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全民健保很棒,但你知道它是怎麼運行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說到全民健保的運行,就不得不介紹和這個議題相關的對象。

首先是被保險人,也就是全民。在1985年全民健保開辦以前,只有公保、勞保、農保等13種保險有醫療給付,1985年整合這些保險,並擴大保險對象為全體國民,作為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提供疾病、傷害、生育事故之醫療給付,期待能達到Health for all的目的。參加全民健保的被保險人,只要有繳交健保費,都可以憑藉健保卡到特約醫事服務機構接受門診、住診、中醫、牙科、復健、居家照護、慢性精神疾病復健等醫療服務。

很顯然的,在這個關係裡,必須要有醫療服務提供者,也就是各種規模的醫院(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如藥局、檢驗所、物理治療所、呼吸治照顧所等等。

這兩端關係並不是直接的往來,而是透過保險人,也就是衛生福利部轄下的中央健康保險署,這是個在醫院工作的人聽到都會聞風喪膽的單位(當然還有一些人會氣噗噗)。

為什麼呢?

因為民眾就醫時所繳交的費用其實都只是整筆費用的一部分,真正醫療費用的來源,適中央健康保險署整合全民繳交的保險費(包含你個人和你的老闆所繳交的健保費,以及政府負擔的部分),在經過健保署收取健保費之後,會支付給醫療服務提供者。

那醫療服務的單位要怎麼計算和取得收入呢?醫療服務機構會透過健保署公告的支付標準,依照健保署規定的方式進行申報的作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次看完醫師,明細上寫的往往不是價錢,而是點數。因為這些都還沒有換算成實質的價錢,而是在每月結算時,這些特約機構會將這些項目彙整繳交到健保署,再換取支付。

你一定會說,可是我都有付錢啊!每次看完醫生、用完醫療服務,我都有到櫃檯繳錢餒!

其實呢,這個款項,叫做部分負擔,還有醫療或醫事服務機構收取的掛號費,並不是實質上醫療或醫事服務的費用。

為什麼要付部分負擔呢?

因為人的本性就是這樣的,如果我看病不用錢,我會不會管它大病小病,只要一有不舒服,就直接去找醫師?早上起床一直流鼻水,雖然不嚴重,但反正醫院很多很近,裡面有專業的醫師坐鎮,雖然可能只是過敏或小感冒,但反正我很不舒服,而且我有付健保費,我就是要去聽醫師說我怎麼了,拿個藥,這樣才對得起我每個月繳交的健保費啊!

因此,才會設計部分負擔的門檻,讓醫療服務的使用者承擔部分的費用,目的是為了要避免醫療浪費,這同時也能解釋為什麼診所的部分負擔比較低、而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比較高。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雖然才剛開始,但如果有什麼關於健保有興趣的話題,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我會試著去準備寫給大家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辦公室女子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從事健保相關工作,也學習健保,想把工作與學習中紀錄的筆記和大家分享,跟大家一起思考健保相關的議題。
2022/01/16
熱騰騰的新聞,禾馨「假診斷證明」詐保逾3千萬 營運長500萬交保 目前的資訊還不多,初步看起來是診所開了診斷證明書,讓產婦可以和商業保險請領保險金。因為我們只談醫院和健保的關係,就來談談健保,健保也能夠詐領保險金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 剖腹生產的適應症
Thumbnail
2022/01/16
熱騰騰的新聞,禾馨「假診斷證明」詐保逾3千萬 營運長500萬交保 目前的資訊還不多,初步看起來是診所開了診斷證明書,讓產婦可以和商業保險請領保險金。因為我們只談醫院和健保的關係,就來談談健保,健保也能夠詐領保險金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 剖腹生產的適應症
Thumbnail
2022/01/09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2022/01/09
台灣的醫療環境因為大部分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支付,民眾自付額與部分負擔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民眾容易「直上」大型醫院,認為找到最頂級的醫療院所、最豪華的醫療團隊,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就醫的「CP值」也最高。 但,這樣的發展真的符合醫療資源的分配與最佳效益嗎?
Thumbnail
2021/12/26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2021/12/26
102年1月1日二代健保正式實施,新制健保上線,各界有許多不同意見,其中最多紛歧的討論如下: 健保會運作相關議題 補充保險費等財務議題 二代健保的檢討報告指出補充保險費制度雖然能解決現行相關問題,但未來仍應該更進一步擴大計費基礎、提高計費上限、整合一般與補充保險費,並研議更健全的計費制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保險很貴欸……我又不一定用得到?」 一說到保險,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句話。那麽這句話是對的嗎?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看看。 健保能夠負擔你所有的醫療支出嗎?
Thumbnail
健保和自費 應該如何選擇?台灣健保讓民眾都可以獲得治療,但很多醫師說:健保讓台灣的醫療品質降低了!台灣人有全民健保,有必要自費看牙嗎?關於自費牙科治療,這兩種情況需要:追求牙科美學、缺損的牙齒重建。如何推薦自費牙醫師?如何得到好的治療品質?
Thumbnail
健保和自費 應該如何選擇?台灣健保讓民眾都可以獲得治療,但很多醫師說:健保讓台灣的醫療品質降低了!台灣人有全民健保,有必要自費看牙嗎?關於自費牙科治療,這兩種情況需要:追求牙科美學、缺損的牙齒重建。如何推薦自費牙醫師?如何得到好的治療品質?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一代健保的困境   健保1995年開辦,醫療服務使用提高,醫療院所在論量計酬支付方式下,醫療服務量與檢查檢驗的次數都急遽增加。相較於急重症及住院支付偏低,導致大型醫院不斷擴張一般門診的服務,影響醫師選科的偏好,增加培養醫療人才的困境。在民眾方面,相較於健保開辦前,就醫與藥品的利用增加,導致就醫次數及
Thumbnail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Thumbnail
2011年,有鑑於健保的支付制度除了部分採論病例計酬方式支付,以及一部分疾病論質計酬,大部分仍然是論量計酬方式支付。民眾就醫次數越多、處置與檢驗越多,醫院的收入就越高,亦即民眾越少生病,醫療院所就賺得越少。開始有專家學者覺得這很奇怪,為何民眾越是生病,醫療院所越有機會賺錢;反之,預防保健做得越好,民
Thumbnail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Thumbnail
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支付制度依照不同疾病型態與政策目的,在執行中的有前篇提到的論量計酬、總額支付制度,另外還有這篇與下篇要介紹的論質計酬、論病例計酬、論人計酬以及論日計酬。  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採用論量計酬的方式支付醫療費用,給付的高低取決於服務量的多寡,而導致出現了許多議題,如:健保財務虧損、
Thumbnail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Thumbnail
1995年健保開辦,為了減少推動的阻力,健保一開始採用的支付方式是論量計酬(Fee for Fervice),這個支付方式從公、勞、農保的時代就開始使用,為了讓保險順利過渡到全民健保,健保開辦之後依舊沿用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 論量計酬的支付方式就是醫療院所做了什麼服務就逐筆記錄下來,再向保險人申報
Thumbnail
要說到全民健保的運行,就不得不介紹和這個議題相關的對象。 首先是被保險人,也就是全民。在1985年全民健保開辦以前,只有公保、勞保、農保等13種保險有醫療給付,1985年整合這些保險,並擴大保險對象為全體國民,7,作為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提供疾病、傷害、生育事故之醫療給付,期待能達到Health fo
Thumbnail
要說到全民健保的運行,就不得不介紹和這個議題相關的對象。 首先是被保險人,也就是全民。在1985年全民健保開辦以前,只有公保、勞保、農保等13種保險有醫療給付,1985年整合這些保險,並擴大保險對象為全體國民,7,作為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提供疾病、傷害、生育事故之醫療給付,期待能達到Health fo
Thumbnail
  說到全民健康保險,總會把他和一般的醫療保險想在一起,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特性十分相似,譬如說他們都是運用風險共同分擔的原理,因為存在著無法預測的風險且無法獨自負擔風險的後果,所以和一群人共同分擔風險,舉例來說,每一萬人中就有一人會得到某病,整個療程需要花費一百萬,於是將這機率上的一萬人聚集在一起,
Thumbnail
  說到全民健康保險,總會把他和一般的醫療保險想在一起,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特性十分相似,譬如說他們都是運用風險共同分擔的原理,因為存在著無法預測的風險且無法獨自負擔風險的後果,所以和一群人共同分擔風險,舉例來說,每一萬人中就有一人會得到某病,整個療程需要花費一百萬,於是將這機率上的一萬人聚集在一起,
Thumbnail
1995年3月1日 台灣健保制度誕生 這個用意在讓全民都能受到最基本醫療的制度 在近期因為陳時中部長提出「健保費調漲」而再度被熱烈關注  
Thumbnail
1995年3月1日 台灣健保制度誕生 這個用意在讓全民都能受到最基本醫療的制度 在近期因為陳時中部長提出「健保費調漲」而再度被熱烈關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