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ER TSAI

SOLIDER TSAI

2 位追蹤者
自己設計與組裝咖啡烘焙相關設備。 從一個人的角度來探究咖啡烘焙的過去、現在、未來。
2會員
26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從烘焙的本質來說,如何維持每一次烘焙的品質,通常是烘豆師最苦惱的部分。 就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煮一道菜要煮到每次的味道不會差太多,要練習過幾次才能做到?這一點對大多數人來說,也許就是會特別去餐廳吃飯的原因了。 同一個平底鍋,你會發現廚師大多用的都是便宜的平底鍋,廚師用起來卻像高級的鍋具,無論是蛋
Thumbnail
 就我而言,咖啡迷人之處除了風味外,更多是觀察每個咖啡店的個性。 所謂的個性,以人與人相處來說,在更多難以選擇的狀況下,必須花時間去了解對方並逐漸映照出本身的個性,人是會隨著環境適應的生物,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就會累積出很多火花或是難以理解的狀況。 而咖啡店,在提供咖啡或有餐點的前提下、進入店
Thumbnail
終於,喝咖啡時會多注意一些訊息的你,開始認知,這杯咖啡比上一杯咖啡好喝。 「原來我比較喜歡喝水洗處理法的咖啡?」 也比較願意多花點心思看看咖啡的相關器材。 沒錯,開始喝咖啡,最快接觸的就是沖煮咖啡,正如想要吃泡麵,最快學習的就是沖煮泡麵的方法。至於用幾度的水沖煮什麼牌子的泡麵,水質軟硬是否影響麵體的
Thumbnail
開始對咖啡感興趣的你,對於咖啡的世界中,沖煮、手沖、虹吸、義式、深焙、淺焙、果酸等大量的詞彙都還在沒看過至少有聽過的程度,至於這些詞彙在表達什麼呢?大概就跟原子、電子等,都算是有看沒有懂的範圍內。 一開始當然都是有看沒有懂,最好都先了解這些大量的詞彙才能稱之為懂咖啡的人嗎?這對於喝咖啡的人來說也太嚴
Thumbnail
當你想試著對手上的咖啡多一點點點點的了解時,就進入的咖啡新手的第一步。 沒錯,就是這樣而已,不然你以為得對手上的咖啡有多少了解才會是懂咖啡? 只要開始對入口的那一口咖啡開始有想法,對咖啡的概念就會從提神飲料→咖啡。 你需要懂咖啡豆的烘焙度嗎?有沒有烤焦是不知道,有多苦倒是知道一點。 你需要懂咖啡的產
Thumbnail
自從Artisan被大量使用在烘焙咖啡的溫度紀錄上時,溫度累積所繪製的曲線圖就變得可以被討論了。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利用網路之間討論烘焙咖啡通常會因為無法喝到對方的咖啡而有更多無法討論的基礎,至少曲線雙方都能看得到,喝不到、看個曲線一起聊聊總是不錯的。 於是從大量曲線中,去推敲與思考,就變成當下烘
Thumbnail
烘焙好的咖啡豆終究是讓人品嘗的! 我還記得國中時期,外燴喜宴開始出現了生魚片冷盤,當時我覺得魚肉沒煮熟怎麼能吃?在好奇心下試著嘗了一口,說真的心理壓力大於實際入口的美味,是說那年紀的小孩都沒吃過生魚片的前提下,最好是能吃得出美味與否。 後來出社會後才逐漸知道壽司不是只有台灣的熟食壽司,還有更多生魚片
Thumbnail
早期我對杯測主要抱持著有機會就測,沒機會就算了的心態。 主因是能挑的豆子並不多,既然能挑的不多,重點就會放在烘焙上的調整。 但是現在的生豆種類真的是太多,也許是市場上因應消費者的需求本來就有這麼多種,現在才陸陸續續進入台灣市場;或是被台灣進口商要求要多一點種類?這點不得而知,但生豆品項太多真的是實際
Thumbnail
最近從國外進口了 台Probatino 1.2kg的烘豆機。 在我學習烘豆機設計的過程中,Probat 一直是烘豆機品牌中的指標,地位大概是汽車品牌中的Benz。雖然已經從許多的圖片與影片中研究過Probat的烘豆機,也有實際看過幾台,但是上手拆掉一台 Probat 還是很令人興奮。 拆解的速度很快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