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朝峰會,金正恩仿如籠中鳥出走,奪取世界媒體目光。國際舞台上的北韓,突然像一個長袖善舞的外交高手,一舉一動都影響世界。然而,北韓二千五百萬人生活依舊,沒有因為外界對「改革開放」的盼望而變得不一樣,依然掙扎生活,在小市場做買賣,上課時被灌輸強烈意識形態,資訊斷絕,與外界仍然毫無通訊。國際舞台的焦點,從來沒有落在北韓百姓,我們也沒有方法去關心北韓人,然而,北韓人才應該是國家的主角。 -- 《 陳成軍 , GLO Travel 共同創辦人》
關於北韓,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核武、朝鮮非軍事區、貧窮、饑荒、停電、共產...等。近代北韓,除了平壤以外的地區,雖然還是維持著戰前50年代社會模樣,但也因著科技和觀光的興起,逐漸起了一絲變化。
1. 錢主(doju)
1994 - 1998 年代,北韓遭遇嚴重的飢荒及洪水,再加上援助北韓的蘇聯政權解體、中國因六四事件被國際制裁而無暇支援,北韓失去外援、經濟崩盤,也缺乏能力購入糧食肥料,超過20萬人因為營養不良死亡,單靠挖樹根、樹皮、田鼠,也捱不過嚴寒的冬天。
在「留下是死、離開有可能活」的處境下,不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到北韓邊境進行黑市交易,藉此養家糊口。這些當年用生命攢錢累積財富的新興中產階層被稱為「錢主(doju)」,他們有些從事媒礦,有些做船務,或出入口海鮮、舶來品等。這群錢主掌握經濟上的資源,享有的生活不亞於統治菁英,卻不必然會威脅勞動黨的統治正當性。
《外交家》點出,這是由於過去20年來,北韓統治階層意識到市場化是無法抵擋的趨勢,慢慢地建立起一套官僚體系,將一些市場化規則融入到決策程序中。因此,勞動黨能夠順利地有限開放市場,又能持續掌權。
2011年金正恩上台後,人民藉由繳稅,便可以脫離國家分配勞動,參與一些小型經濟活動。繳交的稅賦愈高,人民甚至能正當地不出席日常會議、人民動員。北韓勞動黨很聰明地將這些「黨的控制」拿來拍賣,人民的出價越高,享有的自由越大。
另外,勞動黨也把「錢主」拉進國家機器的運作,藉由這批新興階級活化閒置產業,增加政府額外收入。例如,《每日朝鮮》指出錢主們逐步坐擁北韓部份礦場。他們向北韓人民武力部、礦業部購買礦權。這群錢主除了支付租費給政府官員,有時還會賄絡地方幹部、官員已獲得「保護」。如此金、權之間的勾結,穩固了勞動黨的地方基礎。
.
2. 市場 (장마당)
當北韓共產計劃經濟配給制度因為90年代大飢荒嚴重失靈,民間像是農產品市場、小攤販等非正規的經濟如雨後春筍逐漸興起,甚至成為大部分朝鮮人賴以為生的手段。甚至在如今北韓也出現大型「市場」,裡面設計不亞於現代化商場,銷售多樣化商品,也附有美食街。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男性有義務為國家付出勞力,時間大多被綑綁在國營企業或農地,更多的女性參與推動「市場」,使得北韓的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有所提升。
.
3. 平哈頓(Pyonghattan)
平哈頓(Pyonghattan)是平壤工作的外國人起的,主要是描述由2012年落成的廣闊大道長箭街 (Changjon Street) 和建在街道兩旁的摩天住宅大廈。這個摩天大廈組合共有18棟大廈,約47樓高,以不足一年的時間建成。 現在大廈住的「當然」都是平壤精英中的精英,包括高級政府官員、優秀運動員、科學家等等。這裡的人衣著光鮮,使用智能手機等,區內也有西式餐廳和咖啡室。
.
自川金會後,北韓這相對未開發的潛在市場,與豐沛廉價的勞工,跟潛在的生意機會,許多投資人開始伺機而動,這股熱潮從房地產飆升的價格也可以略見一二。
但別忘記,北韓中央政府目前的權力仍然龐大,至少大到足以隨時關閉那些不利於他們的企業。例如,Namgang 貿易辦公室先前在清津港口一帶是相當重要的肥料、食物進口商,且和勞動黨也保持穩定的聯繫,但為了制衡Namgang 日益擴充的影響力,黨中央還是一聲令下,解散了這家私企。除了直接解散公司,黨中央有時選擇撤換企業高層領導,換上幹部信賴的心腹或家人。
若是要進入北韓投資,除了評估可見的成本,也要將不可預見的政治風險計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