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關係

含有「開放式關係」共 1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懂得看人臉色的綠茶,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簡安,從得知這名字那天,便嗅到了不妙的氣息,如降雨前不上不下的潮濕黏膩,總惹人心煩。有時寧願一刀來個痛快,但當大刀真要落下時,又發現自以為做好的心理準備,永遠只是自以為。
打開新世界大門後,將自己定義成開放關係探索者,而非實踐者。主要原因在於,自認尚未完全瞭解開放關係之真諦,也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想要。僅止走在探索道路上,不斷實驗著。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宇牛
妳是個奇妙女子
「希望他不只看到我優秀的一面,也希望他多看看脆弱的我。」 「是浪女又怎麼樣,我們就很貪婪啊,但我們也很慷慨。」 貪婪,慷慨,同時和所有人一樣脆弱。「Flora 與她的戀人們」書寫著非典型親密關係的多元樣貌,Flora 以細膩的文字,期使讀者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網路遠距離戀愛故事,探討情感需求、開放式關係、以及約會經驗分享。男女主角因溝通模式契合而發展遠距離關係,但因時差、情感回應等問題導致關係告終。文章記錄過程中的點滴,並給予讀者關於約會的建議。本文記錄了男女主角從網路相識、相約見面,到最終分手的過程。
Thumbnail
自己也曾經歷過一段遠距離的戀情,最後也就這麼散了。 因為是第一次,所以總是比較刻骨銘心一些。 對於需要陪伴的那方而言,有些回饋跟回應無法即時。 千言萬語逐漸化為長時間的等待,和一句「恩,晚安」。 在結束戀情的幾個月裡,總不經會想:「如果當時多座或少做甚麼結果的走向是不是會不一樣?」 直到多年以後的現在,看到這系列的故事,意外地發現在牡丹及狗狗身上見到自己過往的影子。 在交往時,曾經覺得這可能就是我能見到的愛情的模樣了。 但在結束許久之後,才意識到這是一場「練習」。 一場「學著如何在關係裡安放自己的練習」。 遠距離時,常會遇到「我需要你時,你卻不在身邊」的情況。 那些無法即時回應的感受有時可能會在遭遇事情時被放大,亦或是在腦海裡被提取出來不斷播放著。 我不只一次捫心自問,質疑自己對於愛情的想法是否有偏差。 直到開始回顧後,理解那些當時的焦慮與無處安放的脆弱。 慢慢地學會收拾和整理。 有時覺得關係是一面鏡子,會映照出自己看不到的部分。 人與人的交流,我覺得是將自己一小部分的靈魂碎片交換。 只是有時要經歷過才懂,交給彼此的碎片是否契合自己。 祝好
『談一場遠距離,且沒有結果的戀愛,要嗎?』 本系列為一男一女在討論親密關係的紀錄,其中有許多討論與溝通兩人覺得值得分享,因此在筆者取得同意之後撰寫下來。 在之後的篇章裡,應該會有一些奇妙(?)的話題、非主流的情感看法,所以在前言裡,想先交代兩位的個人介紹,這樣在後續的篇章討論中,可以理解為「這不
Thumbnail
光看題目就覺得很有吸引力。
我剛開了公寓的大門,便看見任正穿著鞋子準備出門的樣子。 「嗯,還好碰上你,走。我們趕快出去。」 我還來不及問怎麼回事,我即被任帶離開公寓了。 「這怎麼回事啊?任。我上班很累,想回家休息了。」 「休息?你在家根本不用休息,有高分貝的噪音污染阿。」 「到底怎麼回事?」 「聖找了個炮友,準備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1月輸出停擺,將能量盡數投入於新旅程之中。伏筆埋藏於蘭嶼之旅,與伴侶海深夜通話,聊到對開放式關係的好奇與想像,也談到海與前任差點開啟嘗試大門,做足功課最終卻未成功解鎖的經驗。 當時我開放式關係一知半解。但本能不願關係中殘留未解遺憾,也對開放式關係抱有好奇,約定好回到台灣若有機會可以共同探索,
Thumbnail
我只能說⋯「你太特別」⋯
第一次參加多邊伴侶的聊天會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 「請問大家是怎麼跟家人朋友出櫃的呢?或者說,直接不出櫃就好了呢?」 結果回答「沒有出櫃」的人佔了大多數,甚至連結婚了好幾年的夫妻也是。 畢竟這是個極為少數的作法與價值觀,與其冒著不被理解、甚至被歧視的風險,不坦承的確是條最輕鬆的路。 「應該說
Thumbnail
在第一次參加的多重伴侶與開放式閒聊會上,主持人問了一題: 對你來說,開放與波栗,是認同,還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這之前,我沒去想過這個問題,只覺得這個概念很好,我們很喜歡,想深入瞭解並實行看看。 然後,閒聊會上的一個女生(B女)分享了她的故事: 「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會劈腿感到羞恥。不管交幾
Thumbnail
我與T在無意間實行了多邊戀(多重伴侶)的概念,後來才知道這個詞彙與社群後,便馬上有種找到歸屬的感覺。 我們開始積極地做功課,看書查資料,想知道這個異世界是否真如想像中美好。 然後我發現了致力在台灣推廣開放式關係與多重伴侶概念的社群:波栗打開開,每個月會在北中南舉辦聊天會,也提供線上協談的服務,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