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魚線的盡頭》觀後:我們會不會迎來寂靜的海洋?

更新於 2018/11/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是個海島,魚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便宜的家常菜,學生時代到學校附近的自助餐店,我們也很習慣一條10塊錢的魚。
因此當幾年前孩子看完2009年發行的紀錄片《魚線的盡頭》,不免狐疑地問:「真的嗎?魚快被我們人類抓完了?海那麼大,魚每次產卵都是幾十萬顆幾百萬個卵,怎麼會滅絕呢?」
的確,海洋的魚類,理論上應該是最永續的資源了,因為只要有陽光,就有藻類與浮游生物,小蝦米吃這些肉眼難見的微小生物,小魚吃小蝦米,大魚吃小魚,不須人類費神去照顧,就可以源源不絕的繁殖。可是這樣的生物也居然會因為人類過渡捕撈而瀕臨滅絕。
這部紀錄片英文原名是The End of the Line,意思是最後關頭或窮途未路,是由國外的公益團體贊助拍攝。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教授取得中文版權後,除了放在網路上供人免費下載之外,DVD版也免費讓民眾索取,除了原來的83分鐘版本之外,為了方便學校教學與播放,另外有60分鐘的濃縮版。
影片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現代高科技的捕魚技術是造成海洋浩劫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全球化競爭的關係,消費者只要求價格低廉的海鮮,而漁民也只好為了短期的利益去抓那些還沒有到產卵階段的魚(因為競爭,我不抓,別人也會抓)。
在1999年底,即將邁入21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21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推論:「21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事隔十多年,國際最賦聲名的《科學》雜誌,刊登了由歐美跨國學者聯合的研究報告警告:「如果過渡撈以及海洋遭受污染的趨勢不變,到2048年,人類將再也享受不到海鮮!」
台灣素為漁業大國,其實我們真的很會捕魚。近年已被禁用的流刺網是用單絲尾龍編織而成,長五十公尺,深十公尺的網片,往往連結數百至一千片,總長度三十公里到四十公里長的魚網,飄浮在海面上,攔截捕捉所有游過的魚群。
這種有「死亡之牆」之稱的網具被禁用之後,我們也發明了嚴重傷害珊瑚礁的漁具,一種大小通吃的三層圍網,等到三層圍網被禁用後,聰明的台灣人又用二層或四層底刺網漁具來規避查緝。
台灣人真的很喜歡吃海鮮,幾乎已經到了無所不吃的境界,從最大的最貴的吃起,鯨鯊、象鯊、蝠魟,鮪、旗魚、翻車魚;一直到稀有的魚種、魚卵甚至連仔稚魚、魩仔魚也不放過。以前曾看到旅遊雜誌的廣告宣傳:「珊瑚礁魚類美麗又可口」,差一點沒有昏倒,珊瑚礁有海底的熱帶雨林之稱,珊瑚礁魚類魚「種」雖多,但是「數量」卻很少,生態體系又十分複雜脆弱,「不吃活海鮮,以免吞噬海中熱帶雨林」是國際保育組織多年來大力宣傳的保育行動,我們的媒體怎麼這麼沒常識啊?
看完《魚線的盡頭》的當時,雙胞胎女兒還在讀國中,老大A寶想起她喜歡吃的清蒸魚,有點擔心的問:「那麼我們該吃那些魚?」B寶也接著問:「有沒有辦法讓魚可以不要滅絕?」
我有點無奈的說:「其實方法很簡單也很有效,只要劃設一些海洋保護區,讓魚類有機會休養生息,沒有干擾的繁衍後代,同時限制各個國家捕魚的總量,還有買魚的民眾能夠改變消費的習慣,不吃不適合的魚種,那危機就可以解決,只可惜說來容易,要全世界的國家都願意遵守其實是不容易的。」
A寶繼續追問:「什麼是不適合吃的魚種?」
我回答說:「簡單講最好是選擇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主,如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等,也就是吃比較小隻,成熟產卵後也像是人的手掌左右般大的魚或其他海鮮,比較少累積重金屬的污染,對自然資源的耗損也比較小。有人會認為,吃人工養殖的是不是對海洋魚類比較沒有傷害,其實這也不一定,有許多養殖魚類只能餵食海中抓來的小魚,比如養殖鮭魚或鮪魚,生產一公斤的黑鮪需要二十公斤由鯷魚、鯡魚組成的魚飼料,非常不划算。」
海洋學家奧爾曾說:「假如我只能說一件威脅海洋最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事,而又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無知。」
的確,當我們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我們才能夠確保我們以後還吃得到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本身是必須經由學習的,不是有眼睛就能夠看見。自然觀察不能只用眼睛,而是要用腦袋,不然我們望眼過去就是一整片綠綠的。
近年來,私人的就業平台開始幫「高年級生」尋找工作第二春,各國政府也都積極媒合銀髮族重新進入職場。每個人壽命愈來愈長,這種「高年級實習生」真的會是各行各業的常態,而從好的方面來看,這多出來的職業生涯,確實有機會將興趣發展成事業,活出精彩又豐富的人生。
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之一,被稱為「地球的腎」,而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也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年度每個月我都會固定接受教育廣播電台資深主持人,也是老朋友常玉慧的採訪。她對我們全家出國旅行時,都會順便參觀各國的老人院及相關的銀髮養護所,感到很有趣,最近的節目就要我談有關大學生與銀髮族一起住的制
台灣民眾對待河川溪流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台灣的環境、對待自然的縮影。看著鳴咽的野溪,思索台灣的未來。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看見」本身是必須經由學習的,不是有眼睛就能夠看見。自然觀察不能只用眼睛,而是要用腦袋,不然我們望眼過去就是一整片綠綠的。
近年來,私人的就業平台開始幫「高年級生」尋找工作第二春,各國政府也都積極媒合銀髮族重新進入職場。每個人壽命愈來愈長,這種「高年級實習生」真的會是各行各業的常態,而從好的方面來看,這多出來的職業生涯,確實有機會將興趣發展成事業,活出精彩又豐富的人生。
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之一,被稱為「地球的腎」,而河口濕地與埤塘沼澤,也是台灣生態重要的特色。很可惜的,台灣的濕地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被台灣人看見。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年度每個月我都會固定接受教育廣播電台資深主持人,也是老朋友常玉慧的採訪。她對我們全家出國旅行時,都會順便參觀各國的老人院及相關的銀髮養護所,感到很有趣,最近的節目就要我談有關大學生與銀髮族一起住的制
台灣民眾對待河川溪流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台灣的環境、對待自然的縮影。看著鳴咽的野溪,思索台灣的未來。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以前高中的時候,非常認真在讀書,早上6點起床,20分鐘的腳踏車路程到學校,中午籃球校隊練球,晚上補習班溫書,睡前會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開合跳訓練,然後洗澡完,再讀一篇英文,才睡覺。高一上課打哈欠,只能靠意志力撐著,刻意寫筆記。後來開始打籃球,配上早上B群,晚上B+牛奶,就讓我一路維持,後來考到交大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絕對達令》這部關於人與機器人的相戀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也因此不僅看過漫畫版原著,也看過改編成日版、台版以及韓版的連續劇。儘管在我心中最經典的版本仍是由速水茂虎道、相武紗季主演的日版,但在看完由呂珍九、珉雅主演的韓版卻覺得這版不論是劇情上、選角上並不輸給日版...
Thumbnail
「一人公司」不只是個人工作者,差別在於是否有發展出系統、自動化或者是流程去建立事業,而非以時間換取金錢。適當的「產品」可以同時服務幾乎是無限的客戶,且利潤會在你所投入的時間之外持續發生。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退休後的第二段職涯顯然必須考慮,也許在未來的某個階段,你很可能就會是「一人公司」。
Thumbnail
當泡沫破滅時,我們最後留下什麼?是指尖那可以拉出的紅膜?還是那耳畔那可以溫存的迴響?或者是那我們自己,斷裂的呼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波拉尼奧寫了《地球最後的夜晚》,故事發生在遙遠的一端,讀來卻總是似曾相似,那些漂流著,我們慵懶的看著追尋泡沫的人們慵懶的活,然後慵懶的死,這是用大麻葉壓成的小說。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以前高中的時候,非常認真在讀書,早上6點起床,20分鐘的腳踏車路程到學校,中午籃球校隊練球,晚上補習班溫書,睡前會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開合跳訓練,然後洗澡完,再讀一篇英文,才睡覺。高一上課打哈欠,只能靠意志力撐著,刻意寫筆記。後來開始打籃球,配上早上B群,晚上B+牛奶,就讓我一路維持,後來考到交大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絕對達令》這部關於人與機器人的相戀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也因此不僅看過漫畫版原著,也看過改編成日版、台版以及韓版的連續劇。儘管在我心中最經典的版本仍是由速水茂虎道、相武紗季主演的日版,但在看完由呂珍九、珉雅主演的韓版卻覺得這版不論是劇情上、選角上並不輸給日版...
Thumbnail
「一人公司」不只是個人工作者,差別在於是否有發展出系統、自動化或者是流程去建立事業,而非以時間換取金錢。適當的「產品」可以同時服務幾乎是無限的客戶,且利潤會在你所投入的時間之外持續發生。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退休後的第二段職涯顯然必須考慮,也許在未來的某個階段,你很可能就會是「一人公司」。
Thumbnail
當泡沫破滅時,我們最後留下什麼?是指尖那可以拉出的紅膜?還是那耳畔那可以溫存的迴響?或者是那我們自己,斷裂的呼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波拉尼奧寫了《地球最後的夜晚》,故事發生在遙遠的一端,讀來卻總是似曾相似,那些漂流著,我們慵懶的看著追尋泡沫的人們慵懶的活,然後慵懶的死,這是用大麻葉壓成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