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比亂亂讀|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3:我不是OO媽媽,也不是X太太,我就是我

哈比亂亂讀|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3:我不是OO媽媽,也不是X太太,我就是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歷了失去自由與控制後,我們的下潛過程來到了最後一步:失去自我

這一章我反覆看了三遍,因為前兩章的語境都是在說:「這些失去雖然痛苦,但卻是必要的。」但這一章的氛圍卻是在說:「失去自我是正常會發生、但卻不太好的。」我很想確定自己有沒有理解錯(笑)

《六隻天鵝》

這章的童話故事是「六隻天鵝」。

我小時候是買這本!(平田昭吾.大野豊/ポプラ社)

我小時候是買這本!(平田昭吾.大野豊/ポプラ社)

故事內容是國王娶了惡毒的後母,她將王子們都變成了天鵝,只有小公主倖免於難。為了將哥哥們變回來,公主要用麻織背心,並在過程中都不能言語。

小公主「失去聲音」這部分,很明顯就是在隱喻失去自我。你是否有過無法為自己發聲的時刻?可能是對上司的敢怒不敢言、對伴侶的言聽順從,甚至是對孩子的百般討好。這種時候,我們將感覺不到自己,「我都不是我了。」

失去自我,就是與自我的連結產生了斷裂。小公主為了拯救哥哥們(內心失去的正向能量),長年無法為自己辯解。小美人魚為了得到雙腳,也必須以她最代表性的聲音做為交換。

當我們無法與自己連結,跟他人的關係也不會好。

《未來媽媽》

圖片截自三立華劇Youtube

圖片截自三立華劇Youtube

2020年的三立華劇「未來媽媽」,主題是不孕,沉痛地演出了女人為人妻子與媳婦的難處。立方(張寗飾演)嫁入豪門,乖乖扮演好媳婦(aka女僕)的角色,卻因為遲遲沒有懷孕,處處被婆婆嫌棄。在家,她的衣服、包包,甚至床單窗簾,都是婆婆挑選的。她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

只有在洗衣服時,坐在洗衣機旁的小凳子上,喝著養樂多,她才能找回一點屬於自己的感覺。

後來,她發現隱忍沒有終點,終於毅然決然地搬出去,在自己佈置的房間裡,配著電視吃泡麵,終於活出了一點自己的樣子。

我自己

水坑是有什麼致命吸引力?

水坑是有什麼致命吸引力?

上個月我帶著兒子出國,結果一路上他都在抱怨走路很累,這個肉不好吃,下雨還硬要去踩水坑。我氣到好幾次都不理他,自己走自己的,把他丟在後頭,內心委屈地想:「老娘花這麼多錢,帶你出國享受,結果你處處跟我作對!」

這就是「連結斷掉」的時刻。

長期的恐懼和防衛狀態會切斷我們與孩子的連結,也切斷我們對活著的感覺,我們會覺得好像失去了自我。(本書第106頁)

生產前,你是個懷孕機器,長輩忙著餵養你補品,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胎兒;生產後,孩子就是全世界。所有人在乎的,就只是他會不會冷、是否餓了、要換尿布了。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為自己的需求而哇哇大哭,父母卻是心裡苦卻不能說。這種關係長期下去,會剝奪掉為人父母的自我,我們將常常感受到連結的斷裂,對孩子發脾氣,對自己感到無力。

結語

我們對孩子開放程度的起起伏伏可能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從本質上說,它給了孩子空間去發展與我們分離的自我感。(本書第105頁)

我實在是看得頭很痛。一下說不能斷掉連結,一下又說適時的斷裂是好事。

我們可以牽著他的手,但他也要能自己撐起一把傘

我想,作者想表達的是,與孩子連結太過緊密,我們會變成上一章所提到的Marie,分不清自己與孩子的邊界;但若與孩子太過分離,我們則無法好好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且會在孩子內心落下陰影。

在愛孩子與自己間取得平衡,保有適度的自我,才能陪伴孩子一起長成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

avatar-img
哈比就只是哈比的沙龍
16會員
64內容數
我就巨蟹座,很愛小劇場,但老了以後,比較愛直接寫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依附理論好像又稍微引起了討論,時不時會在網路上看到「跟逃避型依附的人要怎麼相處」、「焦逃配相愛相殺」、「原來我是OO型依附」等等的文,但這些基本上(很不意外地)都是以單配偶制為討論前提,在探討兩個人相處時可能碰到的問題與解法。 那,實行多重伴侶的人們又是如何呢?他們會碰到怎樣的依附問題? 一
4/5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compersion,嫉妒的相反詞,翻譯成「同樂」或「多元之愛」,意思是因自己所愛的戀人、妻子或丈夫與他人相愛而喜悅的心情。 原來我們不奇怪,也有很多人跟我們有一樣的想法,而且去執行後,得到了幸福。 多邊戀,Polyamory,這就是我們的道路。
5/5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
我有一個大我一歲的姊姊,我們從小就很不一樣。 姊姊一直都很穩重成熟,相比之下我就是個小屁孩。每次我跟媽媽吵架,她總是在旁邊的書桌前默默寫著自己的功課。 偶爾爸媽大發慈悲,帶我們去玩具反斗城,「一個人可以買一樣玩具。」這時候我就會毫不手軟地挑最想要的芭比屋或是小魔女魔法棒,但姊姊總是會顧慮價格,捨
5/5《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最近依附理論好像又稍微引起了討論,時不時會在網路上看到「跟逃避型依附的人要怎麼相處」、「焦逃配相愛相殺」、「原來我是OO型依附」等等的文,但這些基本上(很不意外地)都是以單配偶制為討論前提,在探討兩個人相處時可能碰到的問題與解法。 那,實行多重伴侶的人們又是如何呢?他們會碰到怎樣的依附問題? 一
4/5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compersion,嫉妒的相反詞,翻譯成「同樂」或「多元之愛」,意思是因自己所愛的戀人、妻子或丈夫與他人相愛而喜悅的心情。 原來我們不奇怪,也有很多人跟我們有一樣的想法,而且去執行後,得到了幸福。 多邊戀,Polyamory,這就是我們的道路。
5/5我和兩個戀人住一起
我有一個大我一歲的姊姊,我們從小就很不一樣。 姊姊一直都很穩重成熟,相比之下我就是個小屁孩。每次我跟媽媽吵架,她總是在旁邊的書桌前默默寫著自己的功課。 偶爾爸媽大發慈悲,帶我們去玩具反斗城,「一個人可以買一樣玩具。」這時候我就會毫不手軟地挑最想要的芭比屋或是小魔女魔法棒,但姊姊總是會顧慮價格,捨
5/5《別把你的錢留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