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俄羅斯到俄羅斯,災難的生存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終於陪家人看了HBO的迷你劇《切爾諾貝爾》,描述蘇聯當年的恐怖核電廠災難。無獨有偶,我為了舒援精神壓力也重新打開了手遊,剛好FGO第二章第一部就是永久凍土帝國俄羅斯。兩個劇本都是俄羅斯,都很沉重,實在說不上減壓,但至少很有啟發性。

真實災難,差點毀滅人理的蘇聯

《切爾諾貝爾》的主題當然不是如何救災,而是謊言的代價。不知道有多少香港人跟我一樣,一打開影集看到那個小鬍子核電站副總工程師阿納托利·佳特洛夫(Anatoly Dyatlov),就想起林鄭月娥。影集對人物描寫故然有虛構成份,但那種令人拳頭硬了的態度和反應,真的很令人懷疑編劇是不是參考了我們特首。

封關?罷工?別傻了,看我還要開通中子免費通行優惠放更多中子進來~

封關?罷工?別傻了,看我還要開通中子免費通行優惠放更多中子進來~

他的角色會這樣,應該也是為了代表當時蘇聯體制內的最大問題:權力帶來的傲慢。

他在制度中取得了一定權力,也顯然很享受權力的滋味,從他對下屬的威嚇就可見一斑。這在當時的極權制度中想必是常態吧。因為即使你沒有權力欲,也一定會有充足機會讓你體會處於權力下層的恐怖。在被壓搾的恐懼和為所欲為之間,權力成了被崇拜的全能神,歸順它成了求生的常識。

擁有權力就跟神一樣,權力帶來了無比的全能感。他們的權力不只能強行扭曲他人,也可以強行扭曲其他事物(例如屠殺動物砍伐樹木)。久而久之,產生了自己的權力也可以扭曲現實的錯覺。

因為可以強逼別人把水從山下運到山上,久而久之以為連水向低流的現實都可以改變,久而久之以為連水向低流的大自然定律都可以被權力扭曲。這是對大自然、對真實、對上帝的傲慢。

小鬍子為什麼可以對眼前活生生的現實視若無睹?因為,他早習慣了現實要為權力服務。只要他有權在握,現實就要向他低頭。他說核電廠不能出意外,就不該爆炸。爆炸了,他說照他指示做就沒事,就不可能有事。他質問下屬怎能解釋爆炸的成因,彷彿只要他的權威壓過對方說明不可能爆炸,已經爆炸的核電廠就沒有爆炸過。

我是老大,我說不可能爆炸就沒有爆炸

我是老大,我說不可能爆炸就沒有爆炸

不管臉被現實打得多麼腫,這種人還是會認為錯的不會是權力之神,所以一定是現實錯了。這種拒絕接受現實的腦內迴路,應該也大量存在於權力階層之中,也許在你公司裡就有幾個。

所以當災難出現了,他們在意的根本不是如何制止或解決問題,因為他們壓根兒對其他人的現實沒有興趣。他們只在意如何修正動搖的權力系統:誰人應該為此而被剝奪權力

通常,這裡會寫成「誰人該負責」,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這就叫「負責」。丟職只是把自己製造的難題丟給別人讓別人去收拾。實質上,他們在乎的只是權力的回收和再分配,解決問題只是附帶或順便。

香港的所謂問責制其實也是一樣的笑話,不過反正也名存實亡了。

香港的所謂問責制其實也是一樣的笑話,不過反正也名存實亡了。

比起如何救災,影集中諸多角色幾乎都更優先地考慮如何推卸責任,甚至為此不惜一再睜眼說瞎話製造謊言,置危在旦夕的現實於不顧。

這種人,與盡力拯救現狀的科學家不同之處在於,當一提到要解決問題,他們急著想知道的是「誰人做錯」了什麼。但科學家們想知道的是誰人「做錯了什麼」。前者擔心的是自己要不要背鍋,後者在意的是如何修正錯誤解決問題拯救他人。

凡此種種,就像潮濕之處會發霉長菌一樣,極權系統也定必茲生出這樣的現象。如果說極權制度下的社會是一種嚴苛的生存環境,這種人也只是適應了這種人為災難的求生者。求存沒有錯,但結果,他們自身就成了災害的幫凶。

林鄭:現在再說犯錯已沒有意義

林鄭:現在再說犯錯已沒有意義

如今我們看著疫情中的官員和世衛怎麼一再臉不紅氣不喘地扯謊,怎能不想起劇中正自挖墳墓的蘇聯呢?

人類滅亡?WHO Care?If I said it’s safe, it’s safe.

人類滅亡?WHO Care?If I said it’s safe, it’s safe.

虛構災難,犧牲俄羅斯所換來的覺悟

《切爾諾貝爾》參照歷史現實,FGO當然是單純虛構的故事。

警告:下有嚴重劇透,快,要離開俄羅斯異聞帶趁現在。

警告:下有嚴重劇透,快,要離開俄羅斯異聞帶趁現在。

簡單而言,故事中有一個平行世界,一個全球變成冰雪地獄,只有俄羅斯還有人類生存的嚴苛世界。人類為了活下來不單止要對自己的肉體進行改造變成獸人,還發展出絕對性汰弱留強的社會法則。

現實蘇聯中極權專制的嚴苛生存環境,具體化成可見的暴風雪災難;體制中人與人之間的權鬥,具體化成了獸人的同類相殘。無論如何,被丟進這兩個世界的人都同樣地想要生存下去,不得不接受適者生存的鐵則。前者經由人手篩選,後者經由大自然之手。

如今武漢肺炎防疫工程缺口太大,專家估計它最終可能會流感化,變成全球傳染病。那麼在人類能發明出疫苗或藥物之前,恐怕也只能跟我們無數祖先一樣,面對來自病毒的汰弱留強。在這之上,還可能要加上因瘟疫引發社會混亂的進一步災難。

不管你要逃避的是喪屍、AI機械人、外星異型還是無法無天的強盜,你都需要強勁的心肺功能。面對病毒也一樣。沒去練跑的我看來GG了。

不管你要逃避的是喪屍、AI機械人、外星異型還是無法無天的強盜,你都需要強勁的心肺功能。面對病毒也一樣。沒去練跑的我看來GG了。

這大概是我以及許多人所害怕的。我們的文明已經有效地替我們拉開物競天擇的距離。假如忽然要回到單純以肉體強弱判斷生死的原始野蠻狀況,實在太恐怖。

正如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帕茨希所思考的,一個只能不斷拋卻弱者生存下去的世界,沒有幸福快樂可言,這樣的世界一定有哪裡錯了。

人類文明是因為包容了弱者才能發展出多姿多采的文化。故事中的音樂家作為戰士很弱,但他能為這個不懂音樂為何物的獸人世界帶來樂曲。

當帕茨希發現原來在拋棄弱者的暴政(暴風雪)以外,還存有其他可能性(玩家代表的現實世界)。他掙扎苦惱,選擇了背叛自己的世界。他犧牲了自己和自己的俄羅斯,好讓另一個能夠包容弱者生存的世界延續下去。

他跟《切爾諾貝爾》的科學家主角一樣,為了成全其他人可以得到一個更安全的世界,到最後都犧牲了自己,也因此激勵了本來沒法下定決心的人挺身而出。面對許多根本沒法輕易判斷黑白對錯的選擇,他不願再把判斷的權力交給制度和權威,做一個「身不由己所以無辜的百姓」,他自己決定且付出了代價。

故事的結局雖然悲哀,但某程度上也給了我一點安慰。希望在前途令人憂心的現在,我們除了為生存努力,也繼續為保存文明和人性努力。人類不能敗給病毒,更加不能敗給野蠻原始的自己。

寫得很棒的一段台詞,連不是狗派的我也感動了。但是,就沒人奇怪為何不是跟熊合體嗎?

寫得很棒的一段台詞,連不是狗派的我也感動了。但是,就沒人奇怪為何不是跟熊合體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透紫的沙龍
24會員
51內容數
船過留痕,貓咪蹓躂踩下貓腳印。偶然按捺不住對時事新聞吐槽就跟吐毛球一樣,是為了身心平衡。
夜透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1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2024/01/21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2022/09/13
早兩天在新王繼位宣告儀式後,與英國老紳士聊天,對方教了我很多生字,例如pragmatism,即是實用主義。 這些年來,皇室的開銷和花費一直被批評,很多人質疑現代英國還有沒有必要花錢搞這些繁文縟節。但現在舉行的這一切傳統儀式,卻沒有多少人反對。
Thumbnail
2022/09/13
早兩天在新王繼位宣告儀式後,與英國老紳士聊天,對方教了我很多生字,例如pragmatism,即是實用主義。 這些年來,皇室的開銷和花費一直被批評,很多人質疑現代英國還有沒有必要花錢搞這些繁文縟節。但現在舉行的這一切傳統儀式,卻沒有多少人反對。
Thumbnail
2021/08/02
朋友看小戴在東京奧運差一點點就能勝出很不值,很不甘心中國選手奪金。我說金牌其實不是很重要,對方儍眼不解。且聽我解釋。
Thumbnail
2021/08/02
朋友看小戴在東京奧運差一點點就能勝出很不值,很不甘心中國選手奪金。我說金牌其實不是很重要,對方儍眼不解。且聽我解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誰能忍受自己的一生被論斷?他不就忍了嗎。外人會始終評說,辯護或譴責,支持或反對。隨便。他有自己在律法、倫理,在世俗之上的困境要處理。他將原子彈提供給無從約束的國家機器,確切殺死十五萬人,此後無數晝夜,他夢見人類以他打造的武器屠光全族,該死的,不該死的,全死了。
Thumbnail
誰能忍受自己的一生被論斷?他不就忍了嗎。外人會始終評說,辯護或譴責,支持或反對。隨便。他有自己在律法、倫理,在世俗之上的困境要處理。他將原子彈提供給無從約束的國家機器,確切殺死十五萬人,此後無數晝夜,他夢見人類以他打造的武器屠光全族,該死的,不該死的,全死了。
Thumbnail
2019年,有一部高分的電視劇很火,HBO的《切爾諾貝利》,把人們的視線拉回到這個前蘇聯解體前五年發生的人類史上最慘烈的科技悲劇。 2019年12月1日,金銀潭醫院收治一名不明肺炎患者,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 12月10日,又收治3名,其中2人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Thumbnail
2019年,有一部高分的電視劇很火,HBO的《切爾諾貝利》,把人們的視線拉回到這個前蘇聯解體前五年發生的人類史上最慘烈的科技悲劇。 2019年12月1日,金銀潭醫院收治一名不明肺炎患者,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 12月10日,又收治3名,其中2人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Thumbnail
《核爆家園》並非核災史劇,而是一部當代寓言,講述謊言、恐懼與操弄;同時,更也講述自我救贖,尤其主角群的雙手,都曾沾染鮮血與髒污,卻還是能重生、覺醒為英雄。當然,如果沒有壓迫,衝鋒陷陣的英雄也就不用誕生,若非一無所有,誰還會願意,縱身躍入腥紅的槍林彈雨呢?
Thumbnail
《核爆家園》並非核災史劇,而是一部當代寓言,講述謊言、恐懼與操弄;同時,更也講述自我救贖,尤其主角群的雙手,都曾沾染鮮血與髒污,卻還是能重生、覺醒為英雄。當然,如果沒有壓迫,衝鋒陷陣的英雄也就不用誕生,若非一無所有,誰還會願意,縱身躍入腥紅的槍林彈雨呢?
Thumbnail
自由恰如潮水般湧進,卻又在短促之間乾涸,期盼太久,仍一無所有......當前的俄羅斯,何去何從?
Thumbnail
自由恰如潮水般湧進,卻又在短促之間乾涸,期盼太久,仍一無所有......當前的俄羅斯,何去何從?
Thumbnail
《核爆家園》(Chernobyl)取材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車諾比的悲鳴》,由克雷格·馬津(英語:Craig Mazin)創作,約翰·倫克(英語:Johan Renck)執導。
Thumbnail
《核爆家園》(Chernobyl)取材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車諾比的悲鳴》,由克雷格·馬津(英語:Craig Mazin)創作,約翰·倫克(英語:Johan Renck)執導。
Thumbnail
高層被抓,資金被斷,23號香港蘋果停刊了,而自由世界的各國領袖都對此感到哀悼,當然他們是不是真的傷心,就要看G7他們到底談了什麼,反正我沒有抱太多期待,雖然一些媒體說他們要集合起來對抗中國,但我覺得那不過只是些公關寫手的產物,除了給大眾一時痛快外沒什麼幫助
Thumbnail
高層被抓,資金被斷,23號香港蘋果停刊了,而自由世界的各國領袖都對此感到哀悼,當然他們是不是真的傷心,就要看G7他們到底談了什麼,反正我沒有抱太多期待,雖然一些媒體說他們要集合起來對抗中國,但我覺得那不過只是些公關寫手的產物,除了給大眾一時痛快外沒什麼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