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夢想的最後一哩路

圓滿夢想的最後一哩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宋先生最大的興趣是旅遊,他說在他家裡有一張世界地圖,去過一個地方他就會貼一個圓點,上面已經貼了五十幾張。但是他還有一個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藏的聖母峰山脈,他想體會歌曲裡「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壯闊,他想感受巍峨的群峰在眼前展開的感動。

他的瓣膜性疾病從年輕時候就被診斷出來,一直用藥物控制得很好,這個疾病也沒有阻礙他旅行的腳步。然而,四年前醫師說,他的瓣膜問題已經沒辦法用藥物控制,需要手術介入以避免更進一步的心臟形變,自此之後家人就說甚麼也不讓他再做長途的旅行,更何況是去空氣稀薄的高海拔山區。對手術的恐懼縈繞在心,遠征聖母峰的夢想眼看就要嘎然停止。

幽遠的山陵線總是魅惑人心,宋先生再怎麼害怕,也敵不過心底最深處的渴望,他猶豫了四年終於鼓起勇氣,決定為自己的夢想,勇敢地接受手術!

手術非常成功,宋先生順利的出院,但是離他著迷的顛峰之旅,不論是心臟的穩定或心肺耐力都仍然有一段距離,於是,他開始一段長時間的心臟復健之路。

當心臟瓣膜出問題,表示心臟腔室的單一方向路徑被破壞,導致缺氧血混入含氧血,高壓血流衝進只能容納低壓的管壁,缺氧血隨著血管繞行全身,各個器官無法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因此功能不佳,當然也包含了負責運動功能的肌肉關節;而當高壓的血流進入肺循環,肺部壓力提升,病患因此經常感覺胸悶及喘。
術後的心臟復健便是希望藉由訓練能改善肌肉的品質,進而提升活動能力,也希望運動啟動全身加速循環,讓各個空間組織盡早適應正常的壓力。

然而復健是一段需要恆心及毅力的過程,有時走著走著難免腳步遲疑,當宋先生感到倦怠時,他會從運動服的口袋中,拿出一張聖母峰的明信片靜靜地看著,看完之後彷彿重新加滿油,又可以繼續前進。

終於,宋先生完成了心臟復健的治療,而這一次,他沒有再蹉跎四年,他細心地做好一切準備,邁開腳步出發了!

再一次見到他,他帶著一張自己在聖母峰山腳拍的照片,我們除了讚嘆遠山的風景是如此美不勝收,還從照片中見到動人的勇氣。

他說雖然世界地圖只多了一個圓點,但是在他心中已經畫出圓滿的脈絡。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hsinyi.blogspot.com.

avatar-img
人間。Jacqueline
48會員
138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間。Jacqueline 的其他內容
舉凡手術都會有風險,急性中風便是心臟手術之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機率小於百分之五,但若是不幸罹患,便是百分之百必須面對的事實。 王先生手術後心臟狀況就不穩定,在加護病房中又發生急性中風,一開始連
生了重病之後,有些人學會勇敢,有些人學會珍惜。 而對劉先生來說,他學會的,是決心。 手術前一天我們去做評估,他故作輕鬆,想把明天的心臟手術假裝是平常一兩個月就會碰到一次的重要專案會議一樣,只是專案會
#史上最強阿公 同事的阿公已經九十歲了,幾個月前聽他說因為感染住進榮總加護中心,年紀大又感染,病情一度危急,心跳下降,血壓剩下90不到,意識逐漸模糊,醫師說恐怕兇多吉少,於是家屬慎重考慮後簽下DNR
你說,再怎麼盡力也沒辦法控制簡單的動作 我說,我幾乎用了全身的力氣 才能抵抗你神經修復時,身體發出的抗議 更何況是現在孱弱的肌膚骨肉 何不對自己也對他們寬容一些? 你說,你還擔心很多事 我說,捉大放
小綺是早期跟我一起在心臟科開疆拓土的學姊 她總是實事求是,據理力爭,並對此坦然自在 我常常想起之前兩個人在病房為了多做一點少做一點爭得面紅耳赤的日子 後來她轉戰到輔具中心 我留在原來的戰場 我們在不
35歲,男性 一年前接受心臟移植 術後一度恢復得不錯,活力充沛彷若新生 幾個月前突發嚴重排斥 入院後檢查發現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霸道的惡勢力佔領了全身 預告不久之後,我們都將兵敗如山倒
舉凡手術都會有風險,急性中風便是心臟手術之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機率小於百分之五,但若是不幸罹患,便是百分之百必須面對的事實。 王先生手術後心臟狀況就不穩定,在加護病房中又發生急性中風,一開始連
生了重病之後,有些人學會勇敢,有些人學會珍惜。 而對劉先生來說,他學會的,是決心。 手術前一天我們去做評估,他故作輕鬆,想把明天的心臟手術假裝是平常一兩個月就會碰到一次的重要專案會議一樣,只是專案會
#史上最強阿公 同事的阿公已經九十歲了,幾個月前聽他說因為感染住進榮總加護中心,年紀大又感染,病情一度危急,心跳下降,血壓剩下90不到,意識逐漸模糊,醫師說恐怕兇多吉少,於是家屬慎重考慮後簽下DNR
你說,再怎麼盡力也沒辦法控制簡單的動作 我說,我幾乎用了全身的力氣 才能抵抗你神經修復時,身體發出的抗議 更何況是現在孱弱的肌膚骨肉 何不對自己也對他們寬容一些? 你說,你還擔心很多事 我說,捉大放
小綺是早期跟我一起在心臟科開疆拓土的學姊 她總是實事求是,據理力爭,並對此坦然自在 我常常想起之前兩個人在病房為了多做一點少做一點爭得面紅耳赤的日子 後來她轉戰到輔具中心 我留在原來的戰場 我們在不
35歲,男性 一年前接受心臟移植 術後一度恢復得不錯,活力充沛彷若新生 幾個月前突發嚴重排斥 入院後檢查發現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霸道的惡勢力佔領了全身 預告不久之後,我們都將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