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藝術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沒有人規定藝術應該是什麼,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嚮往的藝術是什麼。
一直以來我們討論藝術時都會牽涉一種「幽微」的概念,譬如細微的筆觸、微妙的心理狀態乃至於非理性的感知。我們認為那就是藝術,所以整個藝術之學,成為精進幽微的技術。可是我懷疑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幽微之所重要,並不是因為「精緻」的緣故,精緻只是某種副產品,它帶給我們快感,就像跳舞會出汗一樣,可是說起最根本的緣故,我認為是因為人希望追求一種無法辨識的感知。
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有兩個概念同時出現,一個混亂,一個辨識。很多時候我們只取其中一個當成目標,抵抗混亂的於是強調組織的功夫、議题的連結與藝術的原則。而抵抗辨識的,就會去談論直覺、靈性或是純粹的感官。可是對我而言,真正的目標本來就包含兩件事。我們就是要追求一個既可感知,但是又超脫既有認識事物。
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多半時候已經遠離了混亂,我們的心智不停息將各種世界的本然化約為概念中可辨識的樣子。這讓我們像是機器人一般只能對於已經輸入的事物產生反應。對此宗教家可能提倡一種絕聖棄智的方法,讓人重新去貼近那個本然。又或著我們可以像瘋狂的人一樣,當完全的混亂,就完全的存在。
可是藝術的方式不一樣,藝術仍然相信人是最終的主體,是一種人文主義的變體,所以我們仍然要保有意識,也就是辨識。但是同時我們又要抵抗既有概念帶來的辨識。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我們相信心裡有一個只屬於個人的認識系統,這個系統與過去人類的知識不直接有關係,也與生物的本能或神明的啟示無涉。我們可以透過某種方式去啟動這樣一個機制,然後我們就會說,我感受了一個我說不出的感受,辨識了一我無法辨識的東西。
這個夾雜在完全隨機跟意義之間的東西,證明了某種獨屬於個人的重要質素,所以我們稱此為內在的超越性。但有時也不見得那麼複雜,我們都曾在街角看見一個莫名的畫面,然後想要捕捉下來。那並不是因為覺得那很美麗,如果有也不重要,而是我們隱隱的感覺是我們獨自去認識了這一個未曾為人所認識的事物,也就是新的事物。而掌握這件事會讓我們更加體認到自己的存在,對我而言,這就是藝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汪正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幾年來一直聽有人在講「民國美學」,身為《民初畫學變革及其思想史解釋》此一史學鉅作的作者,心想這不是跟我叫板嗎?山人不出蒼生奈何,你們的聲音我聽到了。
攝影 汪正翔 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好照片要有故事性」,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包含了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有些人提的故事性是指要有一種戲劇的情節。有些人說的是要與現實有關係,
Early Color是美國攝影師Saul Leiter的彩色攝影集,雖然算是街拍,不過視角多半偏低,應該他就只是坐在咖啡廳當中,偶然拍下外面的風景,如撐傘的行人,路過的汽車。但驚人的是,就在這樣有限的框景之中,Saul Leiter卻可以讓畫面精巧的令人屏息。
(《鄉愁/餘像》《關於他的故事》《曜》《一如往常》)就面向存在這件事而言,有時我甚至覺得羅蘭.巴特談論的「此曾在」跟班雅明要告別的靈光有幾分相似。「此曾在」指相片中的事物必然曾經存在。作為相機的特性,它帶給觀眾雙重的感受:一方面它證實了真實的存在,但另一方面它又告訴你這個存在已經過去了⋯⋯
大家都覺得攝影師自由自在,但是攝影師一樣要照顧顧客的需求,這並不是最不自由的地方,畢竟有太多的職業都是如此。攝影師的不自由是來自于他自己相信這是自由的,所以常常有攝影師鼓舞彼此要發自內心感動,或是喜愛攝影。
我清楚記得我小學的時候,聽到一首歌,就覺得我已經蒼老,就像做夢的時候,經歷了無數的生離死別一樣。明瞭這件事,讓我覺得追索照片或是夢境的現實根源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或說現實沒有太大的意義。真正關鍵的,是某種組合的方式,也就是形式,那才是ㄧ切的根源。
這幾年來一直聽有人在講「民國美學」,身為《民初畫學變革及其思想史解釋》此一史學鉅作的作者,心想這不是跟我叫板嗎?山人不出蒼生奈何,你們的聲音我聽到了。
攝影 汪正翔 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好照片要有故事性」,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包含了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有些人提的故事性是指要有一種戲劇的情節。有些人說的是要與現實有關係,
Early Color是美國攝影師Saul Leiter的彩色攝影集,雖然算是街拍,不過視角多半偏低,應該他就只是坐在咖啡廳當中,偶然拍下外面的風景,如撐傘的行人,路過的汽車。但驚人的是,就在這樣有限的框景之中,Saul Leiter卻可以讓畫面精巧的令人屏息。
(《鄉愁/餘像》《關於他的故事》《曜》《一如往常》)就面向存在這件事而言,有時我甚至覺得羅蘭.巴特談論的「此曾在」跟班雅明要告別的靈光有幾分相似。「此曾在」指相片中的事物必然曾經存在。作為相機的特性,它帶給觀眾雙重的感受:一方面它證實了真實的存在,但另一方面它又告訴你這個存在已經過去了⋯⋯
大家都覺得攝影師自由自在,但是攝影師一樣要照顧顧客的需求,這並不是最不自由的地方,畢竟有太多的職業都是如此。攝影師的不自由是來自于他自己相信這是自由的,所以常常有攝影師鼓舞彼此要發自內心感動,或是喜愛攝影。
我清楚記得我小學的時候,聽到一首歌,就覺得我已經蒼老,就像做夢的時候,經歷了無數的生離死別一樣。明瞭這件事,讓我覺得追索照片或是夢境的現實根源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或說現實沒有太大的意義。真正關鍵的,是某種組合的方式,也就是形式,那才是ㄧ切的根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彷彿是一場無法逃避的靈魂狂歡,無論是沉溺於自我陶醉的甜美夢境,還是進行精細的自我雕刻,那種追求極致的激情無不令人心潮澎湃,它甚至帶有一種毀滅性的誘惑,仿佛要將自我撕裂、解體,只為尋求內心深處那最真實的一瞬,對於旁觀者來說,這是一場他者的自我展演,充滿著神秘與誘惑,讓人無法抗拒地想要一探究竟。 在這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我心目中的理想陳述更像是,每個人首先向塞尚那樣,去思索、去努力把人知覺中的現象表現出來。相較於所謂的「客觀世界」或「物理世界」,那可能看起來有些扭曲或歪斜,但那是朝向一種「真正的人在世界裡看到的樣子」的嘗試。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做藝術個人的自我認識非常重要。本文探討了過去被不同觀念影響而產生的矛盾心理,並提出了將這些觀念融合在一起的想法。藉由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找到真正想要的答案。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藝術之戰》(The War of Art)裡有一句話:「我們人生的功課,不是塑造自己成為想像中的理想模樣,而是找出真實的自己,並且成為那個模樣。」,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自己。本文將討論,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可以做什麼,現階段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Thumbnail
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是絕對存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彷彿是一場無法逃避的靈魂狂歡,無論是沉溺於自我陶醉的甜美夢境,還是進行精細的自我雕刻,那種追求極致的激情無不令人心潮澎湃,它甚至帶有一種毀滅性的誘惑,仿佛要將自我撕裂、解體,只為尋求內心深處那最真實的一瞬,對於旁觀者來說,這是一場他者的自我展演,充滿著神秘與誘惑,讓人無法抗拒地想要一探究竟。 在這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我心目中的理想陳述更像是,每個人首先向塞尚那樣,去思索、去努力把人知覺中的現象表現出來。相較於所謂的「客觀世界」或「物理世界」,那可能看起來有些扭曲或歪斜,但那是朝向一種「真正的人在世界裡看到的樣子」的嘗試。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做藝術個人的自我認識非常重要。本文探討了過去被不同觀念影響而產生的矛盾心理,並提出了將這些觀念融合在一起的想法。藉由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找到真正想要的答案。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藝術之戰》(The War of Art)裡有一句話:「我們人生的功課,不是塑造自己成為想像中的理想模樣,而是找出真實的自己,並且成為那個模樣。」,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自己。本文將討論,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可以做什麼,現階段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Thumbnail
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是絕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