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影評|《第一爐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很危險的。如果對方是個浪子。我對浪子從來沒興趣。即使是少女時代見到都會翻白眼(都說我很憤世嫉俗)。如果有人跟我說什麼「我打算來看你,如果今天晚上有月亮的話~」準會被我即時翻譯成四個字:「非我族類。」幸好沒有。可我相信浪子自有浪子的吸引力。不然,葛薇龍怎會為喬琪喬失去自己,張愛玲怎會對胡蘭成死心塌地?誰不憧憬愛情呢。問題是。見一個愛一個的男人值得愛嗎?求不得的愛情真的好嗎?是的。不同人有不同答案。正如快樂都有好多種。有人視山頂豪宅是理想,有人視二人窩居是幸福。不甘平凡,人望高處,是好是壞?我當然沒有答案。因為答案永遠在你的心中。

看完《第一爐香》我回去讀了幾篇影評。普遍是劣評,幾乎被踐踏得體無完膚。也沒那麼嚴重吧。可我認同許鞍華真的不是一個很能翻譯張愛玲的人。這是她第三齣改編張愛玲的電影了。每齣據講都劣評如潮,我倒欣賞她的堅持。畢竟,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具像化的。但看《色戒》與《第一爐香》,論張力與情調,李安確實較勝一籌。

《第一爐香》的致命傷普遍認為是選角。我認同一半。選角無疑是敗筆,可最致命的我稍後吐槽。先講女主角,坊間批評馬思純太肥美,不能呈現葛薇龍的弱小。但我覺得又可以接受呀(難道我真是唐代品味?)只是瘦小的司徒協變了大胖子,嘴唇蒼白的喬琪喬變了大隻佬就真的有點兒那個了。講真,得知彭于晏是男主角,全世界都會本能地兩眼發光包括我。但看完電影呢,我覺得不行,真的不行,簡直是錯配。彭于晏太陽光太正氣了,怎麼可能是個志在吃軟飯的渣男呢?你看他那壯闊的臂彎,堅實無比,怎麼可能是個面無血色的小白臉呢?喂,電影是電影,小說是小說呀。但梁洛施呢,又恰如其份喎。飾演複雜血統,美得有點肅殺之氣的周吉婕,演技很到位,眼神很有戲。有一幕,她苦口婆心勸薇龍:「混血的男孩子,再好的也會有點陰沉,帶點丫頭氣。」一語未了喬琪又出場了。依然是活潑的古銅色陽光大男孩。據說彭于晏開拍前曾經努力修身。可一身肌肉猶如脫韁野馬易放難收。沒辦法,真的沒辦法~

raw-image

至於另一敗筆,當然是儼如陌生人的男女主角。唸情詩那段還好,因為是初相識。那場所謂的激烈床戲就太奇怪了,明明就是兩個路人被臨時拉夫拍出來的。別說浪漫不浪漫了,沒默契沒美感,簡直不過電,絲毫沒有情到濃時的甜蜜空氣。感覺就像按著本子交功課的。希望《第一爐香》不是要借鏡《色戒》吧。如果是,就略嫌有點三不像了。既沒有《色戒》的震撼,又沒有小說原著的清澀情味。如果是商業考量,為拍而拍,又好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票房奇低)畢竟是民初嘛。又不是《小團圓》。以故事和人設而言,《色戒》還勉強說得通,雖然三場床戲還是有點膩。可《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初期作品,一切點到即止。葛薇龍是避戰到香港來的中學生,張愛玲是避戰回上海去的大學生。她們遇見的,都是「只是一剎那」的愛情。可能有點矯情,個人認為,用親一下就會懷孕的表達方式或者可以減輕那份違和感。

值得一讚的是飾演姑媽梁太太的俞飛鴻。半老徐娘的風韻,似睡非睡的眼睛,小型慈禧太后的氣勢。化裝服飾當然應記一功。面網、綠寶石蜘蛛、紫黑色唇膏、鸚哥綠包頭。簡直是精準到位。我不是張迷,還是知道她的小說離不開現實。依循脈絡,總會尋得出蛛絲馬跡,迸出可能的真實原形。就像這個迷倒老男人小鮮肉,擁有無數情人的美豔長輩,不就是張愛玲母親的寫照嗎?就以開場去淺水灣游泳為例,就與《小團圓》中的情節不謀而合了(為什麼我把文藝小說都讀成推理小說一樣?)

老實說,以《第一爐香》的鋼鐵陣容是很難不成功的。坂本龍一的配樂,杜可風的攝影,和田惠美的造型,王安憶的劇本。全是奧斯卡級數。看完我第一個感覺就是:製作好認真!妝髮、服飾、陳設、燈光,統統都好正。最驚喜的是,長三堂子一般的大宅裡,居然放有一座亮黑色的Yamaha鋼琴?啊,沒想到當時已經用日本製的Yamaha了。看見大姐們抹琴鍵的一刻,我發覺一百年的距離原來那麼近。我欣賞電影忠於原著。就像薇龍去浴室找睨兒䀲氣的一幕,小說中的「小手絹貼滿一牆...一方塊一方塊的~」統統可愛地還原了。就這樣的微小細節都照顧到,那份誠意真的很令人感動。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是一句很有殺傷力的說話。那份殺傷力在於,不講道理又很有道理。人家就是要默默地喜歡,人家就是要默默地付出,人家就是要默默地愛你,關你什麼事?可以說得出這句話的,應該是全世界最可愛的女人。焉能不愛呢?喬琪喬你說,胡蘭成你說。好了,說到這裡,你應該知道我覺得電影最致命的敗筆是什麼了。一句我覺得是小說中的靈魂,足以殺人於無形的名言,居然無情的給改寫了!!改得委委婉婉,不倫不類,完全失去了原來的氣勢,太豈有此理了。正如喬琪喬所說:「一個女人,太鎮靜過分了,四平八穩的,那就欠可愛了。」即使電影完美無瑕,沒有這句話都大為失色。更何況,唉!我的評分板當然畫滿了大交叉。沒有靈魂,奧斯卡的夢幻團隊都是枉然。

故事來到尾聲,以新春市場作結。之所以喜歡讀張愛玲的小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可以窺視老香港的面貌。就像薇龍和喬琪最後來到的灣仔。今天是香港最活躍的社區,交通四通八達,是香港最多隱形富豪的集中地。然而,在張愛玲的筆下,是這樣的:

灣仔那地方原不是香港的中心區,地段既偏僻,又充滿了下等的娛樂場所。惟有一年一度的新春市場,類似北方的廟會,卻是在那裏舉行的,屆時人山人海,很多的時髦人也願意去擠一擠,買些零星東西。

《色戒》讓我看見不一樣的舊上海,把讀小說的感覺提昇到另一層次。《第一爐香》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老香港,把小說重讀再重讀感覺更立體更通透。對我來說,都是功德無量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快樂村長的沙龍
100會員
46內容數
快樂村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8
在變幻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歲月神偷》 曾經看過一套紀錄片。那是講述人類的記得與遺忘。研究結論是,人的記憶並不靠譜。然而,這大概是最好的原廠設定了。因為人類所需要的,或許正是遺忘。 佛說,人生有八苦。而八苦之中,最苦莫過於別離。第一次看《歲月神偷》是許多年前的事了。當時的我什麼經歷
2023/09/18
在變幻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歲月神偷》 曾經看過一套紀錄片。那是講述人類的記得與遺忘。研究結論是,人的記憶並不靠譜。然而,這大概是最好的原廠設定了。因為人類所需要的,或許正是遺忘。 佛說,人生有八苦。而八苦之中,最苦莫過於別離。第一次看《歲月神偷》是許多年前的事了。當時的我什麼經歷
2023/07/06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2023/07/06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2021/10/28
《月光曲》第三章給我的感覺,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愛情。曲子很沉重。每個緊靠著的琶音,每個沉默的低迴,都是一份很深邃的情感,燃燒著的渴望。有人說,貝多芬的「不朽的愛人」,就是《月光曲》的女主角。可電影推翻了這個說法。是學生還是弟婦?也不重要了。畢竟,三封抽屜裡的情書,是永遠無法寄出的。
2021/10/28
《月光曲》第三章給我的感覺,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愛情。曲子很沉重。每個緊靠著的琶音,每個沉默的低迴,都是一份很深邃的情感,燃燒著的渴望。有人說,貝多芬的「不朽的愛人」,就是《月光曲》的女主角。可電影推翻了這個說法。是學生還是弟婦?也不重要了。畢竟,三封抽屜裡的情書,是永遠無法寄出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
Thumbnail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
Thumbnail
其實許鞍華導演拍張愛玲的作品被嫌,《第一爐香》不是第一次,在電影《第一爐香》的專訪裡,她笑笑的說,她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張愛玲,即使張愛玲出現在她面前,她也可以很坦然的面對她,她對張愛玲,傾慕的成分愈來愈少,反而感覺跟張愛玲,有老姊妹的感覺。
Thumbnail
其實許鞍華導演拍張愛玲的作品被嫌,《第一爐香》不是第一次,在電影《第一爐香》的專訪裡,她笑笑的說,她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張愛玲,即使張愛玲出現在她面前,她也可以很坦然的面對她,她對張愛玲,傾慕的成分愈來愈少,反而感覺跟張愛玲,有老姊妹的感覺。
Thumbnail
《第一爐香》改編自張愛玲同名小說,由許鞍華執導,王安憶編劇,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主演。2020年入選第77屆威尼斯影展非競賽展映單元。 只是薇龍的花蝴蝶形象,以及喬琪拿翹的吊兒郎當樣,似乎總少了一味。只能說是充滿上海味的電影,卻已經離張派小說很遠了。 #電影牧場
Thumbnail
《第一爐香》改編自張愛玲同名小說,由許鞍華執導,王安憶編劇,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主演。2020年入選第77屆威尼斯影展非競賽展映單元。 只是薇龍的花蝴蝶形象,以及喬琪拿翹的吊兒郎當樣,似乎總少了一味。只能說是充滿上海味的電影,卻已經離張派小說很遠了。 #電影牧場
Thumbnail
可惜的是上映後票房與口碑都不如預期,廣大的觀眾認為男女主角的選角與原著小說裡的小說形象差距過大,導演許鞍華也在與媒體人的對談中,將慘澹的票房成績歸咎於選角上的錯誤。 整體來說,俞飛鴻將梁太太這個角色刻畫得很成功,但是如果作為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在原著核心命題的捕捉上,這是一部很失焦的作品。
Thumbnail
可惜的是上映後票房與口碑都不如預期,廣大的觀眾認為男女主角的選角與原著小說裡的小說形象差距過大,導演許鞍華也在與媒體人的對談中,將慘澹的票房成績歸咎於選角上的錯誤。 整體來說,俞飛鴻將梁太太這個角色刻畫得很成功,但是如果作為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在原著核心命題的捕捉上,這是一部很失焦的作品。
Thumbnail
上星期六晚參加了香港文學館”一手張愛玲,一手許鞍華--《第一爐香》優先場及《好好拍電影》套票”節目,打孖上觀賞剛於2020年獲得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授予的「終身成就金獅獎」的許鞍華令人期待已久的最新作品,改編祖師奶奶初出道就乍露峰芒、驚豔上海文壇的《第一爐香》。 更多是次活動相片可以去我IG :D
Thumbnail
上星期六晚參加了香港文學館”一手張愛玲,一手許鞍華--《第一爐香》優先場及《好好拍電影》套票”節目,打孖上觀賞剛於2020年獲得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授予的「終身成就金獅獎」的許鞍華令人期待已久的最新作品,改編祖師奶奶初出道就乍露峰芒、驚豔上海文壇的《第一爐香》。 更多是次活動相片可以去我IG :D
Thumbnail
第一爐香書中開頭點的沉香合該是說故事的人看著裊裊上升的那口煙,如夢似幻,如真似假,卻又在似醒非醒時才恍然大悟沉香已如屑,愛已成灰。聽故事的人也在最終的最終發現,原來那跳升的煙其實是愛,只是墜跌在現實裡,情不復熾。
Thumbnail
第一爐香書中開頭點的沉香合該是說故事的人看著裊裊上升的那口煙,如夢似幻,如真似假,卻又在似醒非醒時才恍然大悟沉香已如屑,愛已成灰。聽故事的人也在最終的最終發現,原來那跳升的煙其實是愛,只是墜跌在現實裡,情不復熾。
Thumbnail
這不是「懂不懂張愛玲」的問題,而是「懂不懂文學」的問題了……
Thumbnail
這不是「懂不懂張愛玲」的問題,而是「懂不懂文學」的問題了……
Thumbnail
張愛玲總是在諷刺那些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女人們:又想要傳統地找個長期飯票結婚,又不甘於被家族的傳統道德束縛,並渴望著自由與愛情。
Thumbnail
張愛玲總是在諷刺那些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女人們:又想要傳統地找個長期飯票結婚,又不甘於被家族的傳統道德束縛,並渴望著自由與愛情。
Thumbnail
影片改編自張愛玲1943年發表的成名作,它所引發的愛情觀,別有一番風味。
Thumbnail
影片改編自張愛玲1943年發表的成名作,它所引發的愛情觀,別有一番風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