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3:存股投資與0050(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盧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亢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陶淵明

撇開單純的買低賣高(不管週期為何)的投機交易不談,我們投資股票的目的是什麼?買股票就是入股佔股份,就是和別人合股開公司當股東,為什麼我們要當一家公司的股東,而不是去那家公司上班,當它的員工領薪水?就是為了收它經營賺錢的紅利。所以買股票其實是一件很認真嚴肅的事,今天有朋友找你合夥開公司,你一定會仔細研究這公司的營業內容、發展前景、市場環境、損益分配…等等,你不會隨隨便便就說好啊我入股然後過幾個月看公司賺錢了你就把你的股份抬價賣掉。

買股票就是為了當股東,當股東就是為了領股利,這是基本的道理。當然,有些人會跟你說不發股利的公司未必不好,反而可能更好,公司的盈餘不一定要拿來發股利,甚至不應該拿來發股利,而是要用來繼續投資,強化公司的競爭力賺更多錢股價就會漲更多…云云。全世界持這種態度最大咖的就是股神巴菲特了,他的波克夏很愛投資股利穩定的公司,自己卻不發股利,然後用那些似是而非的論調來當說詞。我們只能說,成功的人總是享有一些胡說八道的特權,人們要嘛出於崇拜,或既得利益,或不想自討沒趣,就選擇睜隻眼閉隻眼。

不發股利的公司,你買他的股票唯一能期待的事就是他股價上漲,然而身為一般庶民大眾的我們,能有多大本事可以知道一家公司的股價會不會上漲呢?身為一個渺小的散戶,我對於一家公司的卑微的期待就是它每年賺錢的時候能分一點點利潤給我。對於沒有股利的公司,除非你功夫過人,否則還是少碰為妙。而我們都知道公司的股利政策主要有配股和配息兩種,今天第一個要談的問題,就是要選擇配股的公司好呢,還是配息的公司好。

說到配股配息,其實光就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而言,配股的力量遠比配息來得強大,配息是每年固定幾趴在跑,但配股是直接跟著股價跑。舉例而言,一家公司市價20塊,它今天配一元的股息給你,差別在哪裡呢?1元股息就是1000塊,你是實際拿到這些錢(稅金先不論),假設一個月後股價漲到25塊,你就有1000塊的已實現獲利+5000塊的線上(未實現)獲利。另一方面,如果他是配一元的股票給你呢?1元股票就是100股,你拿不到現金,但是你的股票庫存會變成1100股,也就是1.1張,一個月後股價漲到25塊,你會有25000×1.1-20000=7500的線上獲利。假設都在此時賣出,兩種情況的報酬差了1500塊。

可能你會聽到一種論點,說上面的例子不恰當,因為配1塊股息跟1塊股票是「不對等」的,1塊股票當時的「市值」是2000元,是股息的兩倍,計算起來當然差很多。我告訴各位,這種說法是錯的,沒有所謂對不對等的問題,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是屬於現金的流出,是要從資產負債表上扣除的,亦即公司的資產是會減少的。而發放股票股利,公司並沒有任何「損失」(至少在財務報表上),事實上只要它高興,要發5塊10塊給你都可以。就算我們以「對等」的數字為例吧,配0.5塊股票,計算下來25000×1.05-20000=6250,還是比現金股利多,而且我還沒算上稅金喔。

那麼反過來,如果一個月後股價跌到15塊,兩邊的報酬情形就是,股息:+1000塊現金和-5000線上,總和-4000;股票:15000×1.1-20000=-3500。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想,挖靠配股票比配現金漲賺得多跌賠得少,架你齁康我當然要選配股的公司啊。而且我上面還只是計算1次的配股喔,如果是連續發十年那複利滾上去實在不得了。

但是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天下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滴。各位知道公司配發股利的基礎是什麼吧?沒錯就是EPS,即每股盈餘或每股稅後淨利,也就是公司計算完年度的淨利之後,要除以發行股數。概念很簡單,就像前面說的,公司的目的是為股東賺錢,公司賺(賠)的錢每個股東的每一股都有份,因此計算淨利當然要以發行股數去平均。而公司配發股票股利,就是所謂的「盈餘轉增資」,增資就是增加公司的資本額,會讓公司的股本變大(發行股數變多)。

聰明的你應該發現了,如果公司配股票給股東,使發行股數變多,他明年賺的錢還是要除以發行股數,那麼如果他明年沒有賺更多錢,即使只是賺和今年一樣多,因為分母變大了,除下來EPS(每股盈餘)就會變小了,EPS縮水會發生什麼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通常就是股價下跌,因為投資人覺得這家公司獲利能力停滯或衰退了,就想賣出持股。所以我們在市場上會看到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公司一直配股票給你,可是股價一直跌像掉入無底洞一樣。

raw-image


簡單說,配發股票會讓公司股本膨脹,如果淨利跟不上,以EPS為基礎的股利發放會隨著降低,股價也不會成長甚至反而下跌。

所以股票股利可說是兩面刃。我們要買高配股的股票,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找「未來」會持續成長的公司,就是他賺錢的速度比股本膨脹的速度還大,這需要高度的基本分析能力(或者是內線);另一就是買發展初期還在擴充資本額的公司,當然,也是要有未來性,也就是你要確定他是家能賺錢的公司,或是成熟後能賺大錢,這還是需要高度基本分析能力(或內線)。

我個人則是偏好股息比約1:5、1:6這樣的標的,就是大部分配現金,再配一點點股票,但我也不是都投資這種標的,我目前持有的21檔股票,扣掉幾檔純粹在等它價差行情的以外,大概有9還10檔是只配現金的,只有6、7檔有配股,像大家都很熟的第一、合庫、玉山,還有我之前PO過標的的惠光、湯石等。另外再補充一點,即使是長期發放股票股利的公司,也總有一天會轉成只配現金,因為不可能讓公司股本無限制膨脹。所以對投資人來說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買到剛開始發展,處於股本擴張期而未來淨利又會成長的。想也知道這種好康很難落到我們這些庶民身上,不過等將來學到技術分析課程,我會教各位抓這種機會的方法。

最後有同學問到配息的時候應該把配息再投入當複利去滾嗎?或是看當時的位階決定?這就是個比較簡單的問題了,應用我們目前學到的,看位階決定當然是個很好的應變方式,另外主要就是看個人資金規劃。比如說你有100張第一金,今年領了12萬股利,你要用來再買6張,那當然很好,這樣你明年就可以領12萬7千了(假設股利維持水準)。或是你覺得現在第一金價格有點高,而且想要「分散投資」以策安全,那你拿去買一張中華電,或買一張中華食加一張國泰金,隨你怎麼配都可以。或是你想說難得有「天外飛來」的一筆錢,拿來帶家人出國旅遊,那也很好。總之,只要你不賣掉它,他明年這個時候還是會再給你12萬

延續上面的議題,我們接著來談定存股的停利。先看一位同學的問題,是說「定存股的停利是要看什麼是營收連續衰退還是線圖?因為常常看到有人套牢了當存股,領了股利卻賠了價差要等到十幾年才算剛好持平不賺也不賠…。」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有認真上課的同學,應該都看得出來答案就在前一篇文章的內容。

先看前半部「定存股停利要看營收衰退還是線圖」,我之前已經說過了,市場上的真‧定存股並不多,就那麼幾十檔,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真‧定存股就是可以讓你無腦買,隨時買隨便買,不需要你懂多少知識,別說你會看營收了,就算你是財報高手,也不需要研究定存股的這些東西。為什麼呢?很簡單,如果你真的具有分析能力(不管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那你就可以直接利用你的分析能力去找出成長股了,直接賺價差不是更爽,真的能賺到動輒幾十上百%的價差利潤,我為何要龜著等那一年5、6%的股利?問題是,你的分析能力(不管是技術面還是基本面)的「準確度」有多高?

這和個人「能力」無關,市場上懂財報的人很多,技術分析高手也很多,但是真的成功穩定獲利財務自由的人又有多少呢?我的意思是,不管你具有什麼「能力」,都無法同時提供你穩定又高額的報酬,這就是市場的本質。你永遠無法掌握所有影響價格的因素,亦即任何分析工具都是伴隨著「可能性」與「風險」的,你很會看財報又如何?財報那麼準的話你早就發了;你技術分析很厲害又怎麼樣?勝率到幾成?能維持多久?哪天重押凹單還不是一發就畢業。

所以我說那些研究財報,追蹤趨勢,都是「高階的投資行為」,已經脫離買定存股的範疇。定存股給你的就是長期穩定並稍高於銀行利率的年度報酬,以及企業的絕對安全性。我從來就沒看過第一金的財報,我只會想這個價位這種走勢我現在要買幾張而已,對我來說,「第一金」三個字就代表一切,中華電也是一樣。你如果買0050,也不需要去研究他的財報或線圖。

懂得且願意買定存股的人,從某個角度而言,此行為也象徵著他的一種「謙遜」與「淡泊」的氣質。因為他接受自己的無知,知道自己無法在令人滿意的程度下掌握行情未來的發展,所以他選擇這種雖然低報酬但高穩定高安全性的「無腦」投資方式。無腦並不是愚蠢,只是讓自己「不問世事」,隨性隨緣。至於那種投機亂買賠錢放著不停損催眠自己當「定存」的,那就真的是愚蠢了。

我上堂課也說了,買定存股是把錢存在企業,不是單純買賣而是為了領它股利的。不過現實上股價還是會漲會跌,人心真的很難不受其影響,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全然服膺於「不看價位只看張數專心長期投資滾複利」這樣的「信仰」。像另一位伙伴提到「比如第一金今年發股利1.2元,股息0.2元。若我的第一金買進價格在約在15元,今年除息前約20元,當時賣掉是正確的嗎?或繼續存著比較正確?」

你本來想定存,買到15塊,結果他不到一年就漲到20塊,價差獲利超過30%,相當於4年的股利了,這真的很難不讓人去直接實現他的價差獲利。然而這裡會產生一個問題,你賣出後的資金去向如何?如果你賣了買別的,結果那一支卻開始走空,你會不會想剁手指?而且就像我前面說的,定存股的股利是每年都會發給你,不是今年而已,你現在賣掉他,等於是砍斷了你將來穩定且長期的現金流入,你是否能承受這樣的代價?你也不要想說等他跌了我再「買回來」,那如果他不跌呢?等你資金無處去想再買時,他的價格又高於你當初的賣價,你也買不下手。或是哪天崩崩他價格真的下來了,可是你資金早就轉移到別的地方了,你也買不了。

總之,定存股要依價差獲利停利,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可以讓你每年不做事躺著領10幾萬領超過十年,那還不嚴肅嗎?),需要慎重考慮。我的建議是,當你投資的真‧定存股帳面上的價差獲利已經超過長期平均殖利率的2倍以上,你可以分批了結,但前提是,你的資金必須有絕對必要的去處,不管是生活急用或是轉換標的。至於賣出的時點,等將來上完技術分析的停利法時,各位就可以拿來運用。

跟各位分享一個例子,大家知道我有買合庫和第一,我合庫是從14塊一路買上來,價差獲利也達到10幾20%,而我本來合庫和第一的資金比大約是3:2,這兩個月我慢慢調節,現在差不多是1:1而且第一已經超過了,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2892最近倒大霉,弊案打壓股價,我自然趁機實現部分合庫的價差獲利,再來撿第一的便宜,我的眼光是放在第一後年以後的獲利表現。

從上面這個例子各位可以得到一個觀念,就是除了現實上真的急需要使用到現金的情況以外,你實現定存股的價差獲利後,原則上應該把資金轉移到其他定存股,以確保將來基本的股利收益。當然此時你就應該注意兩者間當下的位階差異和近期的價格走勢,而這就又需要用一點點「腦」,不能無腦投資了。

附帶一提,也算是題外話,各位生活中是不是也常看過聽過一些酸民,當有人跟他談存股時,除了「高檔存股?」這種酸語外,他們最愛嘲笑對方無知,說「你知不知道股利就是從你的股價扣掉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事實上你什麼都沒得到」…。這種就是我常說的自以為很懂但經常一開口就自曝其短的人。看一下下面的表格:

raw-image


下次如果遇到有人這樣嗆你,你就謙虛地請教他,像第一金這樣10幾年來配了10塊,股價怎麼還沒歸零啊?沒歸零就算了怎麼現在反而比10年前還高?

再來是關於借貸投資的問題。

先給大家看看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的一段話:

「毫無疑問,有些人因為運用借來的錢而變得非常富有。但是,這種操作也可能令你一貧如洗。財務槓桿對你有利時,它會放大你的獲利。此時你的配偶覺得你很聰明,你的鄰居很羡慕你。但是,槓桿操作是會上癮的。嘗過槓桿的神奇好處之後,很少人會回歸較為保守的操作方式。我們小學三年級時便學過,無論之前的連串數字有多大,一旦乘以零,一切即化為烏有;有些人在2008年重新學到這教訓。歷史告訴我們,槓桿太常產生一切歸零的結果了,即使運用槓桿的人非常聰明也不例外。」

巴菲特是從風險(黑天鵝來一次就爆了,資產不是歸零而是變負數)與人性(人一成功就會越貪婪,越貪就會冒越大風險,結果還是一樣,爆一次就再起不能)的出發點論述,而且這樣爆掉的人很多,比例很高,不要以為那個人絕不會是你。這裡我則是要從邏輯的角度,來討論借貸投資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通常要借貸投資,主要有兩種動機,一個是短期投機,另一個是「套利」。先談前者,各位先思考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借錢買股票(或其他)?最直接的「原因」當然就是「錢不夠(或沒有錢)」。好,你現在錢不夠為什麼不等錢夠的時候再買?你會說,因為現在「剛好」有機會。

一般我們說交易機會,一種就是系統訊號提示你的機會,另一種則是短期消息面上的(例如內線)或當下炒作題材上的熱潮。會覺得錢不夠想借錢交易的人,所指的「機會」不會是前者,因為如果你本來就有一個能穩定獲利的交易系統,不管是基本面上或技術面上的,你只要一直按表操課做下去,你的財富自然而然會累積越多,不可能需要為了某一次的「機會」(訊號)去借錢投資(如果你的系統本來就不成熟不穩定,你還因為出現「訊號」想借錢交易,那也只是賭博而已,就是借錢賭博)。因此人通常都是因為後面那種原因想要借錢買股票。

但是,第一你無法確認你的消息真實度與準確度多高(通常是你當肥羊的機率會比較高點);第二,就算即使縱然即便你的消息是「真的」,你聽到某支股票會漲而他確實真的會漲,你也去借錢買了,但你卻未必能賺到你想像中的利潤,因為你不可能買到行情低點,也不可能賣到高點,最重要的是因為你本來就沒有提供你進出依據的交易系統,你進場之後也只能憑感覺買賣,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行情跑了30%而你只賺到3%的「便當錢」,如果再算上借貸成本,其實你只是浪費心力做一件事倍功半的事。就算最好的情況,就是你這次真的能大賺一筆又如何,很好恭喜你,啊然後呢?你去賭場也可能拉到霸,買樂透也可能中200萬啊,所以?可怕的是如果你因為這次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想在如法炮製一番,最後勢必會落入巴菲特所講的情況(請回頭再讀一遍)。跟風買熱門股的情況也是一樣。

所以,不管是從風險、人性、還是邏輯的觀點,我都看不出任何需要借錢投資的理由。就像我在課程留言中回覆一位同學所講的,你真的覺得錢不夠,但又對自己的系統有信心,那你可以去做高槓桿的商品,失敗頂多就是比較快速地歸零,不會變負債。(話說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系統有信心,你也不會急於一時想借錢操作,因為你賺錢是遲早的事,會想借錢反而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最後我們要談談「套利」的情況。有同學問,「如存股以賺股利為主,在貸款利率夠低的情況下(2%左右或以下),且月還款在可負擔範圍內,鎖定幾檔穩定且高殖利率的股票,在跌到便宜價以下時,借來套利可行嗎?如果貸款是年利率不到2%...」。另一位同學也說到,「有些投資房地產的,是當包租公收租金,收到的租金只要多於每月要還的利息,甚至利息加本金,他們會貸款去套利,甚至跟銀行談說只還利息;而類比於存股領利息,某種程度上有點像,想問問一郎的看法…」。

上面兩個問題性質上是類似的,主要就是藉由利差套利。一樣的,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會想要或需要用這樣套利的方式去獲得投資報酬?這個問題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概念,我告訴各位,那種擁有超高額資產的人(或機構)才會需要這樣套利,所謂超高額資產,指的是以「億」為單位的金額,通常都是十億百億起跳的。

我們算一下就知道,假設一檔定存股年均殖5%,貸款2%,在扣掉稅賦、貸款成本和其他雜項,你最後能套到的利差不多就2%多一點。你借了100萬,一年也才「賺」2萬多,比定存好一點點,差公債很多,有必要這麼辛苦嗎?而且如果你真的有能夠向銀行借到上百萬條件,表示你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收入或資產,那幹嘛不省一點多存一點再直接買股票就好。而且我上面說的都還沒考慮到市場風險和個人風險喔,就算你買的是第一金,買在20塊,哪天大盤崩崩他也跟著跌到18塊、17塊,你真的忍得住不賣嗎?或是哪天又爆了一個XX案,侵蝕年度獲利,往年都配1塊今年變成配0.8塊,扣來扣去你根本賺不到幾毛錢,還要承擔「負債」的心理壓力,又整天想著明年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怎麼辦?或是你哪天被降薪、裁員、生意失敗或遇到各種生活上的風險事件,你要如何應對呢?

那些資產上億的,就算一年1%都可以有幾百萬的報酬,而且那種人(單位)有各種方法可以避(逃)稅,跟銀行討價還價壓低利率,交易成本什麼的也不用放在眼裡,願意無償為他們服務的人多的是,所以他們有本錢也願意這樣做。像我們這些市井小民,我個人認為,還是努力賺錢存錢,專注學習充實自己比較實在,不需要去玩那種大車。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邊,下禮拜會是系列文的最後一篇,要談ETF(以0050為主)的性質、內涵、投資心態,以及0050與其他定存股的差異性與配置策略,接著就要開始進入基本分析的偉大航道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郎的沙龍
332會員
378內容數
標題的發想源於柏拉圖的「哲學家君王」,意即作為掌握至高權力的君王,必須同時具有哲學家的道德涵養與智識器量,才能充分且正確地運用權力而使國家走向更幸福完善的境界。同樣地,交易者象徵的也不僅是財富,他也必須具備哲學家的本質,作為一個身心靈上完全的人,始能正確地獲得並利用財富,使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圓滿。
一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21
     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坎的威廉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约翰‧潘奇 接著開始要正式進入我的「一郎流」極簡主義基本分析的學習了,今天要先做一
Thumbnail
2018/08/21
     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 奧坎的威廉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约翰‧潘奇 接著開始要正式進入我的「一郎流」極簡主義基本分析的學習了,今天要先做一
Thumbnail
2018/08/14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 馬太福音13:12 我們從下週的課程就要開始學習我的「極簡主義基本分析法」了,第一階段要做的就是認識財報我認為重要的、必要的
Thumbnail
2018/08/14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 馬太福音13:12 我們從下週的課程就要開始學習我的「極簡主義基本分析法」了,第一階段要做的就是認識財報我認為重要的、必要的
Thumbnail
2018/08/07
     如壟生木,木有異心,如林鳴鳥,鳥有殊音。如江游魚,魚有浮沈。巖巖山高,湛湛水深。事跡易見,理相難尋。 — 梁武帝蕭衍
Thumbnail
2018/08/07
     如壟生木,木有異心,如林鳴鳥,鳥有殊音。如江游魚,魚有浮沈。巖巖山高,湛湛水深。事跡易見,理相難尋。 — 梁武帝蕭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服務金融業多年,‘’存股‘’不是一個新話題,但是有人存股成功,有人卻是越存越心酸 ,看到這本書名,好奇‘’如何當一個有遠見的股東‘’。 買股票,並不是低買高賣的殘忍局,而是一種大家都可以安穩賺錢的‘’正和‘’遊戲,用正確的方法,你不必再忐忑不安,不必再追著行情跑,相反的,你可以悠遊當股東,自信
Thumbnail
服務金融業多年,‘’存股‘’不是一個新話題,但是有人存股成功,有人卻是越存越心酸 ,看到這本書名,好奇‘’如何當一個有遠見的股東‘’。 買股票,並不是低買高賣的殘忍局,而是一種大家都可以安穩賺錢的‘’正和‘’遊戲,用正確的方法,你不必再忐忑不安,不必再追著行情跑,相反的,你可以悠遊當股東,自信
Thumbnail
股市原意是提供給普通投資人,也能從集中交易市場買進股票並且透過長期持有,一起享受到公司成長以及盈餘分紅成長的投資機會。 而設計的初衷本就是一場股東和公司都能夠雙贏的正和遊戲,只是人多了水也雜亂了,爾虞我詐互相堤防抬轎倒貨的事情也多,讓許多新進投資者拿著本金入場,最終失去所有本金而黯然離場。
Thumbnail
股市原意是提供給普通投資人,也能從集中交易市場買進股票並且透過長期持有,一起享受到公司成長以及盈餘分紅成長的投資機會。 而設計的初衷本就是一場股東和公司都能夠雙贏的正和遊戲,只是人多了水也雜亂了,爾虞我詐互相堤防抬轎倒貨的事情也多,讓許多新進投資者拿著本金入場,最終失去所有本金而黯然離場。
Thumbnail
做好投資組合兼具成長攻擊與穩健防守資產,隨著公司獲利成長,股息收入也能逐年成長,投資時應該如何看待公司股利政策,學習費雪和巴菲特的觀點,探討獲利公司處理盈餘的方法,選出真正優秀的股票,公司市值與股利就持續成長。本篇討論股息需求、配息頻率及合法避開股利所得之健保補充保費扣除額,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做好投資組合兼具成長攻擊與穩健防守資產,隨著公司獲利成長,股息收入也能逐年成長,投資時應該如何看待公司股利政策,學習費雪和巴菲特的觀點,探討獲利公司處理盈餘的方法,選出真正優秀的股票,公司市值與股利就持續成長。本篇討論股息需求、配息頻率及合法避開股利所得之健保補充保費扣除額,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同樣都是產生現金流,為什麼投資人很難區分因為股息發放和出售股票兩者的差異呢? 眾所周知,許多投資人非常喜歡現金股利的發放。但是從金融理論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反而是一種異常現象(Anomaly),為什麼?因為在考慮交易費用和稅賦等摩擦成本之前,股利和資本利得應視為彼此的完美替代品。 簡單說就是,現金股
Thumbnail
同樣都是產生現金流,為什麼投資人很難區分因為股息發放和出售股票兩者的差異呢? 眾所周知,許多投資人非常喜歡現金股利的發放。但是從金融理論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反而是一種異常現象(Anomaly),為什麼?因為在考慮交易費用和稅賦等摩擦成本之前,股利和資本利得應視為彼此的完美替代品。 簡單說就是,現金股
Thumbnail
資料來源:巴菲特班討論區,包括課程講義+營再表免費下載,還有同學們分享持股及問題討論 E 摘要: >百分之百按照我的方法做就能成為有錢人: 1. 選高ROE、配得出現金,不會變的公司 2. 便宜買,一路抱到貴才賣 3. 買超過30支股票,不必照顧也不要停損 >歡迎來上巴菲特班,本班創立於2003年,
Thumbnail
資料來源:巴菲特班討論區,包括課程講義+營再表免費下載,還有同學們分享持股及問題討論 E 摘要: >百分之百按照我的方法做就能成為有錢人: 1. 選高ROE、配得出現金,不會變的公司 2. 便宜買,一路抱到貴才賣 3. 買超過30支股票,不必照顧也不要停損 >歡迎來上巴菲特班,本班創立於2003年,
Thumbnail
一天,練拳空檔,師兄CH很認真的問我,股票到底是賺誰的錢,是不是有人賠錢,才會有人賺錢? OH~NONONO~~~~~這樣的觀念是錯的唷! #期貨才是零和交易,這個故事以後再來講,我們先來談談 #投資股票為什麼會賺錢 大部份的人,都以為股票要靠賺價差,才能賺錢。台灣人又更是喜歡高配股配息的股票,錢有
Thumbnail
一天,練拳空檔,師兄CH很認真的問我,股票到底是賺誰的錢,是不是有人賠錢,才會有人賺錢? OH~NONONO~~~~~這樣的觀念是錯的唷! #期貨才是零和交易,這個故事以後再來講,我們先來談談 #投資股票為什麼會賺錢 大部份的人,都以為股票要靠賺價差,才能賺錢。台灣人又更是喜歡高配股配息的股票,錢有
Thumbnail
近期也有很多人問我有關存股的事,問的人多了,我就會想寫一篇相關的文章,這樣有人問的時候就可以先把文章貼給他,省下還需要前情提要的時間XD 近年來存股真的變成一種顯學,過去領股利這種緩慢累積資產的方式,現在反而變成人人追捧的致富之道。
Thumbnail
近期也有很多人問我有關存股的事,問的人多了,我就會想寫一篇相關的文章,這樣有人問的時候就可以先把文章貼給他,省下還需要前情提要的時間XD 近年來存股真的變成一種顯學,過去領股利這種緩慢累積資產的方式,現在反而變成人人追捧的致富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