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救援 / Салют-7——他們在失重的世界裡冒命拯救地面千斤重的尊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年十月在俄國上映,中國與香港都已上映(台灣大概不會吧) 的《太空救援 / 星空浩劫 / 禮炮七號(俄語:Салют-7,英語:Salyut 7)》改編自真實事件,沒有好萊塢的浮誇,無論音樂、橋段還是演員都是俄國大叔式美感。

 

電影講的是 1985 年俄國引以為傲的黑科技太空站「禮炮七號」突然失聯,使得害怕丟了昂貴機器又在航天競賽中輸給美國的蘇聯,派出宇航員 Vladimir 及工程師 Viktor 共兩人、乘坐聯盟 T-13 飛船出發前去修復。在宇航員大膽的嘗試後終於讓飛船與太空站成功手動對接(史上第一例),卻不料太空站內早已全室極凍、接著又是電池失效又是艙內火災⋯⋯

都說了沒有好萊塢式浮誇,平淡而不緩慢的節奏中聽著八零年代俄式大叔搖滾、看著太空站內失重而飄來浮去的大小水珠——就像瓦洛加(Vladimir 簡稱)口中說的一樣——真美啊。

 

而就在宇航員冒著生命危險於形同冷凍庫的站內賣力維修時——編劇不忘諷刺一下老冤家——美國媒體開始大肆報導蘇聯讓宇航員帶了核彈準備攻擊地面、美方並隨即(藉機?)展開行動⋯⋯

那是冷戰的味道。若真要說這部電影的浮誇之處,就是冷戰與英雄主義的味道。

禮炮七號後續的一連串災難,讓蘇聯當局決定狠下心來將它擊落。宇航員可以犧牲,技術被美國偷走的風險不能冒。

當地面指揮官拼命進行模擬敲擊、嘗試究竟有無方法拯救宇航員,當整個指揮室的人都無語凝噎地看著他最終什麼也敲不動,背後是一幅蘇聯高官的海報露齒而笑。

點到為止,就那幅笑留給細心的觀眾自己品評,冷戰的味道不多不少還算剛好。

我們習慣了一切事物的消逝,卻必須與之鬥爭。

而英雄主義——這裡沒有要拯救世界的那種領袖式英雄主義,有的是「我們習慣了一切事物的消逝,卻必須與之鬥爭。」,和不願意一個人使用僅有的不足兩人份的氧氣、抓住機會活命回家看初生的孩子的「(如果我就這樣回到地面了)我要怎麼直視我寶寶的眼睛?怎麼直視你女兒的眼睛?」——這種個人良心式英雄主義,或不如說是勇氣吧?

當然,不願意困於現況的兩人同時耗起了寶貴的氧氣、同時攀在了站外拼命敲擊。他敲的是自己與隊友生命的倒數救援鐘、在那太空裡的日升日落與極光之中,鎚子鏗鏘作響,即使人耳聽不見。

最後美國飛船經過,船內宇航員看著兩位主角只能目瞪口呆、率先揮手敬禮的一幕或許依舊是俄國給對手頑皮的一擊吧。

但其實某種很正經的俄式調調才構成了真正的最後一幕——

就像片頭 Vladimir 在 1983 年執行任務時看到了天使之光一樣、就像真實歷史上號稱的不只是禮炮七號工作人員的許多宇航事件中都有看到天使的記載一樣,兩人看到了光⋯⋯ 電影嘎然而止。

值得附帶一提的是:片頭幾個角色閒話家常聊新聞時順口提到了戈巴契夫 blablabla 這麼一句,其實也很令人感慨。完成了那樣太空壯舉的大國⋯⋯或許當時的人們卻總也無法預料原來「偉大的時代」馬上就要結束。

而在那個「偉大的時代」意識形態下的共產社會,女性似乎是比之資本主義世界更有地位的(例如某些紀錄片企劃中所調查的東西德女性差異)?不管是否真的如此,至少本片開頭演出和 Vladimir 一起出任務、戲份曇花一現的宇航員 Svetlana,確實是蘇聯史上第二位女性宇航員,也是世界史上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性。

 

本文亦發表於個人部落格,歡迎前往查看更多個人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夜雨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雖然僅是故事改編,但結合史實、陰謀論和美蘇冷戰題材,用行銷與政治管理的角度來講述這件事,比起雷恩葛斯林的登月先鋒以阿姆斯壯視點表現的悲壯而言,輕鬆有趣不少。片尾以公關與行銷能力援助NASA火箭任務爭取金錢與大眾支持的史嘉蕾喬韓森說得很好,她過去身處總是以行銷話術優先
Thumbnail
雖然僅是故事改編,但結合史實、陰謀論和美蘇冷戰題材,用行銷與政治管理的角度來講述這件事,比起雷恩葛斯林的登月先鋒以阿姆斯壯視點表現的悲壯而言,輕鬆有趣不少。片尾以公關與行銷能力援助NASA火箭任務爭取金錢與大眾支持的史嘉蕾喬韓森說得很好,她過去身處總是以行銷話術優先
Thumbnail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專注爬梳蘇維埃社會的集體傷痕,所謂赤色烏托邦的故事。
Thumbnail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專注爬梳蘇維埃社會的集體傷痕,所謂赤色烏托邦的故事。
Thumbnail
演化 在伊卡利號航向其他星系尋找外星生命的途中,遇上了停擺的飛行器。裡面承載了20世紀的人類。他們死於生化武器與氧氣的爭奪。太空行員不屑的說:「這些才不是人類,這些是禽獸。」我瞬間憶起在〈星際救援〉中,也同樣在途中接收到陌生飛行器的求生信號,船艙內卻載滿了類似人猿的嗜血不明外星物種。 與生命相遇
Thumbnail
演化 在伊卡利號航向其他星系尋找外星生命的途中,遇上了停擺的飛行器。裡面承載了20世紀的人類。他們死於生化武器與氧氣的爭奪。太空行員不屑的說:「這些才不是人類,這些是禽獸。」我瞬間憶起在〈星際救援〉中,也同樣在途中接收到陌生飛行器的求生信號,船艙內卻載滿了類似人猿的嗜血不明外星物種。 與生命相遇
Thumbnail
Ryan(珊卓布拉克 飾)是一個傑出的醫學工程師,在她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的過程中,發生了非常突然的災難,不僅太空梭全毀,人員幾乎全數罹難,僅剩下Ryan和另一位經驗豐富的太空指揮官Matt(喬治克隆尼 飾),他們抓住渺小的生存機會與時間、與無重力的環境對峙,未料回家的路途,卻不如他們想像中順利⋯⋯
Thumbnail
Ryan(珊卓布拉克 飾)是一個傑出的醫學工程師,在她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的過程中,發生了非常突然的災難,不僅太空梭全毀,人員幾乎全數罹難,僅剩下Ryan和另一位經驗豐富的太空指揮官Matt(喬治克隆尼 飾),他們抓住渺小的生存機會與時間、與無重力的環境對峙,未料回家的路途,卻不如他們想像中順利⋯⋯
Thumbnail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而今天我們要回顧的作品是雷利史考特的《絕地救援》。
Thumbnail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而今天我們要回顧的作品是雷利史考特的《絕地救援》。
Thumbnail
最近終於陪家人看了HBO的迷你劇《切爾諾貝爾》,描述蘇聯當年的恐怖核電廠災難。無獨有偶,我為了舒援精神壓力也重新打開了手遊,剛好FGO第二章第一部就是永久凍土帝國俄羅斯。兩個劇本都是俄羅斯,都很沉重,實在說不上減壓,但至少很有啟發性。
Thumbnail
最近終於陪家人看了HBO的迷你劇《切爾諾貝爾》,描述蘇聯當年的恐怖核電廠災難。無獨有偶,我為了舒援精神壓力也重新打開了手遊,剛好FGO第二章第一部就是永久凍土帝國俄羅斯。兩個劇本都是俄羅斯,都很沉重,實在說不上減壓,但至少很有啟發性。
Thumbnail
一個男人基於童年的憧憬,立志當上飛行員,最後甚至飛向太空,為國爭光……他樂觀、努力、叛逆,又有驚人的耐力,他與夥伴經過層層考驗之後總算克服難關,達成使命…… 這就是這整個故事的大綱了,太空有多浩瀚,《太空漫步》就有多無趣,這是一部很老套的電影,如果說開頭在那場飛行的意外中男主角的反應就顯示出他的
Thumbnail
一個男人基於童年的憧憬,立志當上飛行員,最後甚至飛向太空,為國爭光……他樂觀、努力、叛逆,又有驚人的耐力,他與夥伴經過層層考驗之後總算克服難關,達成使命…… 這就是這整個故事的大綱了,太空有多浩瀚,《太空漫步》就有多無趣,這是一部很老套的電影,如果說開頭在那場飛行的意外中男主角的反應就顯示出他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