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
含有「極權」共 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林晏丞的沙龍
2025/05/21
極權併吞的過去與現在進行式
(以下資料(2014’2022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取自維基百科/1938年威瑪共和國併吞奧地利取自 換日線全球讀書會「納粹狂潮發源地」不是德國是奧地利?從一個「統獨」問題說起 撰文:黃哲翰) 1938年威瑪共和國併吞奧地利 奧地利原本陷入左右派之爭,民眾厭倦兩黨政治,於是總理陶爾斐斯效法義大利
#
奧地利
#
烏克蘭
#
俄羅斯
2
留言
林晏丞的沙龍
2025/05/21
極權政權如何影響經濟之淺談
獨裁極權有個特點是,它不只不尊重人(人民跟人權),它也不尊重專業,所以納粹跟中共與蘇聯等都有一些怪象,經濟發展的跌蕩起伏往往高於其他國家,走到最後經濟幾乎掌握在國家(更準確來說是黨)的手上,結局就是經濟大衰退,就是等於推翻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的那段人類好不容易要走向進步的基礎,推翻經濟學理論與法學、民
#
經濟學
#
極權
#
極權主義
1
留言
林晏丞的沙龍
2025/05/21
二戰史碎碎念
西方民主國家的姑息與退讓——納粹壯大的背景 當我們回顧二戰前夕的歐洲局勢,常會聚焦在納粹德國的軍事擴張與希特勒的極權統治,卻忽略了英法等西方民主國家對納粹節節退讓的態度與冷漠回應,這其實是納粹壯大的重要助力。1938年慕尼黑協定中,英國首相張伯倫為避免戰爭,與法國一同默許希特勒併吞捷克的蘇台德地區
#
二戰
#
納粹
#
極權
喜歡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7
光.螢幕.非救贖/黑暗裡不被毀滅的條件
某種一神論般的浪漫腳本教育人將「愛」理解為一種獨佔的、極度排他的狂喜狀態。但那背後的代價或許是一步步斷絕掉你與其他關係的連結,由於只被允許從對方那裡得到滿足,在現實的無奈與身體性的疲憊之中,人終究必須失望、墜入自我懷疑、相互猜忌與存在主義式的無力悲哀。
#
前圖紙
#
光
#
救贖
3
留言
黃懿翎 light and breeze
2025/04/21
「誰」不能談政治
#
政治
#
極權
#
台灣
6
7
Angela Chen
2025/04/22
2
理性討論很好,但不同立場的政治討論最後常變成意氣用事的謾罵。為了不傷害情誼,難怪很多場合不適合談政治。
2
黃懿翎 Yi-Ling Huang (令雨)
發文者
2025/04/23
2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我也認同應該討論,就算有時會有不理性的謾罵也該討論。這是公民教育的練習過程。這有點像是我們不能禁止人在求學時談戀愛,出了社會突然要他們懂的戀愛結婚。感情交往要練習,公民討論參與政治也要練習。越早開始練習,越不容易被騙。
2
觀影囈語的沙龍
2025/04/19
【極短篇】感應
我有心電感應。
#
極短篇
#
極短篇小說
#
極權
2
1
David Tai
2025/04/19
喜歡
很精彩
喜歡
沉書店
2025/04/11
👁我們都活在老大哥的注視下——讀《1984》
從《1Q84》走來的緣分 與《1984》的初次相遇,是從村上春樹的《1Q84》開始的。 村上以平行時空的概念,描繪了一個理想與失序僅有一線之隔的世界。在看到《1984》中的「老大哥」(Big Brother)時,我想起了角色 Little People ,兩者雖然風格迥異,卻有著異曲同工的壓迫感
#
1984
#
老大哥
#
思想
1
留言
Wall E Chen的沙龍
2025/02/15
《時代革命》展示了一塊巨石如何壓制著胸口,久久無法深沉的呼吸
《時代革命》 2021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時代革命的命題從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開始,電影的剪輯安排了好幾個章節,整部電影用兩個主要的角度來紀錄:一、用微觀的角度,紀錄參與的當事者之故事,與當事者們的感受。二、另一方面,用宏觀的角度看事件之起承轉合,以及對非現場的學者訪問等等。時間以線性的
#
台灣
#
紀錄片
#
影評
2
2
旅人小萌
2025/02/15
1
謝謝您的分享❤️
1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2025/02/01
【兩岸法律信箱】蛇來運轉,蛇年新聲
本集將從音樂出發,探討法律、民主與自由。從日本經典民謠《荒城之月》到臺灣文學家楊逵的《秋天的野菊花》,音樂見證歷史,也反映社會變遷。並探討中國統戰對文化的滲透,臺灣應如何堅定唱自己的歌,拒絕成為樣板。最後從《宣言》、《Hero》到《Feeling Good》,聽聽歌曲如何傳遞自由與勇氣?
#
蛇年
#
中國
#
民主
喜歡
留言
玉塵 (塵世迷走書僮)的沙龍
2025/01/22
高原降落,奇怪的火種,我讀《圖博千年:一個旅人的雪域凝視》
圖博,這片亡國之地。 記憶被竄改,信仰被驅逐,過往的生活正在漸漸消逝,而一旦語言也忘卻後,藏人就真真正正滅絕了。 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感到興趣,可能從國中地理的「世界屋脊」開始;可能從林冠吟《救贖》開始,可能是從別人描述的高原鐵道之旅開始,或可能是從在故宮服役時,接觸藏傳佛教開始,親眼看到...
5/5
踏入神秘圖博雪域,感受千年歷史與旅人足跡
#
人權
#
自由
#
文化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