老師缺乏社會歷練的說法,認為問題源自性別平等教育知能不足及學校系統性缺失。文章指出性別平等教育應融入師資培訓,並質疑學校在事件處理上的消極態度。
Thumbnail
從心經「空」和「因緣」的哲理出發,探討校園霸凌的成因與防治。文章指出霸凌非真空事件,存在許多聚集的因緣,例如偏僻地點、個人行為舉止等。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教育與宣導,降低霸凌發生的機率,並強調建立零容忍的校園反霸凌文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