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

含有「政治正確」共 1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限時公開
通篇營造出的「舞台劇感」更將荒謬值拉滿:公寓的格紋壁紙、窗簾、枕頭與Edward(總穿著)襯衫上的格紋幾乎同款同色,象徵他背景般的存在;屋頂越演越烈的漏水指涉剝離的皮膚,以同樣的戲劇性轉折暗示這場「治癒」將是一場惡夢;當Edward和Ingrid在餐廳吃飯,窗外往來行人無不有意無意瞥視他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失敗怎麼辦?怪別人就好。遊戲銷售慘敗敗,怪玩家歧視最簡單,自己就沒錯了。有沒有人分析過失敗的原因?多了。像是遊戲主角改成女性,但整個骨架還是男性,看起來就像是個假人;硬要把不符合現實力量的女性角色加進去,以符合男性能力的模板,簡直莫名其妙。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消費主義在此的體現,主要是一種取代,因為沒有目標,失去指引後,只能透過物質性的消費,確認自己的位階,例如買得起跑車的一定地位很高。這看就曉得有問題,但對於沒有能力從人際互動判斷的原子化個體來說,至少是個辦法。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封寫給電玩文化的情書。從桌遊到 RPG、VR,從街機到經典 IP,如《瑪利歐》、《刺客教條》、《魔獸世界》等,書中透過 7 大主題,涵蓋 300 多款遊戲,描繪出電玩遊戲從 1950 年代至今的發展歷程。它不僅僅是一部遊戲進化史,更探討了遊戲如何塑造我們的文化、認知與價值觀。
Thumbnail
沒有電玩怎麼行!歷史軍事迷的我,必定狂推Paradox的遊戲,寓教於樂,玩電玩的孩紙不會變壞~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publisher/paradoxinteractive
  缺乏社會意識的孩子,可能會不知不覺被捲進那種更加糟糕的歧視文化之中。為什麼在男校裡更常發生這類事情?不是因為「男生的天性就是那樣」,而是在那樣的環境裡,再怎麼不適當的事情都被人們習慣性地解釋成「只是男孩之間的玩笑」。
avatar-avatar
林倚
寫得很好 這樣的事,這樣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漠不關心,冷嘲熱諷,或者道貌岸然檢討被害者,又或者覺得自己很正義卻不查證不思辨不試著理解就公審出征亂噴一氣的。有這樣的孩子,是因為有如此多這樣的成人 而溝通和改變是如此困難。確實很無力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或許每次看到電影或遊戲主角不是白人就開始嘲諷說要抵制的那些人,他們想要維護的不只是「英雄就應該是白人,黑人只能當搞笑角色,亞洲人至少很聰明或會功夫」的那個荒誕體系,真正令他們害怕的是不能再輕易地劃分好人壞人、主角配角(就像綠野仙蹤裡,壞女巫很醜,所以她是壞人),他們害怕秩序崩塌、害怕信仰崩塌。
等了一陣子的熱門小說,終於到手於是很快的看完。整體而言除了有點絮叨、結尾有點不滿意之外,算是一本頗嘲諷的小說,種族、社群、行銷、政治正確等幾個元素交疊,成了一個幽靈般的故事,還特別是中國厲鬼式的。 小說創作者是這個故事的主軸,圍繞著幾個作者和出版業的版權經紀人、出版商、讀者等角色。在這個政治正確的
Thumbnail
榮獲柏林影展最佳主角獎的《非常男人》,藉由變調版的《美女與野獸》故事,翻轉世俗亙古不變的「美」「醜」定義。Sebastian Stan獻上其目前演藝生涯最佳演出,細膩地詮釋不同皮囊之下的人心奧妙。以《世界上最爛的人》走紅的挪威演員Renate Reinsve首度參與美國製作,延續她自然靈動的表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