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法國唸書時,認識一位長駐巴黎的台灣時尚編輯。每次跟他去逛街時,看上一件衣服後,他就會馬上翻找內裏的標籤,非Made in France不買。那是十多年前全球化正盛的時候,法國大小品牌都在亞洲設廠,當時要在巴黎agnès b總店裡找一件Made in France的衣服都不容易。 雖然法國有很多人反對星巴克、麥當勞,但十多年過後,麥當勞在美國本土業績下滑,在法國卻年年上升,星巴克也到處開,一點都沒有當年被唱衰的挫敗。而全球化的商業發展,卻也不影響這幾年來Made in France本土勢力的回流。因為給人罷工和渡假印象的法國人其實清楚知道法國的文化價值,印上Made in France的商品可以售價較高,並得到大家的喜愛。所以這些年來有許多Made in France的商展、食品展或Made in Paris巴黎製造...等各種活動。 這個月15號在瑪黑區的一條小路上,開始了一個叫「Made in France小徑」活動。活動時間為期二個月,到7月15日結束,整條小徑上都是來自Made in France的品牌。 這些小店都是臨時pop up形式,有的店裡放滿了各個不同的品牌商品,有的品牌獨自一間店。當我們走進一家有各種不同商品、品牌的小店時,會以為自己在台北某街區的文創活動。然而Made in France小徑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創活動,因為有些法國的百年老牌也藉由這樣的活動標註自己法國製造的形象,或外省品牌在下重金到巴黎展店前來試試水溫。以下我們就來看圖說故事吧! 看完以上參加Made in France活動的品牌和店家,是不是覺得跟台灣推動多年的文創產業很像?但法國與台灣不同的是,上面有一半以上的品牌,都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技術支撐。比如說提花布的品牌、鞋子等品牌,都是老工廠老字號年輕化。在法國的各省各鄉鎮村莊都有許多沒落的傳統工藝與工業,這幾年來加上Made in France讓這些技術發揚光大並且傳承(非關時尚賣到日本、台灣的Made in France草鞋也是)。 而重視工業與科學的法國人,年輕人創立品牌也會從最基本的原料與技術開始,像彈性麻布牛仔褲、碳酸飲料等等。原物料的來源、技術上的優勢,再加上優雅的設計和創意的行銷,才能讓Made in France的品牌在世界各地受到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