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神來了-PTT.ai進化為區塊鏈的三大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 PTT。

PTT創世神與BiiLabs對外發佈的新聞稿,告訴大家PTT要進化了,在談PTT這次改變前,我想先聊聊由網路與社群所帶來的三個難題,再回頭過來說說PTTx區塊鏈能否成為新解答?甚至有沒有機會走在更前面,成為社群媒體的新典範?

網路中立性被破壞

台裔法律學者吳修銘(Tim Wu)提出網路中立(Net neutrality)概念,確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存取全球網路上的內容,而無階級之分。像網路這樣的新科技載具,讓市場多元、開放、騷動又充滿創造力。然而許多人擔心,投資報酬率、市場壟斷的因素加入後,將讓載具成為大型企業的獲利工具,科技巨頭為了追逐最大利益,總是盡可能排除潛在競爭者,全力擴張自己的地盤,進而可能傷害網路中立,更可能造成民主危機。

科技公司主宰廣告市場,流量搞垮媒體

在此同時,Google、Facebook在近十年橫掃線上廣告市場,

raw-image

這兩家不生產內容的科技公司,卻藉由內容自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已掌握超過60%的數位廣告市場,且擴張速度越來越快。而廣告需要的,是流量。當科技公司掌握廣告市場主宰能力,建立以流量為核心的生存法則,內容生產者包含媒體,每天疲於奔命的創造點閱。各種即時新聞、內容農場、釣魚標題,轉載再轉載,而且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就算跟著規則走,在流量法則下,媒體可能只因「演算法」改變而活不下去,媒體變成食物鏈中被支配、且難以信任的角色,但這是當初被賦予「第四權」之人該有的樣貌嗎?

用戶隱私不能被放最後

臉書最近搞砸了,因為對於客戶隱私與個人資訊的處理不當導致#deletefacebook盛行,臉書甚至成為民眾的敵人。用戶隱私問題逐漸浮上檯面,新版歐盟個資法(GDPR)將於2018年5月生效,規範了企業對用戶隱私保障程度更高的要求,任何蒐集、處理和利用歐洲民眾個資的企業,都必須遵守該規範。這兩件事說明了,隱私不應該成為企業最後考慮的問題。

PTT.ai的三大改變與可能影響

以上談到的三個難題,剛好就是我想談的PTT三大改變。

raw-image

1. PTT BBS改為去中心化,不會有皇帝

PTT創始人的理念,是希望透過開放式平台技術,將使用者與社群媒體自由化(liberalize social media),因此PTT長久一來,是個無商業模式、沒有income model,主機設備老舊常常斷線,卻受到千萬人愛戴的平台,理由在於,他仍保持著網路中立性的特性,所以開放、混亂、多元又充滿創造力。而這份理念,某程度也是系諸於創始人個人的意念堅持,但人無法永續,理念值得珍藏。

實體主機將不受限於特定組織或公司,也能避免主流社群平台權力過大,並將社群平台交還給使用者。

這次升級,是在技術層面上,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來防免任何人想篡位當PTT的國王,避免PTT走向臉書的老路。

2. PTT新營運模式出現?

「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你有Income Model嗎?」這些問題人人都會問,但對於這個問題有好的回答,不代表對社會有好的影響力。運行了 23 年的P幣這次要變成Token,並發行新P幣(new PTT Coin):

平台內,發文時可自行決定,觀看該文章需要多少新P幣或者是以訂閱制發行,而讀者可透過購買新批幣來觀看或者訂閱內容,PTT.ai 會扣除維護點數以作為平台營運的動力。

很多人認為PTT只要實現盈利、成為賺錢的企業,很多問題,例如主機老舊、斷線、介面原始…就會迎刃而解。我認為,市面上並不缺靠流量變現的社群媒體,缺的是具有啟發性的事物。如果PTT能夠利用本次的Token模式,為社群媒體指引出一個擺脫廣告主、擺脫流量宿命的路,輔以足夠自給自足、又不侵犯用戶隱私的特性,不僅對台灣,對於整個網路世界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PTT已經擁有一個成熟、廣大的社群生態系,因此我看好P幣未來將有豐富的使用情境,我只擔心這個代幣模式可能會有道德風險,讓一小撮人互相吹捧垃圾、廢文來大量賺取P幣,連帶拖垮社群內容的品質,就像現在Lit(黃立成的新創項目)所面臨的問題。

3. 我們需要「無所為」的社群平台

越來越多人受夠了搜集個資、所有資訊路徑甚至是個人語音記錄,來進行精準到不型的廣告投放。這些資訊甚至可以被拿來當成政治選舉的操作籌碼,扭曲選民的意志,這對於民主來說可能成為系統破壞者。這次PTT使用TangleID-分散式身份辨識系統,我目前還不清楚其實際運作模式,但這讓我想到愛沙尼亞的電子公民系統,二者應用目的與概念略有不同,但某程度上能夠讓個資交還給使用者,你自己決定如何使用。未來用戶才是個人隱私的主導者,不是被支配者。

做了太多,傷害反而更多。

感想後記

PTT自己仍存在很多大問題,假新聞充斥、網軍、匿名爆料等等,於臉書馬克佐伯,在美國國會聽證上,時而微笑時而嚴肅的同時,PTT2.0來了,而這或許是PTT有史以來最大膽而有遠見的嘗試,有了區塊鏈的協助,期待未來PTT能夠給台灣社會,乃至世界帶來新的啟示。

From: https://medium.com/@gn02954174(本篇已授權換日線編輯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殼 Mr. Shell的沙龍
37會員
23內容數
2019/02/18
直銷總是需要人前光鮮亮麗,這篇談談直銷之後的故事 你的未來想清楚了嗎? 想創業創造被動收入嗎? 你聽過安麗吧。 在每個人都浮燥的時代,這些直銷的字句耳熟能詳。我們身邊總有幾位從事直銷的朋友、家人,如
Thumbnail
2019/02/18
直銷總是需要人前光鮮亮麗,這篇談談直銷之後的故事 你的未來想清楚了嗎? 想創業創造被動收入嗎? 你聽過安麗吧。 在每個人都浮燥的時代,這些直銷的字句耳熟能詳。我們身邊總有幾位從事直銷的朋友、家人,如
Thumbnail
2019/01/03
我是一位學生創業者,這句話有點武斷,以下是走過以後的內心話。 台灣政府鼓勵新創多年,有許多政策都是在鼓勵青創,甚至向下鼓吹學生創業是個進步的價值...
Thumbnail
2019/01/03
我是一位學生創業者,這句話有點武斷,以下是走過以後的內心話。 台灣政府鼓勵新創多年,有許多政策都是在鼓勵青創,甚至向下鼓吹學生創業是個進步的價值...
Thumbnail
2018/11/08
作者果殼,行動展開份子,也是區塊鏈的信仰、旁觀者|現為律師、Blocktempo 專欄、換日線專欄作家|期許透過筆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三國鼎立成形 1. Gogoro 為首的陣營-蓄勢
Thumbnail
2018/11/08
作者果殼,行動展開份子,也是區塊鏈的信仰、旁觀者|現為律師、Blocktempo 專欄、換日線專欄作家|期許透過筆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三國鼎立成形 1. Gogoro 為首的陣營-蓄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正處於另一場互聯網革命的風口浪尖嗎?據數位學習平臺ADA在柏林舉辦的一次會議上的技術專家稱,我們的確是。 他們說,在未來的十年裏,新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所知道的網絡——無論是在如何構建還是在外觀上。 在技術層面上,技術理想主義者希望區塊鏈技術將有助於在互聯網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去中心化架構。這種觀點
Thumbnail
我們正處於另一場互聯網革命的風口浪尖嗎?據數位學習平臺ADA在柏林舉辦的一次會議上的技術專家稱,我們的確是。 他們說,在未來的十年裏,新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所知道的網絡——無論是在如何構建還是在外觀上。 在技術層面上,技術理想主義者希望區塊鏈技術將有助於在互聯網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去中心化架構。這種觀點
Thumbnail
這一、兩年因加密貨幣暴漲,區塊鏈、NFT、元宇宙的概念浮現到大眾眼前,但目前社會所知的NFT、元宇宙的概念依然很粗淺,尤其是元宇宙,僅是線上虛擬空間,這在早期網遊時代已達成,並不是Web3.0真正的元宇宙。 要了解什麼是Web3.0,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Web1.0。
Thumbnail
這一、兩年因加密貨幣暴漲,區塊鏈、NFT、元宇宙的概念浮現到大眾眼前,但目前社會所知的NFT、元宇宙的概念依然很粗淺,尤其是元宇宙,僅是線上虛擬空間,這在早期網遊時代已達成,並不是Web3.0真正的元宇宙。 要了解什麼是Web3.0,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Web1.0。
Thumbnail
身為媒體人,也是教育傳承者,更是新媒體的執行者。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跨足到元宇宙,我應邀參加2022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會提出媒體觀察。 元宇宙已來! 無論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是ARVR沉浸體驗,或是顛覆市場價值的NFT,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有三個技術發展值得關注...
Thumbnail
身為媒體人,也是教育傳承者,更是新媒體的執行者。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跨足到元宇宙,我應邀參加2022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會提出媒體觀察。 元宇宙已來! 無論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是ARVR沉浸體驗,或是顛覆市場價值的NFT,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有三個技術發展值得關注...
Thumbnail
這週常被周遭朋友詢問、甚至有些持有CSO的投資人也跑來詢問貝瑞大叔幾個問題『為什麼會選擇POTATO MEDIA,是看上這個平台的什麼潛力嗎?』、『我是持有CSO的投資人,你對POTATO MEDIA未來看法是如何呢?』 區塊鏈自媒體 流量公開透明 互動回饋 成長快速 功能逐漸增多
Thumbnail
這週常被周遭朋友詢問、甚至有些持有CSO的投資人也跑來詢問貝瑞大叔幾個問題『為什麼會選擇POTATO MEDIA,是看上這個平台的什麼潛力嗎?』、『我是持有CSO的投資人,你對POTATO MEDIA未來看法是如何呢?』 區塊鏈自媒體 流量公開透明 互動回饋 成長快速 功能逐漸增多
Thumbnail
近期隨著區塊鏈應用越來越多,有些區塊鏈的支持者開始喊出「Web 3.0」的口號。他們認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將成為新的 Web 3.0,取代因為網路巨頭而過度集中的 Web 2.0,成為眾人的網路。真的如此嗎?我認為,我們應該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回過頭來重新思考「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關係。
Thumbnail
近期隨著區塊鏈應用越來越多,有些區塊鏈的支持者開始喊出「Web 3.0」的口號。他們認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將成為新的 Web 3.0,取代因為網路巨頭而過度集中的 Web 2.0,成為眾人的網路。真的如此嗎?我認為,我們應該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回過頭來重新思考「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關係。
Thumbnail
從2021年開始就很頻繁地聽到「Web3.0」這個詞,也看了不少大佬和媒體的解釋,大概的說法是這樣: Web 1.0的時代,網路大體上使用來讀的,一個一個網站像佈告欄一樣單向提供資訊給大家。 Web 2.0的時代,大家可以輕易的互動交流,但是必須依附在某個平台上,平台越來越大漸漸侵蝕到個人權益。
Thumbnail
從2021年開始就很頻繁地聽到「Web3.0」這個詞,也看了不少大佬和媒體的解釋,大概的說法是這樣: Web 1.0的時代,網路大體上使用來讀的,一個一個網站像佈告欄一樣單向提供資訊給大家。 Web 2.0的時代,大家可以輕易的互動交流,但是必須依附在某個平台上,平台越來越大漸漸侵蝕到個人權益。
Thumbnail
要說未來2022年網路商業趨勢確定會發生的事,許多應用是有跡可循,但你繞不開的buzzword像是web3、元宇宙和NFT與創作者經濟,他們之中有些是明顯純粹的過high狂熱,有些則是會演變成在各行各業都擴大使用的應用,這篇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Thumbnail
要說未來2022年網路商業趨勢確定會發生的事,許多應用是有跡可循,但你繞不開的buzzword像是web3、元宇宙和NFT與創作者經濟,他們之中有些是明顯純粹的過high狂熱,有些則是會演變成在各行各業都擴大使用的應用,這篇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Thumbnail
工具應該是用來節省我們重複繁瑣的步驟、簡化流程的幫手,然而我們卻逐漸變成「操作機器的機器」。 最近特別對一些現象有感,常會覺得科技的確更進步了:AI 預測更準、平台服務更好用,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不但沒有顯著受益,反而有時候會覺得活在這些平台之下,我們的生活體驗沒有進步、雇主認為勞工生產力變低、各行
Thumbnail
工具應該是用來節省我們重複繁瑣的步驟、簡化流程的幫手,然而我們卻逐漸變成「操作機器的機器」。 最近特別對一些現象有感,常會覺得科技的確更進步了:AI 預測更準、平台服務更好用,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不但沒有顯著受益,反而有時候會覺得活在這些平台之下,我們的生活體驗沒有進步、雇主認為勞工生產力變低、各行
Thumbnail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 PTT。 PTT創世神與BiiLabs對外發佈的新聞稿,告訴大家PTT要進化了,在談PTT這次改變前,我想先聊聊由網路與社群所帶來的三個難題,再回頭過來說說PTTx區塊鏈能否成
Thumbnail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 PTT。 PTT創世神與BiiLabs對外發佈的新聞稿,告訴大家PTT要進化了,在談PTT這次改變前,我想先聊聊由網路與社群所帶來的三個難題,再回頭過來說說PTTx區塊鏈能否成
Thumbnail
當社群與搜尋系統,都崩壞到難以支持媒體舊模式的運作時,媒體須思考:以內容找回讀者信賴、建立和讀者的直接連結,以及新獲利模式與組織架構。
Thumbnail
當社群與搜尋系統,都崩壞到難以支持媒體舊模式的運作時,媒體須思考:以內容找回讀者信賴、建立和讀者的直接連結,以及新獲利模式與組織架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