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影評|《色戒》

2023/07/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自大學開始我就習慣一個人看電影的了。《色戒》除了第一次有人陪我看,第二、第三次我都是自己去電影院看的。談到色戒,你真的不要跟我說什麼刪減不刪減,來真不來真了。因為,在我眼中,我見到的,就只有我所迷戀的天涯歌女、木炭汽車、舊上海、老香港、旗袍、電車、西伯利亞皮貨店....
即便如此,刻意跳過電影中的激情戲份,還是有點矯情的。關於幾場震撼全球華人的情慾戲,坊間反應不一。有人說,三場床上角力,層層遞進。目的是要呈現王佳之與易先生的關係的微妙變化。從主導到被主導,從誘惑到被誘惑。有人批評電影偏離原著,赤裸對弈根本子虛烏有借題發揮,是純然的商業考量。雖然《色戒》2007年上映,而《小團圓》則是2009年出版。但個人覺得,《色戒》的電影版,多少摻雜著《小團圓》的意象。電影中的女主角,有點王佳之,有點盛九莉,也有點張愛玲。
同樣是女學生與漢奸的戲碼,同樣是獵人與獵物的博奕。不同的是,王佳之和盛九莉是小說角色,張愛玲卻是有血有肉的靈魂。張愛玲說:「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我一直無法理解,一個怎樣的人,才能讓心高氣傲的張愛玲愛得如此死心塌地。「這個人是真愛我的。」這句曾經出現在《色戒》和《小團圓》的心裡獨白。或許,給出所有答案。
自小說推出以來,一直有傳《色戒》是抗戰時期的真實故事。王佳芝的原型,是從事情報特工的女間諜鄭蘋如。而美人計的目標易先生,就是汪精衞旗下的漢奸丁默邨。是真是假,我不敢妄議。但是,為要深入了解故事背景,我當年就特地鑽進書店裡去細讀相關書籍。鄭蘋如的遭遇令人惋惜與痛心。難道張愛玲就是懷著同樣的心情寫下《色戒》?抑或,她是感同身受。王佳之和易先生,是一種投射?
事件明顯被浪漫化。從女性角度分析,王佳之會愛上易先生嗎?如果易先生是梁朝偉我理解。丁默邨呢?恐怕換誰都會心無雜念的做個按本子辦事的女特務,直至任務完成。況且,鄭蘋如當年是上海名媛,也是上海《良友畫報》的封面人物。她的美,是女人都會為之心動的。一個傾國傾城的女人,會被一個中年大叔所迷惑,以致行動失敗?
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對方也是個老謀深算的老手。但我還是覺得,鄭蘋如的身份敗露,明顯是豬隊友所拖累的。事實是,電影上映後,鄭蘋如的胞妹,特地在美國三藩市召開記者會澄清:「色誘漢奸情節令家人蒙羞....我看過報紙,有些講得很難聽,我一看就是心疼得很,因為與事實不符。」至於作者在《惘然記》的自序,是這樣寫的:「這三個小故事都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麼些年,甚至於想起來只想到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與改寫的歷程,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 」話雖如此,對於坊間的流言,作者後來還是作出否認以正視聽。
謎題永遠無法解開。就像,王佳之可有愛上老易呢?恐怕連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畢竟,別說那班一事無成的大學同學了,就連鄺裕民都靠不住。老易呢?至少視她為「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她和他,同時走進了對方的內心。這份情,假作真時真亦假。當思路清晰的特工都覺得迷失,大概就只能相信感覺了。「這個人是真愛我的。」這對於渴望愛與被愛的王佳之、盛九莉、甚至張愛玲而言,或許是最重要的事。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即使你修復了小說中的一磚一瓦,那份獨特的韻味還是永遠無法還原的。我不是專業的觀眾。可不知道李安做得到做不到。只知道,每次看完《色戒》電影版,我的心情總是久久不能平復。那份揪心的感覺,比小說更為強烈。我心疼王佳之,心疼鄭蘋如,也心疼張愛玲。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李安想要達到的效果。但是,作為小說版的讀者,李安確實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色戒》,將感覺提昇到另一層次。一部改編電影,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就已經很成功了嗎?
99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