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逆襲?王丹:美國大選以民主的方式反抗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1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上,刊登了美國著名學者,史丹佛大學高級研究員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一篇文章〈川普的美國與新全球秩序〉。他針對這一次美國大選反映出的深層次問題,結合歐洲最近幾年政治上右轉的趨勢,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

 

他說:「歐美國家政治體制中的民主正在反抗自由的部分,並有可能利用其表面上的合法性撕毀現行的一些規則,現行的『開放、多元』的國際體系可能難以為繼。」為此,他呼籲自由主義的菁英應當傾聽底層的聲音,「把社會平等和身分認同作為他們必須解決、最重要的問題來思考。」

 

福山在這裡不僅再次提醒我們注意,民主與自由是兩個不同的兩個概念,不同的兩套規則和體系,而民主與自由之間不僅相互配合,有的時候也會相互衝突;更為我們理解川普當選理出的重大政治訊號,提供了一個深刻的思考角度,那就是政治的角度。針對川普的當選,目前主流的解釋論述,都是聚焦在經濟發展導致的問題上,矛頭對準全球化及其帶來的階級對立。但是更應當引起大家關注的,是這些經濟問題背後,涉及價值觀和信仰的社會和政治議題。

 

關鍵在於美國人的價值選擇

 

事實上,在川普賴以取勝的大湖區5個州,過去4年還是民主黨的傳統票倉,這一次大選,共和黨以5%的優勢逆轉勝。這不是經濟問題,因為過去4年的經濟、人口和就業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顯然,造成轉向的不是「重振本土製造業」的經濟需求。那麼,是什麼導致美國政治版圖的大變遷呢?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歷史,做一個對比。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社會學教授萊恩.肯沃思(Lane Kenworthy)的研究,在1952~2004年的14次總統大選中,低收入的白人選民只有4次選擇了民主黨人。從1948年~2005年,占總數20%收入最低的家庭在民主黨執政期間,年收入增長為2.4%,而在共和黨執政時的數據是0.3%。換句話說,如果選民真的只在意收入和經濟成長,那麼民主黨的執政表現遠遠優於共和黨,但是這並沒有將低收入白人的選票拉向民主黨。為甚麼會這樣呢?關鍵原因還是在於美國人民的價值選擇。

 

raw-image

2016美國大選,民主、共和黨票倉地圖。

 

民主黨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復甦政策以及社會保障措施,贏得窮人、黑人、工人階級以及其他少數族裔的支持,但是他們以自由主義為核心的「政治正確」價值觀,也導致白人和保守派轉向共和黨。保守派被自由派激怒,早在2004年美國大選已經可以看出端倪。

 

2004年11月2日投票當天,美國CNN等媒體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在問到實際投票時「你認為最重要的議題」是什麼時,22%的人回答是「倫理和價值觀」;多於回答「經濟和就業」的人數。2015年6月,一個年輕的白人優越主義者在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殺死了9名黑人信徒,這一事件促使該州決定移除所有公共場合的聯邦旗。聯邦旗是19世紀美國內戰期間代表南方軍隊的旗幟,具有極強的象徵意味。這一行為對美國極右勢力來說是一次刺激。

 

2016的美國大選前,美國佛拉蒙特大學法律、政治和政治行為教授加裡森.尼爾遜(Garrison Neison)就警告過美國社會:「那些對不同宗教、種族和民族的仇恨的公開表達不會迅速消失。魔鬼從瓶子裡逃出來了。」結果,他一語成讖。

 

總之,這次川普當選可以說是一次保守派的逆襲,或者說是多年累積的反抗能量的總爆發。對於他們來說,共同的身分認同和價值觀非常重要,如基督教福音派信仰、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主張持有槍支等。這是他們的政治正確。這一次,自由派的政治正確輸給了保守派的政治正確。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紛擾在正要開始,從這次選擇中,美國人應該可以發現,對新世界來說,他們運行已久的制度受到了許多挑戰,這是一項危機,但若能帶來改革的決心,也能視為一項轉機,美國人民作出了選擇,可以觀察到以下幾個點。 美國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的立場與言論審查 美國主流媒體似乎因為立場或是利益考量,而製作一面倒的負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紛擾在正要開始,從這次選擇中,美國人應該可以發現,對新世界來說,他們運行已久的制度受到了許多挑戰,這是一項危機,但若能帶來改革的決心,也能視為一項轉機,美國人民作出了選擇,可以觀察到以下幾個點。 美國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的立場與言論審查 美國主流媒體似乎因為立場或是利益考量,而製作一面倒的負
Thumbnail
如果川普順利連任,他會如何應對美國社會的撕裂,對中政策又會如何變化?
Thumbnail
如果川普順利連任,他會如何應對美國社會的撕裂,對中政策又會如何變化?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奇特現象是:有左派傾向的主流媒體民調,早就在說拜登是領先的。然而拜登真的有領先嗎?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奇特現象是:有左派傾向的主流媒體民調,早就在說拜登是領先的。然而拜登真的有領先嗎?
Thumbnail
除了民調結果,還有哪些另類指標可以評估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
Thumbnail
除了民調結果,還有哪些另類指標可以評估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
Thumbnail
除了民調結果,還有哪些另類指標可以評估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
Thumbnail
除了民調結果,還有哪些另類指標可以評估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選民有兩種,A種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利益與看法,自主地決定要選誰,B種是覺得別人可能會選誰,誰比較有可能當選,於是就看風向跟著去選誰。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選民有兩種,A種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利益與看法,自主地決定要選誰,B種是覺得別人可能會選誰,誰比較有可能當選,於是就看風向跟著去選誰。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選民有兩種,A種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利益與看法,自主地決定要選誰,B種是覺得別人可能會選誰,誰比較有可能當選,於是就看風向跟著去選誰⋯⋯
Thumbnail
美國大選的選民有兩種,A種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利益與看法,自主地決定要選誰,B種是覺得別人可能會選誰,誰比較有可能當選,於是就看風向跟著去選誰⋯⋯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多年以來,從國家領導人到學者,從商界精英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所謂的「中國模式」的深刻影響。這個「中國模式」的核心內容,就是經濟發展決定一切,為了經濟發展可以犧牲其他的目標,而 GDP 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最高標準。
Thumbnail
多年以來,從國家領導人到學者,從商界精英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所謂的「中國模式」的深刻影響。這個「中國模式」的核心內容,就是經濟發展決定一切,為了經濟發展可以犧牲其他的目標,而 GDP 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最高標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