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媒體到元宇宙的變與不變 躍進技術心繫人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幾年因為疫情,許多兩岸交流活動都無法順利舉辦,幸好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會排除萬難,以視訊形式完成。昨(11/2)我以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身分應邀前往台北花園大酒店參與盛會,與兩岸媒體人、學者、專家,彼此交流新媒體相關心得。以下是我個人發表的心得論述:

視訊連線上海,與兩岸媒體人、學者、專家,共同交流新媒體相關心得

視訊連線上海,與兩岸媒體人、學者、專家,共同交流新媒體相關心得

敬愛的媒體先進們,很榮幸再次參與一年一次的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盛會。身為媒體人,也是教育傳承者,更是新媒體的執行者。我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跨足到元宇宙。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媒體觀察,簡短與在座各位分享。

十七十八世紀處於平面媒體,有:活版印刷、報紙、雜誌;十九世紀進入電子媒體,有了電話、廣播、電視;廿世紀來到了網路、手機和元宇宙。媒體的載體迭代日益快速,我們有幸活在這個變動極大的年代。雖有令世人措手不及的Covid-19,還有疫後帶來的全球性通膨,但我們的科技依然持續躍進,從沒有網路到有網路,從連網時期到全網的物聯時代,甚至來到了虛實交替的元宇宙。我們面臨的市場轉變太大,我們具備的認知與常識來不及轉化,不如就回歸本質,釐清眼前錯綜複雜的媒體生態。

一般來說,媒體有分新聞編採節目製播,新聞強調真實、即時;節目則須滿足市場需求,完整論述,達到省思或娛樂的目的。隨著載體一直不停演變,產生越來越多樣貌的多元內容與型態,唯獨媒體賦予的功能不變,那就是:資訊散佈及教化傳承。至於追求流量,講究吸睛文案的商業宣傳,都屬後期市場供需的始作俑,那些並不是媒體標榜無冕王「守門人」角色最初的存在意義。

元宇宙已來!

無論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是ARVR沉浸體驗,或是顛覆市場價值的NFT,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個人認為有三個技術發展值得關注。

一是AI人工智慧

從語音辨識文字,到多國語言翻譯辨識,再到文字辨識成影音動畫。網路內容的製作過程越來越快速,輾壓傳媒製播能力,完全展現新媒體的特性。但當粗枝濫造,急就章的庶民文化內容,多過精心編採製播的優質內容時,劣幣驅逐良幣的下場,優質內容無法獲利生存,內容逐漸走向單一化,淺顯化,受眾將失去選擇權,只能一昧接受劣質內容所帶來的粗俗。所以,我們該如何掌握新媒體,善用AI工具,補足我們的缺點,提供受眾最直接最快速最完整最優質的內容,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二是虛擬主播

延續前者,人工智慧能取代大多數人類的制式運作,甚至超越人類成為某些單一領域的佼佼者。與媒體息息相關的主播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人會疲累!人會有緋聞,人會有一切不可抗力之因素的變動,但機器不會。所以,當360度攝影技術可一比一捏臉出主播樣貌後,就能靠編輯台所製播的文稿,直接串出真人主播播報式的影片內容。大大提升內容產出速度,主播本身也能透過即時翻譯,講出多國語言,進行充分交流。面對如此強大的工具,快速產出已不是問題,最大問題是,我們該思索:我們到底要說甚麼?要傳遞甚麼內容給哪些人?

三是全息投影

能穿越古今,跨足虛實的全息投影,是比ARVR更加沉浸且令人動容的科技。我們可緬懷逝去故人,讓故人的身影栩栩如生在面前;也能透過傳輸,將遠方的人事物,如實真切地展現在面前,甚至做出多視角隨時切換的「全息演唱會」,增添情境重現、沉浸體驗的真實感。身為媒體從業人員,是否該重新定義「優質內容」到底是追求快速?還是內容完整?抑或是受眾共鳴?甚至是大眾所喜好或關注的議題?

當元宇宙相關技術逐漸普及後,新媒體工具取得越低廉越便利時,人類將能輕易實現無限想像。當人類無所不能時,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明辨力與自制力,去辨別良善與真偽,明白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是我們所有媒體從業人員需努力的,要將道德倫理灌注在每一份產出內容中,把持住最終那條屬於人類有溫度的底線。

社會組成的情理法,三者缺一不可。可惜面對變化快速的新媒體世界,及元宇宙世代,法律制定太慢追不上,唯有靠天理事理的輪迴運轉,及人情世故的包容與理解,才能讓我們身處的環境更加有溫度與和諧。身為媒體人中一員,我們能否延續傳統媒體的精神,融入新媒體技巧,重新詮釋無冕王身分,達到「守門人」的價值,發揮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真善美,將是我們兩岸華人的共同目標。

銘謝

本文已授權刊登於以下單位(按刊登先後順序排列)

謝謝您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我一點鼓勵!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到臉書私訊與我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婷的AI元宇宙
65會員
54內容數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自媒體經營與培訓,再跨足到元宇宙與AI。關注其趨勢發展,及為現今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怎樣的加乘效應?
鍾婷的AI元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5/03/12
鍾婷顧問在Podcast節目「自媒自創說AI」分享個人觀點,探討AI時代下人類的工作與未來,從AI取代哪些工作到人類如何與AI共存,並提出創造力和同理心是AI難以取代的人類核心價值。文章以李開復的預測開場,並透過工業革命的歷史發展脈絡,闡述AI並非單純取代人力,而是推動人類進化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3/12
鍾婷顧問在Podcast節目「自媒自創說AI」分享個人觀點,探討AI時代下人類的工作與未來,從AI取代哪些工作到人類如何與AI共存,並提出創造力和同理心是AI難以取代的人類核心價值。文章以李開復的預測開場,並透過工業革命的歷史發展脈絡,闡述AI並非單純取代人力,而是推動人類進化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2/26
那些年,我們以為的愛會消失。其實,愛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還沒準備好迎接它。 本文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青春、愛情、自我認同等議題,並分享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成長與覺察。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值得被愛的靈魂。愛是自由的,是神聖的,愛的方向始終沒有對錯,而是內心的共鳴。所有的情感不會消滅,只是會轉換。
Thumbnail
2025/02/26
那些年,我們以為的愛會消失。其實,愛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還沒準備好迎接它。 本文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青春、愛情、自我認同等議題,並分享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成長與覺察。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值得被愛的靈魂。愛是自由的,是神聖的,愛的方向始終沒有對錯,而是內心的共鳴。所有的情感不會消滅,只是會轉換。
Thumbnail
2025/01/21
探討生成式AI如何影響自媒體創作與各行各業,從西洋棋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到ChatGPT等工具的興起,並分享鍾婷老師如何運用AI輔助自媒體創作、教學及企業輔導,例如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Claude和Felo等工具,高效拓展創作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1/21
探討生成式AI如何影響自媒體創作與各行各業,從西洋棋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到ChatGPT等工具的興起,並分享鍾婷老師如何運用AI輔助自媒體創作、教學及企業輔導,例如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Claude和Felo等工具,高效拓展創作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媒體翻開新時代篇章,帶來言論自由的正義,你,就是媒體。 自媒體是什麼? 是有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種新興的形式。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 自媒體的“自”,一方面代表的是人人都可以發聲,都可以藉助互聯網平台發表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代表著:自媒體人擁有著更大的話語空間和自主權。
Thumbnail
自媒體翻開新時代篇章,帶來言論自由的正義,你,就是媒體。 自媒體是什麼? 是有區別於傳統媒體的一種新興的形式。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媒體。 自媒體的“自”,一方面代表的是人人都可以發聲,都可以藉助互聯網平台發表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代表著:自媒體人擁有著更大的話語空間和自主權。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身為媒體人,也是教育傳承者,更是新媒體的執行者。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跨足到元宇宙,我應邀參加2022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會提出媒體觀察。 元宇宙已來! 無論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是ARVR沉浸體驗,或是顛覆市場價值的NFT,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有三個技術發展值得關注...
Thumbnail
身為媒體人,也是教育傳承者,更是新媒體的執行者。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跨足到元宇宙,我應邀參加2022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會提出媒體觀察。 元宇宙已來! 無論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是ARVR沉浸體驗,或是顛覆市場價值的NFT,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有三個技術發展值得關注...
Thumbnail
元宇宙結合人類的創意,既可以綻放人性光輝,掃除種族傷健等人間藩籬,亦可進一步激發陰霾惡意。
Thumbnail
元宇宙結合人類的創意,既可以綻放人性光輝,掃除種族傷健等人間藩籬,亦可進一步激發陰霾惡意。
Thumbnail
me這篇接續上集,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 元宇宙中區先生與A小姐的相遇 區塊鏈在元宇宙中的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區塊鏈的元宇宙經濟最終會被少數人控制。如果不用區塊
Thumbnail
me這篇接續上集,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 元宇宙中區先生與A小姐的相遇 區塊鏈在元宇宙中的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區塊鏈的元宇宙經濟最終會被少數人控制。如果不用區塊
Thumbnail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今天就來給大家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隨著互聯網發展疫情改變人類生活,很多事情順勢改成線上,新技術的推展就如洪流般勢不可擋,虛擬世界已成為現實。進而帶動了元宇宙為代表的行業,
Thumbnail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今天就來給大家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隨著互聯網發展疫情改變人類生活,很多事情順勢改成線上,新技術的推展就如洪流般勢不可擋,虛擬世界已成為現實。進而帶動了元宇宙為代表的行業,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讓真實與虛擬逐漸重疊在一起,造就了人類開啟元宇宙的鑰匙。當祖克伯宣佈臉書改名為「Meta」的這一天,「元宇宙」 Metaverse 成為全世界都在關注的熱門關鍵詞,就像以前剛推出電腦連線上網、手機載入APP 一般,消費者陸續抱持著好奇的心態加入這股風潮。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讓真實與虛擬逐漸重疊在一起,造就了人類開啟元宇宙的鑰匙。當祖克伯宣佈臉書改名為「Meta」的這一天,「元宇宙」 Metaverse 成為全世界都在關注的熱門關鍵詞,就像以前剛推出電腦連線上網、手機載入APP 一般,消費者陸續抱持著好奇的心態加入這股風潮。
Thumbnail
5G將會給未來零售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而又會有怎樣的新媒體工具刺激自媒體做出更多元的內容? 廣義來說,自媒體是一種生活型態,一種展現生活方式的過程。但就狹義來說,自媒體其實是以原創意識、原生內容,運用數位工具去傳遞或散布理念、商品或服務的小型分眾媒體。具有高關注、高黏著、高互動的特性。所以...
Thumbnail
5G將會給未來零售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而又會有怎樣的新媒體工具刺激自媒體做出更多元的內容? 廣義來說,自媒體是一種生活型態,一種展現生活方式的過程。但就狹義來說,自媒體其實是以原創意識、原生內容,運用數位工具去傳遞或散布理念、商品或服務的小型分眾媒體。具有高關注、高黏著、高互動的特性。所以...
Thumbnail
若在實體書店逛個幾圈,會發現以前專屬於「媒體類」的書籍早已不見。媒體在現今就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地普及,甚至到了無法分割的地步,但我們真的對「使用媒體」具有基本的危機意識嗎?還是我們就是一群被餵養的受眾? 大媒體世代來臨,瞭解媒體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一文希望先透過一個較概略性的討論嘗試引起相關的意
Thumbnail
若在實體書店逛個幾圈,會發現以前專屬於「媒體類」的書籍早已不見。媒體在現今就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地普及,甚至到了無法分割的地步,但我們真的對「使用媒體」具有基本的危機意識嗎?還是我們就是一群被餵養的受眾? 大媒體世代來臨,瞭解媒體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一文希望先透過一個較概略性的討論嘗試引起相關的意
Thumbnail
在中國文章〈關於新媒體,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的結尾處是這樣說的:時代的機遇和變化讓新媒體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其他行業更快更多,而這種快和多恰恰給新媒體人帶來了一種幻覺。
Thumbnail
在中國文章〈關於新媒體,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的結尾處是這樣說的:時代的機遇和變化讓新媒體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其他行業更快更多,而這種快和多恰恰給新媒體人帶來了一種幻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