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烘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烘焙的本質來說,如何維持每一次烘焙的品質,通常是烘豆師最苦惱的部分。

就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煮一道菜要煮到每次的味道不會差太多,要練習過幾次才能做到?這一點對大多數人來說,也許就是會特別去餐廳吃飯的原因了。

同一個平底鍋,你會發現廚師大多用的都是便宜的平底鍋,廚師用起來卻像高級的鍋具,無論是蛋包飯、義大利麵,專業廚師做出來的風味與一般不常下廚的人做出來有很明顯的差異。

那烘豆呢?一種豆子要烘幾次才會知道什麼烘焙度是市場喜歡的?穩定度也最好掌握?
這一點也正是目前烘焙咖啡豆的一種困境吧。
從專業餐飲學校畢業與直接從事餐飲業自學,兩種廚師的差異?這其實提到了系統化學習與試誤性經驗學習的效率差異,哪種比較好?
烘豆也是一樣的狀況,有專業的烘豆證照課程,也有很多烘豆師是自學,這兩派經常性的互有矛盾之處。

個人以為系統化的證照提供了一種有效率的訓練,針對大多數人都是有效的,但現況是,過短的訓練時間,幾乎造成了很多觀念與實務上的落差。例如日本要取得駕照需要 2 年的時間,專業的駕訓班至少都長達三個月的學習時間;台灣則是 1 個月左右的駕訓班,大多數學員都可以順利考取駕照。
就用路人而言,你會比較期待在路上的駕駛是擁有哪一種駕照呢?是訓練時間較長的駕照還是訓練時間較短的駕照呢?

當然人都以為自己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學會一項技能,殊不知,就訓練而言,所謂的很短的時間,還得看當事人是否投入的狀態。例如,經過至少九年的國民教育,英文也是必修科目,但大多數人也僅能辨認少數英文單字,能夠流利說出口的人也僅較少比例;即使說生活上並不常使用英文做為溝通的語言,但經過數年的英文教育,要能好好的用英文做簡單的溝通,對大多數人似乎比想像中的困難。

烘焙咖啡豆也是如此,所謂的技術經驗,得看投入的時間精力,許多咖啡講師也是孜孜不倦的在吸收更新的資訊,甚至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要討論哪種方法的學習能讓掌握烘豆的效果最好最快?繞回來也得看自己有沒有想要投入的心力吧。

再來,做學術是一回事,投入市場實用又是另一回事。每個人學習的目的不同,條件也不一樣,所以還是讓市場去篩選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LIDER TSAI的沙龍
2會員
26內容數
SOLIDER 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25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2024/05/25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至於為什麼需要大量的烘焙經驗? 單就人類學習的歷程
2023/10/27
 就我而言,咖啡迷人之處除了風味外,更多是觀察每個咖啡店的個性。 所謂的個性,以人與人相處來說,在更多難以選擇的狀況下,必須花時間去了解對方並逐漸映照出本身的個性,人是會隨著環境適應的生物,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就會累積出很多火花或是難以理解的狀況。 而咖啡店,在提供咖啡或有餐點的前提下、進入店
Thumbnail
2023/10/27
 就我而言,咖啡迷人之處除了風味外,更多是觀察每個咖啡店的個性。 所謂的個性,以人與人相處來說,在更多難以選擇的狀況下,必須花時間去了解對方並逐漸映照出本身的個性,人是會隨著環境適應的生物,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就會累積出很多火花或是難以理解的狀況。 而咖啡店,在提供咖啡或有餐點的前提下、進入店
Thumbnail
2023/06/27
終於,喝咖啡時會多注意一些訊息的你,開始認知,這杯咖啡比上一杯咖啡好喝。 「原來我比較喜歡喝水洗處理法的咖啡?」 也比較願意多花點心思看看咖啡的相關器材。 沒錯,開始喝咖啡,最快接觸的就是沖煮咖啡,正如想要吃泡麵,最快學習的就是沖煮泡麵的方法。至於用幾度的水沖煮什麼牌子的泡麵,水質軟硬是否影響麵體的
Thumbnail
2023/06/27
終於,喝咖啡時會多注意一些訊息的你,開始認知,這杯咖啡比上一杯咖啡好喝。 「原來我比較喜歡喝水洗處理法的咖啡?」 也比較願意多花點心思看看咖啡的相關器材。 沒錯,開始喝咖啡,最快接觸的就是沖煮咖啡,正如想要吃泡麵,最快學習的就是沖煮泡麵的方法。至於用幾度的水沖煮什麼牌子的泡麵,水質軟硬是否影響麵體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來說說最近在做的事情… 前陣子玩的吐司機,只要配方正確,基本上不太會烘出爛吐司,頂多口感會有些微差異。 但這次要講的咖啡豆煎焙,只要方向不正確,咖啡就一定不好喝,甚至不能喝。 所謂的方向.....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來說說最近在做的事情… 前陣子玩的吐司機,只要配方正確,基本上不太會烘出爛吐司,頂多口感會有些微差異。 但這次要講的咖啡豆煎焙,只要方向不正確,咖啡就一定不好喝,甚至不能喝。 所謂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學烘焙咖啡豆,是不是準備好要打開烘焙機了呢? 且慢! 烘豆的過程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要烘出好喝的咖啡也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如果你曾經烘焙過咖啡,覺得喝到的風味並不理想,先不要急著點火暖機。先來看看下面幾件事情,你懂得多少。在烘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我們是烘豆師,不是魔術師.....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學烘焙咖啡豆,是不是準備好要打開烘焙機了呢? 且慢! 烘豆的過程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要烘出好喝的咖啡也比你想像的更困難。如果你曾經烘焙過咖啡,覺得喝到的風味並不理想,先不要急著點火暖機。先來看看下面幾件事情,你懂得多少。在烘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我們是烘豆師,不是魔術師.....
Thumbnail
昨天有以前上過課的學生來訪,並問了我這個問題,身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感覺必須來提供售後服務,所以把他當成今天的題目來寫寫看。當然每個人在家實際上遭遇的問題不同,我來試想幾種可能,如果能解決問題就太棒了。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因,也不妨留言給我。也許下一期的【咖啡Q&A 】,就是回答你的提問呦。
Thumbnail
昨天有以前上過課的學生來訪,並問了我這個問題,身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感覺必須來提供售後服務,所以把他當成今天的題目來寫寫看。當然每個人在家實際上遭遇的問題不同,我來試想幾種可能,如果能解決問題就太棒了。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因,也不妨留言給我。也許下一期的【咖啡Q&A 】,就是回答你的提問呦。
Thumbnail
烘焙好的咖啡豆終究是讓人品嘗的! 我還記得國中時期,外燴喜宴開始出現了生魚片冷盤,當時我覺得魚肉沒煮熟怎麼能吃?在好奇心下試著嘗了一口,說真的心理壓力大於實際入口的美味,是說那年紀的小孩都沒吃過生魚片的前提下,最好是能吃得出美味與否。 後來出社會後才逐漸知道壽司不是只有台灣的熟食壽司,還有更多生魚片
Thumbnail
烘焙好的咖啡豆終究是讓人品嘗的! 我還記得國中時期,外燴喜宴開始出現了生魚片冷盤,當時我覺得魚肉沒煮熟怎麼能吃?在好奇心下試著嘗了一口,說真的心理壓力大於實際入口的美味,是說那年紀的小孩都沒吃過生魚片的前提下,最好是能吃得出美味與否。 後來出社會後才逐漸知道壽司不是只有台灣的熟食壽司,還有更多生魚片
Thumbnail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烘焙咖啡豆的人,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咖啡生豆怎麼挑,通常會陷入"我該選擇哪台烘豆機"的困擾。 現在市面上的烘豆機琳瑯滿目,有大有小,電熱瓦斯紅外線都有,到底該怎麼選擇? 我個人建議一開始選擇烘豆機的幾個考慮因素: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烘焙咖啡豆的人,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咖啡生豆怎麼挑,通常會陷入"我該選擇哪台烘豆機"的困擾。 現在市面上的烘豆機琳瑯滿目,有大有小,電熱瓦斯紅外線都有,到底該怎麼選擇? 我個人建議一開始選擇烘豆機的幾個考慮因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