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青少年監獄札記:我的一場退修

2018/09/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滿21歲,我便要轉至成人監獄繼續服刑。
在青少年監獄待了50多天,是時候總結一下這裡的作息生活:步操、職訓、清潔和上課,基本上就是每天的循環,單調枯燥渡日固然難受,但綜合9星期以來的經歷,更難受的就是我切身體會到 —— 監獄是一個迫使人們在只服從命令的環境下生活。從早到晚的起居作息,從根本地否定獨立思考,亦不容許在囚人士自主的作甚麼抉擇,只可以機械地跟隨長官意志,服從所謂權威的命令。這也說明了為何長期服刑的囚犯在出獄後感到不適應,因為身處獄中每時每刻做甚麼全都是由上級決定,在囚者只能被動的跟從,跟監獄外的人們能以個人自由意志作每個決定、規劃自己前路,實在截然不同。
身處秩序與紀律凌駕獨立思考的環境,縱然政權可以囚禁我的身體,卻無法禁錮我的意志和壓抑我的思考。除了天天閱報緊貼時局(尤其關心政府強推割讓香港領土的一地兩檢,以及因人大釋法取消議員資格所觸發的補選),從而保持批判思考外,我更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白費光陰,要好好珍惜在囚的日子。
傾聽囚友心聲 矢志爭取監獄權益
身陷牢獄,有很多時間跟本性善良的囚友傾談,聆聽他們鋌而走險的心路歷程,令我對這些一直處於社會邊緣,被主流所忽略或標籤的同齡少年,有多一份理解;與此同時,我切身體會到監房待遇,原來以暴力體罰囚犯在今時今日仍有發生,親耳聽聞當事人訴說經歷更覺憤慨。但囚友在威嚇或壓力下很難作申訴或提出改善待遇,所以我希望替囚友爭取改善獄中生活,和查詢過往懲教職員濫權虐打少年犯的情況。不過,我只是向長官要求放寬頭髮長度,也被警告不要「煽動破壞監獄秩序」。這更促使我立志要在出獄後更積極關注青少年囚犯權益,爭取改善待遇,因我確信在囚人士也有人權。
如《羅馬書》所記:「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只要克服監獄中服從權威的環境、關心同齡囚友曾承受的不公與暴力對待,同時保持獨立思考,使自由意志不被磨滅,就能令自己經過歷練以後,在四面圍牆裡的每天也過得有意義。
從反國教到傘運,由學民思潮到香港眾志,自2011年投入社會運動六年以來,我時刻站在前線未曾停下步伐。在獄中正好來到第七年,在這裡遠離繁重的公務,我會把握「安息年」中的退修機會,尋求極簡樸的生活,減少對物質享樂的渴求,專注於思想和心靈上的追求。每天平靜地思考,回顧民主運動的高低起跌檢討得失,同時閱讀不同著作找尋威權時代的出路。我會把經歷與得著寫成日記,勉勵自己和毋須承受牢獄之災的同路人。我深信只要連坐牢這一關也能跨越的話,也沒有甚麼可以令我們在民主路上退卻了。
獄中退修 反思民主運動
因衝入公民廣場被判囚入獄,我在監房裡再次反思促成雨傘運動的歷程。很多人把這歸功於學生的勇氣或政治領袖們的洞見,但我認為大家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三十年來香港人爭取民主所累積得來的社會基礎,才能承托得到雨傘運動的誕生。其實,「公民社會」的概念在十多年前才開始在香港興起,而在民主轉型的漫漫長路裡,若我們寄望有朝一日香港催生一場比傘運更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讓香港人自決實現民主自治,嘗到普選的成果,我們要詰問的,或許不再是大家有沒有片刻熱情或衝勁,在茫茫大海裡濺起半點浪花,而是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耐性,沉著地築起更穩固和強大的社會基礎,抵禦習近平鐵腕下的威權浪潮來襲,逐步累積籌碼,保存實力。
此刻,自問我們未有足夠力量迫使政權向港人讓步,但仍能打動人心歸向民主。入獄以來我收到合共777頁來信,源源不絕的鼓勵和關心,當中更不乏曾反對佔領的藍絲。其實生而為人,只要我們擁有知行合一的意志,以及具備無私精神,終有一天可感動到不理解我們的朋友,正如當初我們也是感動於先行者的付出,受那份道德感召所驅使,前仆後繼加入爭取民主的行列。
從半民主走到半威權,香港邁向民主的路途絕不平坦,但走進監牢的一代,意志和決心只會更如堅定。希望各位毋須感到灰心喪志,在這段時間緊守崗位,判監入獄只是民主轉型歷程裡微不足道的試練。憑著獄中的磨練,我深信終有一天,政權會為以監禁解決提出政制民主化的人感到後悔。
黃之鋒
壁屋監獄
2017年10月8日
(由眾志成員整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之鋒
    黃之鋒
    黃之鋒,大學生,香港眾志秘書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