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徵婚啟事》 ,和我的二十年來

2018/07/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為了一個評審團特別獎
高二時,第一次在戲院看 #徵婚啟事,說起來當時看的動機,並不是我看過原著(16、7歲的高二男生會有人看過這本小說?),而是它讓劉若英在金馬獎上得到一個憑空生出來的評審團特別獎,當年金馬獎評審團似乎有意操作讓 #天浴 成為大滿貫得主,將最佳女主角獎頒給當年僅17歲的李小璐。
還記得劉上台時,那種不知所措、略帶尷尬的微笑讓我印象深刻,二十年後重看此片,裡頭家珍(劉之角色名)提及自己陳昭榮所飾演的角色都有著一樣的微笑,我似乎恍然大悟,其實這樣的微笑或許就是劉的本色,而她在 #少女小漁、 #徵婚啟事,以及後來的 #人間四月天 裡不都是以本色演出?歸結起來,是否可以說是戲在包人,讓劉在這幾部作品裡似乎都頗能說服人,而並非她的演技特別出采?
2、是特別,也是取巧
總之,在金馬頒獎後約半年, #徵婚啟事 上院線了,很幸運地我家附近十全路高醫對面新開的影城有一個小廳加入了映演行列,所以我也得在當時因為好奇劉若英到底在有多特別值得評審給她一個獎而看到這部片。
嗯,以我當時有限的觀影經驗來談,它的特別在於女主角從頭演到尾,她應付著多個來來去去的男配角(男主角群),必須做出不同的反應,演技難度頗高。但在觀影前我也讀過相關報導,得知本片一如原著,“徵婚”是為了創作,因此有很多時候在鏡頭前呈現的是真,劉若英是如實反映當下的感受,沒有劇本、少了排練,讓她既是自己、也是劇中角色,這是一種取巧,讓當時尚未有太多演戲經驗的劉,其角色也變得較為立體、活潑。
3、久別、重逢,世間的相遇
《一代宗師 》裡有句台詞:「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話的語氣說得肯定,思索起來也頗有道理,例如二十年後我與 #徵婚啟事 這部電影的相遇,即是如此。此番相遇讓人感受到的樂趣是:目睹劉若英、陳昭榮、伍佰二十年的青澀模樣;顧寶明和金士傑的面貌二十年前便是大師風采;鈕承澤的造作、愛演是那時便已奠定;然後施易男,重看後才恍然大悟他演的就是那個自閉青年啊!
和電影、影中人的久別重逢,我其實也同時與二十年前、十七歲的自己久別重逢,那種感覺既陌生又熟悉,也隱隱然有種懼怕,懼怕用跳躍的方式去對比二十年前後的自己,懼怕去覺察、甚至接受自己的變與不變。當我可以以簡短的話談論電影和影中人的變與不變,卻無法以相同的態度對待自己。二十年的歲月,究竟在我身上刻畫了什麼?
4、吳佳珍的徵婚,與我的交友
二十年後再看這部片有一種趣味,便在於察覺人們對於交友/徵婚方式的推進和演化。吳佳珍的登報、徵婚、撥打市話、電話答錄機裡留言,這些舉措在二十年前若說算稀鬆平常,在二十年後則會顯得老套、奇異,甚至還可能被當作趣聞來傳播、報導。
而交友/徵婚方式的推進與演化,可歸因於媒體與科技的日新又新,社群網路與各種app,改變了人我之間的互動與分際。我不確定同場觀眾在那一百分鐘裡因此而受到了怎樣的刺激,但我的確就此檢視、回顧,並回憶起在年少時的我,似乎也有一段時間經歷類似於吳佳珍,一場又一場與不同人、直到當下才碰到面似拆禮物那般刺激的交友面試。而當時的我,時常因為得到“你聲音好聽”這類評語而沾沾自喜。
我其實有些懷念當時那個聽不出言外之意的沾沾自喜,那個近乎白目、不夠社會化、大剌剌抒發己見、很願意多嘗試多交友的自己;我其實有些討厭漸漸變成考慮再三、說話吞吞吐吐,討厭漸漸變成手指划過數不清的交友檔案、不願駐足認識對方的自己。二十年的歲月,在我身上刻畫出矛盾的生命態度。
而在這場觀影過程中,我反覆地辯著自己經歷的一些事,例如交友。我似有領悟,但也不想要印證什麼,畢竟,大銀幕下的我的人生,還在持續走著。
5、一種領悟:許多時候,我們都在自欺欺人
吳佳珍,其實是杜家珍,其實是劉若英;這部電影,其實是戲中戲,而裡頭穿梭的角色們,雖有些許的澄澈清明,但更多時候我們看到他們在做的是:自欺,當然也欺人。
電影裡杜家珍是名眼科醫生,而揭穿她真實身份的,是曾讓她看過診的盲人樂手,這樣的改編基於原著,算很巧妙讓故事多了層次與趣味,又相較於電視劇版本讓主角是名出版社總編更高明許多。
面對來來往往的徵婚者的質疑,家珍多次斬丁截鐵地表明要徵婚的立場,但越是如此,我們越是能看出家珍的心虛,或者應該說,徵婚者與應徵者彼此交相賊,他們對彼此的詰問,讓“徵婚”一詞失了定義,而有著多重的、意向不明的可能性。
此外,即便電影中後段,家珍的懷孕讓我們一度以為故事將走向美好結局,但男方的膽怯、迫使她不得不墮胎,家珍在電話那頭的崩潰痛哭,她明瞭自己想藉由徵婚轉移、療癒情傷的目的終究未能達成。事實上,當她對著答錄機訴說一次次的徵婚過程時,她心中的傷口便挖得更深,直到答錄機那頭大老婆的告白,才讓家珍恍然大悟:我終究要離棄這段情,才有可能繼續自己的人生旅程。
其實,我也曾經有過一段類似杜家珍,瘋狂地留言傳訊,假想對方始終在另一頭,安慰自己那成堆的不讀不回是因為對方早已心領神會。我不願輕易流淚、不輕言放棄,我為何要如此自欺欺人下去呢?重看此片,我或許也該有告別那段過去的領悟了吧......斷、捨、離,做起來並不簡單。
6、附論:二十年後,北影該頒特別貢獻獎給陳國富導演嗎
北影二十年,主辦單位將特別貢獻獎頒給了 #徵婚啟事 的導演陳國富,也因此有了一場的特別放映。新聞稿中提及:“陳國富的拓荒、冒險精神與創新思維,與北影理念不謀而合。”看到這幾句話,我心中生起許多疑惑。
首先,何謂“北影理念”?就我的認知,應是“表彰台灣本土優秀的電影人與作品”,而與金馬獎有所區隔,為何如此具體的定義在新聞稿中被刻意模糊、抽象化?
再者,即便能同意陳國富是位優秀的電影人,但所謂“拓荒、冒險與創新思維”究竟指的是他在導演或電影監製上的貢獻或成就?整篇新聞稿讀起來,這幾句話似乎指向他拍 #雙瞳 時引進國外資金與技術,將電影格局做大這件事,但,除此之外呢?
又,#雙瞳 之後,陳將工作重心轉向電影監製,眾所周知 的 #非誠勿擾 便是他複製 #徵婚啟事  的主題與調性,加上大筆的中國資金所拍成。我想說的是:在北影二十年的成年禮上,把特別貢獻獎頒給一個近年來將工作重心放在中國的電影人,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其實,北影之向中國靠攏也不是今年才發生,這背後的眉角談起來又會是一大篇,也非我能力所及。我只能說:與中國交流的同時,北影的主辦單位能否回歸它“表彰台灣本土優秀的電影人與作品”的初衷?別再如此自欺欺人下去,應該才是延續它性命的良方。
Daniel_Tsai
Daniel_Tsai
一個行走於地球/又不甘心只是行走於地球的/走索者(引自陳黎詩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