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誤解的研究限制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前陣子,在臉書FB看到有某位認識的教授說,他近日幫某碩士生口試,該名碩士生主要是研究馬爾地夫,寫到研究限制,說沒辦法前往馬爾地夫做研究。那位教授很搞笑的說,去旅行也好啊。因為我本身也跟那位教授都是國際關係領域的,所以這件事讓我很有感,我說的是,關於很多碩博士在寫論文時,很常搞錯研究限制到底是啥。


以前輔導學弟妹寫碩論時,我最常看到的,是寫研究限制是看不懂俄文,或韓文,所以無法參考該國的學術期刊之類的說法。


其實,那真的不是研究限制好嗎!


看不懂文字,無法讀某國家的學術論文,或是因為自己種種原因,而無法前往某些國家做研究等等,這些都不是研究限制。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所謂的研究限制,說的就是你的論文裡,使用的研究分析途徑,在這個議題裡面的限制。


比如,以國際關係領域的理論途徑來說,如果研究的是馬爾地夫的對外政策,假設用的是新現實主義的理論,那真正的研究限制,應該是說,如果涉及文化、教育和貿易交流方面的,就不在新現實主義的研究範圍。


因為新現實主義談的就是整個國與國之間的權力結構,認為國與國之間是無政府狀態,沒有一個中央政府,但是,彼此之間會透過各自追求權力的過程,而逐漸走向一個權力平衡的狀態。所以,新現實主義的理論途徑,主要看的還是國家的硬實力,而無法量化軟實力的範疇,比如文化交流。


總之,在社會科學領域裡,論文研究裡的研究限制,是指你所使用的分析研究途徑在你這本論文研究議題裡,沒有討論的地方,或無法涉及的範圍。


畢竟,人世間的事物,特別是跟人有關係的社會結構,都非常複雜,所以只要是研究複雜的人的任何理論和分析途徑,都有一定的限制範圍,無法面面俱到都能解釋。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669610/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6696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賢親王的沙龍
35會員
138內容數
嗨,我是賢親王,這是我的沙龍,歡迎來聊天,討論話題。
賢親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前陣子,看到公共電視有個節目,在討論為什麼台灣學生很少發問問題。 我覺得很有意思,我自己也有發現這個問題。以前我還在學生時期,就有這樣的現象。據說即使到了現在,這樣的現象依然存在。節目上有不少的討論,也有會說中文的外籍老師提到這樣的現象很明顯。
2025/04/27
前陣子,看到公共電視有個節目,在討論為什麼台灣學生很少發問問題。 我覺得很有意思,我自己也有發現這個問題。以前我還在學生時期,就有這樣的現象。據說即使到了現在,這樣的現象依然存在。節目上有不少的討論,也有會說中文的外籍老師提到這樣的現象很明顯。
2025/04/24
很多人都說,要努力才會成功。 而且常說,努力和運氣都很重要。 如果說,人生的命運成功和不成功取決於天賦和機遇,以及努力。 那麼,我們大概可以歸納出一個公式, 人生的命運=天賦+機遇+努力 如果說天賦和機遇是運氣,因為天賦是由遺傳或天生基因決定, 機遇則是一些運氣。
2025/04/24
很多人都說,要努力才會成功。 而且常說,努力和運氣都很重要。 如果說,人生的命運成功和不成功取決於天賦和機遇,以及努力。 那麼,我們大概可以歸納出一個公式, 人生的命運=天賦+機遇+努力 如果說天賦和機遇是運氣,因為天賦是由遺傳或天生基因決定, 機遇則是一些運氣。
2025/04/13
要說2025年3月最強最好看的動畫, 莫過於韓漫同時也是日本製作動畫的《我獨自升級》了。 真的是非常合乎現在大多數人快節奏的胃口。 而且,動畫的畫質非常好,
Thumbnail
2025/04/13
要說2025年3月最強最好看的動畫, 莫過於韓漫同時也是日本製作動畫的《我獨自升級》了。 真的是非常合乎現在大多數人快節奏的胃口。 而且,動畫的畫質非常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前陣子,在臉書FB看到有某位認識的教授說,他近日幫某碩士生口試,該名碩士生主要是研究馬爾地夫,寫到研究限制,說沒辦法前往馬爾地夫做研究。那位教授很搞笑的說,去旅行也好啊。因為我本身也跟那位教授都是國際關係領域的,所以這件事讓我很有感,我說的是,關於很多碩博士在寫論文時,很常搞錯研究限制到底是啥。
Thumbnail
前陣子,在臉書FB看到有某位認識的教授說,他近日幫某碩士生口試,該名碩士生主要是研究馬爾地夫,寫到研究限制,說沒辦法前往馬爾地夫做研究。那位教授很搞笑的說,去旅行也好啊。因為我本身也跟那位教授都是國際關係領域的,所以這件事讓我很有感,我說的是,關於很多碩博士在寫論文時,很常搞錯研究限制到底是啥。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