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導引:結合東方智慧與西方科學的多模式健腦運動

八卦導引:結合東方智慧與西方科學的多模式健腦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八卦導引 ( Bagua Daoyin )是以東方身體與哲學智慧的武術為載體,並導入西方運動科學和大腦科學實證研究的知識,整合創建出的多模式健腦運動課程。

養身歌訣:

猛虎出山理三焦,大鵬展翅陰朝陽; 獅子張口展腎肝,白猿獻果舒心肺; 力推八馬導經絡,懷中抱月通任督; 指天插地擰帶脈,青龍探爪調脾胃; 膽腸膀胱足腿力,八卦導引築基悉。


大腦可塑性

運動能做出對的動作,大腦感受體感與重複訓練出神經迴路是很重要的一環。

用進廢退,常用的話大腦會建立神經迴路這樣的捷徑,常做什麼就會擅長什麼。

四肢發達的話,頭腦不簡單!

大腦可塑性的現象直到生命結束前都會進行,活到老學到老!


健康三要素: 吃動睡

從蔡宇哲老師podcast學到的重要觀念

想要養生的話,吃的要均衡,需要的營養要足夠,避免的飲食盡量減少。


國健署建議每周運動達150分鐘以上,好記的口訣: 533

一周五天,每次30分鐘,達到最大心律的30%

一次課程約75-90分鐘,一周做兩次課程,就達標囉!


睡眠與休息時間足夠,才有修復的時間,表現會更好。



丹尼爾的神祕金三角 - 超全能診所 提到的三要素: 結構、情緒、化學

三個其中一個有問題都可能造成不適、運動表現下降甚至疾病。

結構: 身體結構造成表現有障礙

情緒帶動身心症狀,是多種病症的主因

化學: 接觸、攝入的物質以生物與化學的角度都會影響身體的組成甚至中毒!


多模式、多成分的運動

這套運動包括:

暖身動熱心肺

柔軟度、肌力訓練

八卦導引動作

互動對練

伸展緩和

正念靜坐

調整三部分: 調形、調息、調心

調形:

  1. 伸筋拔骨: 筋膜放鬆,柔軟度是保護身體的關鍵之一
  2. 擰翻走轉: 擰翻: 身體四肢與軀幹進行擰轉,達到更加優化拉伸與延展的效果走轉: 行走繞圓,要求身如坐轎磨脛而走步若淌泥扣膝掩襠前不亮掌後不掀蹄鍛鍊下肢的伸展、肌力、平衡,以及協調能力

調息

調整呼吸,習練過程當中專注與調控 呼吸

調心:

調控心思,注重觀察自己身體狀況、念頭,專注當下的體驗


八個動作

  1. 猛虎出山
  2. 大鵬展翅
  3. 獅子張口
  4. 白猿獻果
  5. 力推八馬
  6. 懷中抱月
  7. 指天插地
  8. 青龍探爪


十二周的課程規劃

書中有安排多模式的運動課程,也有影片可以看著一起做!


對自己的影響

從大腦科學到東方文化的傳統武學,看似不相關,但在這樣的運動中找到了結合,深入研究運動帶來身體的影響,以多模式的運動,刺激大腦塑造更多連結,健康的不只是身體的結構,也有健康的大腦與健全的心智。自己嘗試過裡面的動作後覺得很舒服,也觀察到自己很多痠痛或不適的原因。


八卦導引 - 多模式運動全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9451?sloc=main

網站

https://pacnlntnu.wixsite.com/pacnlntnu/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Ktg5ln0W03-wX5N4icRjw

疼痛先醫腦:慢性疼痛是大腦的壞習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3202?sloc=main

avatar-img
喜鵲的資料星圖
1會員
16內容數
🧪 醫事檢驗師出身的我,在日常中用喜鵲的眼睛觀察世界。 喜歡拆解複雜概念,也熱愛在不同領域中搭橋鋪路, 讓知識不再高冷,而是成為日常裡可親可用的素材。 主題包含: ☁️ 雲象觀察與氣象趣味 🩺 醫學與中醫的身心知識 🧠 心理成長與人際對話 🔬 日常裡的科學邏輯與反直覺發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喜鵲的資料星圖 的其他內容
抽血小知識,破解常見迷思!慣用手或非慣用手抽血都可以,關鍵在血管是否明顯、好下針。別擔心抽血後影響工作,只要短時間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即可。溝通與提前告知醫護人員,能讓抽血過程更順利安心。
抽血時要不要握拳?這篇文章破解抽血握拳迷思,從專業角度說明握拳與否的影響,並提供醫護人員指示、握拳時間與放鬆時機等建議,讓您抽血過程更順利舒適。
本文探討採血過程中的不同採血管及其順序,隨著各種添加劑的用途和影響進行解釋。瞭解不同顏色蓋子的管子如何抑制凝固反應,以及適當的抽血量,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並避免受檢者出現貧血的現象。最後結論強調正確的採血順序將提升檢測品質,並提供常見採血組合的範例以供參考。
抽血小知識,破解常見迷思!慣用手或非慣用手抽血都可以,關鍵在血管是否明顯、好下針。別擔心抽血後影響工作,只要短時間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即可。溝通與提前告知醫護人員,能讓抽血過程更順利安心。
抽血時要不要握拳?這篇文章破解抽血握拳迷思,從專業角度說明握拳與否的影響,並提供醫護人員指示、握拳時間與放鬆時機等建議,讓您抽血過程更順利舒適。
本文探討採血過程中的不同採血管及其順序,隨著各種添加劑的用途和影響進行解釋。瞭解不同顏色蓋子的管子如何抑制凝固反應,以及適當的抽血量,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並避免受檢者出現貧血的現象。最後結論強調正確的採血順序將提升檢測品質,並提供常見採血組合的範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