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行旅—花蓮 那些一一降落的羽翅: 讀伊絲塔《我的室友卡夫卡》

紙上行旅—花蓮 那些一一降落的羽翅: 讀伊絲塔《我的室友卡夫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飛羽集》的鳥羽森林展翅,伊絲塔《我的室友卡夫卡》以「回望」、「遊觀」兩輯,修整了自身的精神光屋。山海是伊絲塔散文的骨骼,很多細節,在文字爬梳的同時,似乎又呈現了另一層深意。伊絲塔靈動的比喻與聯想,讓意象倒映在讀者心湖。在天光雲影徘徊之際,我們的情思與脈搏似乎也跟著風的頻率,同步回望自身的長成―我們是怎麼成為現在的自己?

這樣迷途的叩問,在伊絲塔的文字行旅之間,也許可以找到生命的線索。與散文集同名的篇章〈我的室友卡夫卡〉,以卡夫卡與袁枚的聯繫,搭建同情共感的超時空聯繫,也建立了一個異時空的次元。我們的「閱讀」,其實只是等待一個「懂得」。現實間人與人的理解太難,但擺落一切現實的條件,卡夫卡與袁枚卻能相會在伊絲塔的文字宇宙,讓我們探索生命更深一層的奧秘。


raw-image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0會員
532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牧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路踽踽行至春末,在幾段撕裂的關係上縫合夕陽與自己,是以雨落之後,眼角總有一股隱隱的疼,漫過時間的頰。 迷霧也瀰漫十七層的天空,盛夏或將吞沒整個城市,人就蒸散為一個熱點,微弱散發著若有似無的求救訊號。 然而雨勢漸大的夏,混雜著蟬鳴逐漸淹沒彼此的視線。 如果世界成為湯湯汪洋,你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箱根鐮倉週遊券是小田急公司(odakyu)發行的。 以往用的jr pass是紙本車票,但這次的emot有一個Qrcode加一個列車動圖,每次過閘門都要重開,不能用截圖過關。 這天從箱根回到藤沢,已經晚上七點了,鐮倉下雨而我沒有傘。 要回到大船站,得轉搭Jr。就在我要開啟電子票的時候,網頁
一路踽踽行至春末,在幾段撕裂的關係上縫合夕陽與自己,是以雨落之後,眼角總有一股隱隱的疼,漫過時間的頰。 迷霧也瀰漫十七層的天空,盛夏或將吞沒整個城市,人就蒸散為一個熱點,微弱散發著若有似無的求救訊號。 然而雨勢漸大的夏,混雜著蟬鳴逐漸淹沒彼此的視線。 如果世界成為湯湯汪洋,你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箱根鐮倉週遊券是小田急公司(odakyu)發行的。 以往用的jr pass是紙本車票,但這次的emot有一個Qrcode加一個列車動圖,每次過閘門都要重開,不能用截圖過關。 這天從箱根回到藤沢,已經晚上七點了,鐮倉下雨而我沒有傘。 要回到大船站,得轉搭Jr。就在我要開啟電子票的時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