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華勁的沙龍
119會員
64內容數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林華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8
前兩天相信有在台北Sappho參與Tom Ollendorff Trio feat. Ari Hoenig的朋友都聽的相當過癮。Jazz nerd如我替大家整理了第一天的曲目(第二天應該也差不多吧?),請見文底。

2024/09/18
前兩天相信有在台北Sappho參與Tom Ollendorff Trio feat. Ari Hoenig的朋友都聽的相當過癮。Jazz nerd如我替大家整理了第一天的曲目(第二天應該也差不多吧?),請見文底。

2023/10/24
最近進行中的大稻埕音樂節,其實在上週日(10/22)邀請了一位難能可貴的鋼琴家:Aaron Goldberg來到台灣演出。但我因為同時間已經先安排了自己的演出,只能扼腕地錯過。

2023/10/24
最近進行中的大稻埕音樂節,其實在上週日(10/22)邀請了一位難能可貴的鋼琴家:Aaron Goldberg來到台灣演出。但我因為同時間已經先安排了自己的演出,只能扼腕地錯過。

2023/10/13
薩克斯風大師Wayne Shorter為爵士音樂帶來巨大的轉變,也對我個人有著莫大的影響。秉持著對他的敬意,我試圖透過‖WaynesThangWaynesWorld‖的系列文章,讓大家從不同的面向觀察Wayne Shorter其人其樂。

2023/10/13
薩克斯風大師Wayne Shorter為爵士音樂帶來巨大的轉變,也對我個人有著莫大的影響。秉持著對他的敬意,我試圖透過‖WaynesThangWaynesWorld‖的系列文章,讓大家從不同的面向觀察Wayne Shorter其人其樂。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Nina Simone曾言:「我選擇在音樂上反應(reflect)我的時代,才能找到自我。」當代爵士樂手正實踐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將身邊的音樂化為自我,爵士、電子、搖滾、嘻哈不再涇渭分明,而合為一體....

Nina Simone曾言:「我選擇在音樂上反應(reflect)我的時代,才能找到自我。」當代爵士樂手正實踐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將身邊的音樂化為自我,爵士、電子、搖滾、嘻哈不再涇渭分明,而合為一體....

很快的一個月又過去了,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最近這一兩個月的聆聽朝兩個編制人數的極端走,一方面很著迷於尼龍弦吉他的獨奏(或是二重奏),一方面對大樂團很有興趣。再這邊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聽的東西!

很快的一個月又過去了,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最近這一兩個月的聆聽朝兩個編制人數的極端走,一方面很著迷於尼龍弦吉他的獨奏(或是二重奏),一方面對大樂團很有興趣。再這邊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聽的東西!
身為爵士吉他手、作曲家與推廣者的林華勁,自高中就戀上爵士樂,大學後投入爵士吉他演奏至今,常於台灣各大爵士音樂節與藝文空間演出;他也好撰文分享爵士見聞與心得,文章中穿插影音分享,還有文末長串的推薦聆聽清單,對於渴求親近爵士音樂的人來說,是很棒的導引指南。
身為爵士吉他手、作曲家與推廣者的林華勁,自高中就戀上爵士樂,大學後投入爵士吉他演奏至今,常於台灣各大爵士音樂節與藝文空間演出;他也好撰文分享爵士見聞與心得,文章中穿插影音分享,還有文末長串的推薦聆聽清單,對於渴求親近爵士音樂的人來說,是很棒的導引指南。

1963年Thelonious Monk的四重奏在哥本哈根的現場演奏- 真的是從垃圾堆裡救回來的。這場現場演奏呈現了「為何他是舉世珍視的咆勃爵士演奏者及作曲家」這個答案。

1963年Thelonious Monk的四重奏在哥本哈根的現場演奏- 真的是從垃圾堆裡救回來的。這場現場演奏呈現了「為何他是舉世珍視的咆勃爵士演奏者及作曲家」這個答案。

提到Stan Getz, 一般會直接想到這位高音薩克斯風player和吉他手Charlie Byrd,在1962年將巴西bossa nova 成功的帶進美國主流爵士的大件事。其實1961年,也是Getz演奏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篇章。這套1961年在紐約現場錄音的重新出土展現他偏現代的後咆勃演奏。

提到Stan Getz, 一般會直接想到這位高音薩克斯風player和吉他手Charlie Byrd,在1962年將巴西bossa nova 成功的帶進美國主流爵士的大件事。其實1961年,也是Getz演奏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篇章。這套1961年在紐約現場錄音的重新出土展現他偏現代的後咆勃演奏。

Evans in England | Resonance Records
1968年。Bill Evans 組了表演生涯中最長壽的三重奏-這兩張黑膠正是紀錄了這三重奏1969年12月在倫敦有名的爵士表演俱樂部Ronnie Scott的經典之作。這現場錄音怎麼過了50年才出現呢?

Evans in England | Resonance Records
1968年。Bill Evans 組了表演生涯中最長壽的三重奏-這兩張黑膠正是紀錄了這三重奏1969年12月在倫敦有名的爵士表演俱樂部Ronnie Scott的經典之作。這現場錄音怎麼過了50年才出現呢?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讓原音回歸的王者,不僅在音樂上表現突出,也協助建立了重要的Jazz at Lincoln Center,讓爵士樂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 「美國古典樂」....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讓原音回歸的王者,不僅在音樂上表現突出,也協助建立了重要的Jazz at Lincoln Center,讓爵士樂成為可登大雅之堂的 「美國古典樂」....

以下是我這一個月來最常聽/新發現的一些音樂。非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慎入,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更要為你的荷包著想而慎入。

以下是我這一個月來最常聽/新發現的一些音樂。非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慎入,爵士樂重度成癮者.....更要為你的荷包著想而慎入。

<p>好的音樂家太多,有趣的音樂層出不窮,要煩惱的總是該選哪張,選好後又煩惱好像還有遺珠之憾。不過撇開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回頭重新聆聽這一年來接觸的音樂,感受音樂家們的創意,依舊令人興奮。</p>

<p>好的音樂家太多,有趣的音樂層出不窮,要煩惱的總是該選哪張,選好後又煩惱好像還有遺珠之憾。不過撇開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回頭重新聆聽這一年來接觸的音樂,感受音樂家們的創意,依舊令人興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