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黑人故事 Vol 1:以「正義」之名,一名紐約年輕黑人的死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要說的故事有一點長,不過很希望妳(你)能耐心地看完它。

raw-image

你認識上面那張圖片裡的少年嗎?我想,你可能不認識他。那麼,你認識Jay Z嗎?我相信,你應該是認識Jay Z的。

饒舌界呼風喚雨的天王人物與這名少年有甚麼關係?其實他們兩人並不非常熟稔,但是,Jay Z透過名為《TIME:The Kalief Browder Story》的紀錄片,將這名已過世少年的故事講給全世界的人聽,他死的時候,年僅22歲。而他的名字,叫作卡利夫.布勞德(Kalief Browder)

與其他誕生在紐約布朗克斯區(The Bronx)的年輕黑人一樣,卡利夫生長在貧窮的家庭與社區之中,但這並不阻礙了他於世界裡闖蕩、悠遊的權利;唯一能阻擋他繼續過完人生的,是美國腐敗之司法體制與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

2010年5月14日晚間,即將滿17歲的卡利夫參加完一場朋友的派對並返家之際,走在紐約市布朗克斯區亞瑟大道上的他,突然遭到了當地警方逮捕。警察部門宣稱,有一位平民百姓指認了卡利夫就是在幾週前搶走他背包的搶匪(然而卡利夫至死之前,始終向各新聞媒體記者與司法相關單位誠實地秉告著,他這輩子從來沒有看過、認識、接觸過這個人)。

無情的執法單位立刻將卡利夫拘禁,並且宣布了1萬美元(相當於30萬台幣)的保釋金。無奈,卡利夫的家人儘管到處借錢,卻始終籌不出對於貧窮黑人來說是如此高額的保釋金;也因此,卡利夫一直未能獲得保釋。而後,未經司法機關裁定有罪的卡利夫,因為繳不出保釋金,被關押在高度戒備的雷克斯島監獄(Rikers Island)中,且監禁的日子竟長達整整「三年」!

莫名其妙地被逮捕、支付不出保釋金而持續被冤枉地關押、與許多兇神惡煞的罪犯共處一室、沒日沒夜地盼著能洗刷冤屈卻始終未果;你以為這些已經是最深沉的惡夢了嗎?不,更可怕的還在後頭。

卡利夫在坐冤獄的這段期間內,曾經六度自殺但都未能成功。他自殺的最主要原因,不僅是受不了自己清清白白的自由之身卻要在此坐牢,更包含了在監獄裡面經常遭受其他受刑人和獄卒的毆打與虐待。無數的拳打腳踢落在卡利夫身上,監獄的工作人員不但沒有即時出手護住他,還時不時就將卡利夫丟進那會使人幾近發瘋的禁閉房中,造成他心理極大的創傷。

一個年輕的生命,心理與生理都飽受著極不人道的摧殘;對卡利夫來說,「死亡」似乎是唯一的救贖之道。

2013年6月,卡利夫在該控訴被撤銷的情況之下,終於獲得了自由。但是,步出法庭的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就這樣?沒有審判、沒有律師、沒有任何讓我辯駁機會的情況之下,突然跟我說指控撤銷了,然後這一切就雲淡風輕地過去了嗎?這三年無比寶貴的年少時光,誰還給我?我逝去的歲月誰能補償我?我所受的痛苦與傷害,該找誰討?我應得的公平與正義,該向誰尋求?」

抱著怨恨和悵然的卡利夫回到了家中,只有20歲的他,看起來卻像是年過40的滄桑男子;希望、快樂、幸福全部從他身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絕望、鬱悶與忿忿不平。他甚少外出,他也不太露出笑容,連最喜歡的派對他也不參加了——卡利夫再也不是一個快樂的大男孩,他成了一個僅剩殘缺靈魂的行屍走肉之人。

2015年6月5日晚間,卡利夫痛哭著向他母親說道:「媽媽,我再也受不了這一切了,我沒有做錯任何事、我沒有傷害過任何人,為什麼我要遇到這種事情?」心疼著兒子的母親,用這兩年來一貫的溫柔口吻安撫著孩子,告訴他正義終有到來的一天;但,卡利夫心中已下定了決心,他要結束這一切。

隔天,2015年的6月6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盛夏前夕,卡利夫在自家二樓上吊自殺,年僅22歲。

一年半過去了,Jay Z在與Spike TV的合作契機之下,將卡利夫悲慘一生的故事完完整整地拍了出來。而這部名為《TIME:The Kalief Browder Story》的紀錄片,不僅僅是闡述了卡利夫的境遇,更呈現了非裔美人在21世紀仍然受到歧視、奴役、壓迫、戕害的絕佳證據。

有時候,不少人會問我:「為何饒舌總是如此暴力?」、「為何有些饒舌歌曲激進地鼓吹黑人要革命?」、「為什麼黑人總是對白人充滿仇恨?」我想,單就卡利夫的這件案子,原因並不會太難理解。

我們熱愛嘻哈與饒舌音樂,但在這些美妙的歌曲背後,或許我們都應該抽點時間,更深入地了解非裔美人的歷史、文化與處境,也唯有如此,許多歌曲在聆聽時你才能更有所體悟。

《TIME:The Kalief Browder Story》預告片



永久閱讀《嘻哈樂史》 NT. 169

付費購買專題後,即可享永久閱讀權限,任何時間皆可跨裝置、跨平台暢讀《嘻哈樂史:在每一個韻腳之後》全文完整內容。

所有圖片來源:截圖自abcNews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念達的沙龍
51會員
30內容數
我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以及歷史的脈絡,將這個黑人特有的文化呈現給台灣讀者,讓稍有了解的人可以有系統地深入探究、讓不了解的人能有機會接觸這個獨特的音樂。最重要的,這是一段台灣在音樂書寫上一直沒有補齊的鴻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部電影由兩度入圍奧斯卡的黑人導演艾娃.杜韋奈(Ava DuVernay)執導,改編自1989年紐約的真實事件「中央公園五人案」。故事聚焦於當時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的氛圍,導致整個事件的發生。
Thumbnail
這部電影由兩度入圍奧斯卡的黑人導演艾娃.杜韋奈(Ava DuVernay)執導,改編自1989年紐約的真實事件「中央公園五人案」。故事聚焦於當時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的氛圍,導致整個事件的發生。
Thumbnail
《嘻哈反叛者》歌舞完美契合了淒美哀傷的主旋律,抓準蒙面女性現形的時機創造出神幻的詩意氛圍,透過主角傳達「攝影機比槍更有威力」的一面,主角(卡麥勒)從攝影者轉成為被攝者,剪輯出的那支宣傳影片,對西方社會具有嚴重的警告意味,同時也煽動鼓舞那群伊斯蘭年輕子弟前來,攝影機真正斷送了卡麥勒的未來,套上這個概念
Thumbnail
《嘻哈反叛者》歌舞完美契合了淒美哀傷的主旋律,抓準蒙面女性現形的時機創造出神幻的詩意氛圍,透過主角傳達「攝影機比槍更有威力」的一面,主角(卡麥勒)從攝影者轉成為被攝者,剪輯出的那支宣傳影片,對西方社會具有嚴重的警告意味,同時也煽動鼓舞那群伊斯蘭年輕子弟前來,攝影機真正斷送了卡麥勒的未來,套上這個概念
Thumbnail
【奧斯卡的一天】在新聞事件和戲劇手法間,我看到的是萊恩庫格勒想表現的是:身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對人的生命懷著更尊重且小心的態度!
Thumbnail
【奧斯卡的一天】在新聞事件和戲劇手法間,我看到的是萊恩庫格勒想表現的是:身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對人的生命懷著更尊重且小心的態度!
Thumbnail
金馬影展的電影,不會上映。與同期的《青春弒戀》一樣,是隨機殺人犯為題材的電影。改編自震驚澳洲的亞瑟港槍擊案,故事已是既定事實,儘管被暴雷也沒什麼差異,因為情節也與真實事件一樣。  
Thumbnail
金馬影展的電影,不會上映。與同期的《青春弒戀》一樣,是隨機殺人犯為題材的電影。改編自震驚澳洲的亞瑟港槍擊案,故事已是既定事實,儘管被暴雷也沒什麼差異,因為情節也與真實事件一樣。  
Thumbnail
《最後的自由時光》是2015年的美國紀實動畫短片,訪談人比爾敘述自己哥哥曼尼因一件謀殺案判刑入獄,最後處以死刑。讓比爾思考關於從他發現兄長可能犯案後,在警方、法庭、和他與哥哥之間的過往中,在精神疾病和殺人犯之間,各種回顧與探索自己的認知,當家人成了嫌犯或捲入事件之中時,那種矛盾感讓他陷入深深的懺悔中
Thumbnail
《最後的自由時光》是2015年的美國紀實動畫短片,訪談人比爾敘述自己哥哥曼尼因一件謀殺案判刑入獄,最後處以死刑。讓比爾思考關於從他發現兄長可能犯案後,在警方、法庭、和他與哥哥之間的過往中,在精神疾病和殺人犯之間,各種回顧與探索自己的認知,當家人成了嫌犯或捲入事件之中時,那種矛盾感讓他陷入深深的懺悔中
Thumbnail
賈木許的《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原以為是黑色幽默的西部片,實際上是精神層面去探討「死亡」的一場壯遊。這趟腥風血雨的旅程,卻格外地詩意,埋藏了不少符號與隱喻。片中人手一把的「槍枝」作為死亡的象徵,「它會代替你的口舌,你將學會用它說話,以鮮血寫出新的詩篇」。
Thumbnail
賈木許的《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原以為是黑色幽默的西部片,實際上是精神層面去探討「死亡」的一場壯遊。這趟腥風血雨的旅程,卻格外地詩意,埋藏了不少符號與隱喻。片中人手一把的「槍枝」作為死亡的象徵,「它會代替你的口舌,你將學會用它說話,以鮮血寫出新的詩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