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

含有「北韓」共 20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中國以華北及滿洲兵力在使用核武條件下入侵併吞北韓所需時間及機率,並分析網路戰及流亡政府等後續影響。AI預測3個月內併吞的機率為70%,但考量到國際反應、輻射影響及北韓的網路戰能力,過程可能延長。後續,北韓流亡政府可能持續5-10年,最有可能為7年。
Thumbnail
    即便年味在台灣越來越淡薄,農曆新年仍是台灣最重要的節慶,是闔家大團圓的春節。但除了向來看重農曆新年的華人文化圈外,朝鮮半島同樣接納了春節文化,尤其是神秘封閉的社會主義國家北韓,依然張燈結綵,一同開心地過起了農曆新年。
Thumbnail
狙擊王-avatar-img
2025/03/03
高紹沖-avatar-img
1
很有趣的事北韓有保留這麼多傳統的項目,果然傳統的沒落是因為富裕??
高紹沖-avatar-img
1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11月29日,台灣大學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Korea Foundation合作舉辦「中美關係與中國對朝鮮半島的政策轉型」演講,由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暨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主講,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教授、歐盟莫內講座葉國俊主持,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長郭銘傑與談。
Thumbnail
無論你是否為 K-Pop 的死忠粉絲,它無疑已成為南韓最重要的文化輸出之一。像 BTS 和Blackpink 等團體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令人難以忽視,K-Pop 已不再侷限於亞洲,而是穩固站上了國際舞台,但這只是南韓的情況,那麼北韓呢?他們的音樂場景又是怎樣的光景?
Thumbnail
由於布里亞特地區的蒙古族,與北韓士兵在外貌相似,這一偽裝策略使得他們在作戰中可以降低識別風險。俄羅斯軍方甚至將這些北韓士兵稱為「特殊布里亞特人」,將其包裝成俄羅斯內部的少數民族力量。據情報資料,每位派兵至俄羅斯的北韓士兵,月薪可能接近2000美元,對資源匱乏的北韓而言,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外匯收入。
Thumbnail
宇木九崎-avatar-img
2024/11/26
雖然俄羅斯讓他們假裝是布里亞特人,但中文媒體幾乎直接點出是北韓人了XD
在數位化的背景下,企業往往透過線上視訊面試招募人才,然而這樣的便利也潛藏著重大風險。隨著人工智慧與深偽技術的進步,駭客有可能偽裝身分,進而獲得工作機會,對企業資訊安全構成威脅。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