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第二宇宙,由你定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靈感

註釋

靈感,是那個越是把捉,越會從指縫間溜走的東西。它有點像是馬賽爾意義下的「魅力」:魅力是一個人之所「是」,是從這個人真實的樣貌中,洩漏出去的一點氣氛。靈感,也是一樣。

創作說明

「靈感」從腦袋中一閃而過,很容易忘記。也不知道它從哪裡來。但是,一旦我們想起,或是「靈感」再度在我們的腦海中產生交會,我們的生命就會改變嗎?

我的答案是:也會,也不會。

這就讓我想起,最近有一個人反覆的、令人感到厭倦的強調「感受」的重要;說:只有他有「感受」到的東西,對他才有意義,他才會去做;否則,他就不做。但是,這樣的說法在我看來,只是不成熟的推託之詞。

我不敢說所有的經驗都是這樣,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是如此:如果沒有過一點基本的「接觸」或「參與」,就不會有感覺。譬如說: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鋼琴的人,不會喜歡彈鋼琴;對於一個我們不曾以任何方式接觸過、認識過的人,我們也很難用愛情來喜歡他等等。可是,我們的世界是很複雜、多變的,並不是我們在表面上所看到的一切,就是那個人優點和缺點的全部。事物也是如此。鋼琴、程式碼、物理,都須要我們已經先稍微了解了它們裡面的結構,才可能欣賞它們,在其中感受到樂趣。

講到這裡,或許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無趣、但是也比較熟悉的字眼,來取代「參與」;那就是「學習」。學習,聽起來雖然讓人皺了皺眉頭,不是很舒服。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它說得好聽一點:「學習」就是讓我們持續的接觸一件事情,讓我們有可能更深入的參與它,更能夠欣賞它的優點、感受到它的有趣之處。

當一個人說:我不想學習,我只想學習我已經有「感受」到的東西;但是,我不須要去在乎它的其他方面、我沒有感受到的方面是如何。那麼,在我聽來,他說的意思也就是:除非是我從表面上,已經能欣賞、領略的東西,我不願意深入接觸任何事物。而且,對於那些我已經欣賞的東西,我也只想擷取它讓我感興趣的地方,它在我的眼裡,只是一個能刺激我和引發我反應的東西,我不須要去了解它是什麼。

我會覺得,這樣的想法總是阻礙著他,讓他從來無法真正的碰觸他人、世界、和任何事物的深度。

講了這麼多日常瑣事,最後讓我們回到「靈感」吧。靈感,是自由的。但是,它也和我所碰觸的事物的深度、和我堅持參與它們的這個承諾,是一體的。也許有天降的靈感;但是,天降的靈感也需要我們的守護和守候,才有可能彰顯。

raw-image

鑄造者署名

傅元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9會員
156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心靈的定義。慾望與情感的重要性。心電感應隨時都在運作。『相信』是發動許多能力的方法。. ღ沒有人能給你心靈的定義。它必須被經驗。 沒有人能給你心靈的定義,因為心靈是一種內在的經驗和實相,它是每個人獨特而個人化的。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體驗。 心靈是指人的內在本質、意識和存在的層面,它超越
Thumbnail
心靈的定義。慾望與情感的重要性。心電感應隨時都在運作。『相信』是發動許多能力的方法。. ღ沒有人能給你心靈的定義。它必須被經驗。 沒有人能給你心靈的定義,因為心靈是一種內在的經驗和實相,它是每個人獨特而個人化的。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體驗。 心靈是指人的內在本質、意識和存在的層面,它超越
Thumbnail
註釋:靈光乍現,經常不捉即逝的瞬間感應,別出心裁的新主意。如精靈般從所思所想中出沒,時而朦朧,時而清晰,拾得便可讓所感具體實踐,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自我肯定,開發並超越自我。 創作說明:參考《維基百科》可知「靈感」源於個人經歷,是一種透過聯想形成的創造性思維,尤其在創作時特別需要。
Thumbnail
註釋:靈光乍現,經常不捉即逝的瞬間感應,別出心裁的新主意。如精靈般從所思所想中出沒,時而朦朧,時而清晰,拾得便可讓所感具體實踐,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自我肯定,開發並超越自我。 創作說明:參考《維基百科》可知「靈感」源於個人經歷,是一種透過聯想形成的創造性思維,尤其在創作時特別需要。
Thumbnail
主題:靈感 註釋:部分靈魂混合想法所產生的揮發性物質。 創作說明:在創作時就像是把一部分的靈魂跟腦中的想法結合,然後注入到自己的作品裡,所以作品才能人產生共鳴而有所感觸,不過困擾的是,靈感經常來無影去無蹤,彈指間就消失在空氣之中。 鑄造者署名:馬丟
Thumbnail
主題:靈感 註釋:部分靈魂混合想法所產生的揮發性物質。 創作說明:在創作時就像是把一部分的靈魂跟腦中的想法結合,然後注入到自己的作品裡,所以作品才能人產生共鳴而有所感觸,不過困擾的是,靈感經常來無影去無蹤,彈指間就消失在空氣之中。 鑄造者署名:馬丟
Thumbnail
我會覺得,這樣的想法總是阻礙著他,讓他從來無法真正的碰觸他人、世界、和任何事物的深度。
Thumbnail
我會覺得,這樣的想法總是阻礙著他,讓他從來無法真正的碰觸他人、世界、和任何事物的深度。
Thumbnail
字詞:靈感 字音:ㄌ一ㄥˊㄍㄢˇ 註釋 -- 「寄身於日常的魂氣,希望被捕捉。可試圖馴化,若以文字馴養得當,將進化為超靈體。」 創作說明 -- 鑄造者署名 -- 讀白
Thumbnail
字詞:靈感 字音:ㄌ一ㄥˊㄍㄢˇ 註釋 -- 「寄身於日常的魂氣,希望被捕捉。可試圖馴化,若以文字馴養得當,將進化為超靈體。」 創作說明 -- 鑄造者署名 -- 讀白
Thumbnail
靈感來源 有人說 靈感 很重要沒有靈感 就不會寫作 在開始要做 內容創作,沒有靈感會是一開始讓自己停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才會有源源不絕的 靈感呢? 靈感是抽像的,而想法是可以寫出來的 靈感來源 1. 思考 2. 靜下心來 3. 聽無字輕快音樂 4. 閱讀新書 5. 吸收新知識 6. 有新的想法
Thumbnail
靈感來源 有人說 靈感 很重要沒有靈感 就不會寫作 在開始要做 內容創作,沒有靈感會是一開始讓自己停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才會有源源不絕的 靈感呢? 靈感是抽像的,而想法是可以寫出來的 靈感來源 1. 思考 2. 靜下心來 3. 聽無字輕快音樂 4. 閱讀新書 5. 吸收新知識 6. 有新的想法
Thumbnail
因此說什麼靈感會自己誕生、靈感會突然冒出來,那都是話唬爛。就跟以為自己坐在原地都不講話還一直四處亂看,就會有女孩子突然來跟自己告白一樣天真又可笑。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提出「等靈感自己來」是對文字、以及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話? 因為會說這種話的人,通常沒有花太多時間進行思考、培養靈感。 永遠不要空等靈感。
Thumbnail
因此說什麼靈感會自己誕生、靈感會突然冒出來,那都是話唬爛。就跟以為自己坐在原地都不講話還一直四處亂看,就會有女孩子突然來跟自己告白一樣天真又可笑。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提出「等靈感自己來」是對文字、以及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話? 因為會說這種話的人,通常沒有花太多時間進行思考、培養靈感。 永遠不要空等靈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