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屏東宗聖公祠

日本所謂「擬洋風建築」,是西洋建築出現初期,地方擅長傳統建築的匠師與這些洋館相遇後,將其體驗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成果。建築史學者藤森照信在著作《日本近代建築史》如此定義「擬洋風建築」:

如此非洋風亦非和風的不可思議的西洋館……設計的基調是洋風。然而不是真正的歐洲式……是使用洋風為基調的同時,對洋風的規則毫不關心的稀奇建築表現法。如此產生的表現自然形成二種性格,一個是擬似性,另一個是奇想性。

來看看最具代表性的建物吧!被藤森先生形容為「真正具有不可思議印象的西洋館」的開智學校吧:

開智學校的車行入口玄關的形態,希望各位再次回想一下。一樓柱子的欄間位置嵌有波形的雕刻物,二樓露臺的欄杆位置以青空為背景刻出渦卷的瑞雲,其上方做出例行的天使拿著開智學校的匾額的樣子。由下看到東洋的龍逐波向天飛去,天上有西洋的天使展現笑容,在湧現白色瑞雲的藍天中祝賀。這是既非歐洲亦非日本的白日夢。

那麼,這樣有趣的白日夢奇景,除了遠赴日本之外,能夠在臺灣看到嗎?不妨拜訪一下屏東的宗聖公祠吧。站在門樓前由外往內望去,第一眼就可以看到與開智學校類似的龍、天使、匾額等東西方元素交雜的特色,而且更加繁複多樣。除了靈龍在屋脊上加倍外,旁邊也加碼了二隻鰲魚陪伴,四隻西洋式的獅子錯落在門樓上,一枚讓人期待維納斯會從中浮現的大貝殼和一堆的奇花異草浮懸於中間。這熱鬧的場景當中,二位飄逸的天使,以輕鬆愉悅的姿態與神情,持著書有「宗聖公祠」的匾額,在藍天白雲下建構出了獨屬於這塊土地和天空的幻景與夢境。而門樓背面還有什麼呢?

臺灣鐵道旅館

臺灣鐵道旅館就位於臺北驛前,由曾留學德國的松崎萬長參與設計。松崎萬長是明治時代日本建築界德國派的重要建築家,因此鐵道旅館多半被認為是德國派的風格;有趣的是,1907年4月24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中出現了另一種說法,描述鐵道旅館是採十七世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的宮殿式樣:

…該旅館新築之設計,大體已成…係二層高樓,以磚築成者,其方式則千六百年前後英國女皇挨里沙迷斯所築之宮殿式,參以建築學之新理,欲使極輪奐之美也。

事實上,比例與營造較為嚴謹的西方古典建築,在歷經從歐洲到日本再到臺灣的流轉後,或多或少都有了轉化、簡化、重組、乃至於在地化的情形,因此在臺灣其實已不容易找到嚴格定義下的特定風格建築,或許以「歷史主義」稱之較為恰當。但話說回來,鐵道旅館的磚石立面、屋頂上的巨大老虎窗、馬薩式屋頂等重要造型特徵,在部份德國地區及鄰近的比利時、荷蘭等地確實是頗為常見的建築元素。

書名: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作者:楊啟正、凌宗魁

定價:620元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avatar-img
玉山社出版公司的沙龍
37會員
61內容數
文化部為培育國內文學創作新秀、提升臺灣文學創作能量,自106年推出獎助創作計畫,創作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活力。 期能以「創作成果發表會」展現多元的成果樣貌,除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些優異的青年創作者之外,也想藉機推廣「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吸引更多有志寫作者展開創作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