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入戲:走入「京都」這場時代大劇

2017/07/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往京都旅遊,其實是一趟入戲的過程。有時候久久不能跳出那個編好了千餘年的劇本與場景,回國後,卻還流連忘返地在自己的國家尋找似曾相識的畫面而不可得。暗自神傷之際,默默又訂下了機票。

 

這齣戲是演不完的,周而復始。京都就像一座超大型的中影文化城,雖然間錯地有許多現代化建築,不若向來維持著中世紀原貌,彷彿有過吸血鬼傳說的歐洲小城,但只要踏進京都的古蹟射程範圍內,就很快能夠感應到歷朝歷代在京都留下的遺緒。

 

首先是神社。大的像伏見稻荷這麼壯觀的,或是小的像京都熊野神社那麼精緻的,都在鳥居與參道的引導之下,將來往的人流吸入時光隧道中,恍恍然把古都繁華與浪漫推上眼前;巫女和神官的古裝,寫朱印帳的筆墨,各種織錦的御守,無一不是綿延自先祖代代的習俗。縱使擦肩而過的拜客都是西式衣著了,但默默許下的心願,不管是家宅安吉還是商賣繁昌,從古至今,未曾稍改。

 

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Photo source : wikipedia CC BY 2.0

 

我偶然得知,原來神道教的許多儀式,內容上都是脫胎自中國的儀禮,時序上則參考禮記月令;如果春秋時代的東西他們能夠保存下來,並且融入已開發國家的生息血脈,那平安時代的建築或唐宋年間的什麼文物留在這裡,也不足為怪了。

 

有了像神社這樣縱貫古今的穿梭點,旅人們大可以追上每年各色各樣的祭典。譬如平安神宮的時代祭,用cosplay的方式,在京都的馬路上進行大遊行,很快就可以認識到各個與京都有淵源的歷史人物,以及京都這座古城的發展歷程。春天可以去城南宮享受王羲之蘭亭集序裡的曲水流觴、到下鴨神社體驗杜甫長安水邊多麗人的流水人形祓祭。夏天可以感受一下真正的中元節,不是台灣這種鬼氣森然禁忌多端,而是感念先人,慈悲為懷,符合佛教教義的盂蘭盆

 

有的人想像力沒那麼豐富,或者會因為現代建築而出戲,那就不妨買張門票,進入佛寺,徹底感受一下心遠地自偏的境界。京都幾間名山大寺,其實都離人蹤不遠,清水寺建仁寺銀閣寺,附近都有商家住宅,也都有馬路車流;可是買了門票進去後,就會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氣氛。

 

譬如銀閣寺,藉由迂迴的鋪石道路,領著人們往寺裡漫步,一路枯山水銀沙灘看來,與當年幕府大將軍的視野並無二致。想我一介草民,不過五百隻羊的門票,就可以沾上大將軍的邊邊,實在便宜了我。走到半路,迸出了幾個排水孔,孔上覆有細網,網上又疊了大小合度的綠竹板,不禁讓我有點感慨。是這樣擔心我出戲啊,捨不得把工業時代的產物露了餡,小心翼翼地用古舊的東西覆蓋上,就連植物的介紹牌也全是木牌子書以墨筆走勢,絲毫不沾碰任何現代化的氣息。

 

排水孔上又疊上綠石板,不讓現代化的產物露餡。Photo source : 唐墨

 

走著走著,誰能走得出室町時代的風華迷陣呢!而這種著眼於細節的手法甚至深入到網路上,臨濟宗相國寺派的綜合官網走濃厚的禪風,以筆墨、竹林、錦鯉、月色等風雅之物點綴,配合著清幽靜謐的背景音樂,進去了就不想離開了。

 

不過,要能把這齣戲畢竟全功,多賴京都市政府很貼心地扮演起這場大戲的道具組。舉凡所有古蹟周邊的招牌都得符合法規要求,調整成低彩度的色調,不許有過高過大過亮的招牌,一切都得配合古蹟的原色調。那種色調,就是京都之色。京都低調,但又懂得替自己安排亮點,宛如沉夜中的流星、清溪裡的躍魚。不像大阪那樣張揚,又不似神戶那麼時髦,談起歷史的久遠可能輸給奈良一截,可偏偏就是能夠在整個西日本俯視群縣,甚至有本事去嘲訕東京都的人,自視為日本第一府。

 

我想,若不是靠著一身洗鍊的應對進退,還有排佈得宜的手腕,很難讓一個低彩度的城市有這樣高姿態的身影。

 

京都高中生發明了一套粉彩筆,使用低彩度但極粉潤的溫和顏色,冠上了各種京味十足的名稱,像是渡月橋朝靄、黑髮之艷、平等院的藤波等等。看到那套粉彩筆我就明白了,若是將那些顏色揮灑在現代化的街道上,配著佛寺神社等古蹟,偶爾點綴著匆匆路過的藝伎……旅人啊,你要如何不掉進京都這場大戲裡呢!

 


 

封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編輯:熊編

 

唐 墨
唐 墨
本名林恕全。現任教於世新中文系,教授現代小說研讀及習作。平常是咖啡講師,隨入行廿年的母親開班授課;長期關注於歷史小說和推理小說的創作。 出版作品:表演藝術評論文集《票根譚》、歷史小說《深巷春秋》 、推理小說《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 獲獎紀錄:全球星雲文學獎歷史小說第二名。 入選北台灣文學、入圍台北文學年金計畫、國藝會兩度補助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