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從電子科技業轉到建材、室內設計裝修領域時,著實嚇了我一大跳。科技業講求的精密製程、科學驗證、來料檢驗、根本原因分析....等等嚴謹的程序。然而,在這個業界似乎是外星語言。 因為常常去工地,為了更好地跟師傅們溝通,我拜讀了《做工的人》、《做鐵工的人》這兩本書。在建材界,人才的養成通常是靠「師傅」引導,所謂『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即使有師傅教,但是師傅的工法是否正確?抑或是師傅工法正確,但在旁邊跟著的徒弟是否有100%正確理解?還是只是看表面,實則一知半解? 工地現場狀況百百種,臨場遇到問題該怎麼危機處理,除了看師傅們的功力,還有更理想的方法嗎?我在科技業的看見,是透過製程設計跟製具去降低問題跟風險。也就是說,比起拿著簡單的工具,到現場再憑藉著經驗改造;更加科學化的方法是,透過無數案場累積的資料跟洞察,改良產品及製具、訂定安裝SOP。雖然看起來一開始的起步好像更加麻煩,不過卻能避免問題重複發生、也可以防範未來可能風險、更能降低新手操作門檻。 另一方面,在業界普遍短淺的見解,也深深影響著市場品質及手法。我一位德國建材台灣區負責人說過這麼一番話:『我的客人指著我說,「他們都賣德國生產最貴的門五金。」其實我們賣的是最便宜的,我想糾正他。敝公司產品A,單價5500,是國產類似產品B四倍價格、日本品牌類似產品C的兩倍價格。但耐用度是100萬次開關,分別是十倍與三倍。安裝/更換一次該產品的人工是6000數學好的,都知道那個比較便宜。但台灣市場很奇怪,都覺得我們比較貴。』 也許是因為大環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不重視,讓部分施工人員也輕忽工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無法明確的傳承做得好的部分、甚至出現了年齡的斷層。但在業界中,也逐漸看到很多年輕人力爭上游、訂定各種工程規範、甚至打造出整齊乾淨的企業形象,試圖扭轉著業界的觀感。我們應該要尊重專業,讓好的工法跟技術不斷精進,形成社會中的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