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行【花蓮】歷史的頓點:慶修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高中三年是在花蓮度過的,但當時慶修院並非花蓮縣政府推動觀光景點的主力【註】,反倒是近幾年看到同學們在facebook上分享的照片,才知道原來花蓮還有這麼一個景點可以踩(想來也淒涼,我都高中畢業快20年了說)。

註:我念高中的時間在1998年至2001年間,當時剛好面臨觀光策略由日本轉向陸客這個階段,推的景點都是團客的景點,比如說太魯閣、兆豐農場...,市區路上賣玉石跟珊瑚的店一家又一家的不停地開,但原有跑單幫帶日貨的小店卻一個又一個收掉了。

raw-image


慶修院大門到慶修院時我還在納悶:「怎麼大門就長這樣?跟台灣一般寺廟差不了多少。」電視上的大紅燈籠跟鳥居跑到哪裡去了?後來上網查了查才知道,寺廟和神社這兩者間是有差別的:有佛尊像、僧侶居住的地方為寺廟,祭祀日本的神靈者為神社。而鳥居是神社特有的建築物【註】,所以屬於寺廟的慶修院,理所當然地沒有鳥居存在的。

註:鳥居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慶修院位在花蓮吉安鄉。跟台東鹿野鄉龍田村一樣,吉安鄉是日治時代花東地區的移民村之一(當時叫吉野村),但是在戰後的日本宗教建築,只有吉安的慶修院完整的保存下來,而龍田的鹿野神社只剩水泥基座而已,直至2015年才找日本宮大工的匠人協助重建。

raw-image

慶修院舊名叫「真言宗吉野布教所」,由日人川端滿二於1917年所募建,供奉弘法大師空海、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註】。真言宗教派屬於密宗的一種教派,故又稱「東密」,但我對於東密的了解僅止於阿部寬演的電影「阿修羅」,所以宗教的話題到這裡就好了(笑)。

註: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真言宗吉野布教所改名為慶修院,原本供奉的弘法大師空海、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也改為供奉釋迦牟尼佛和觀音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拜訪慶修院的當天雨勢延綿不絕,而在我來之前也下了好幾天雨,布教所也因此內部不開放參觀,所以我只能很克難的一直繞著建築物走,用拍照的方式窺伺裏頭的樣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慶修院依然保有參拜前淨身用的水手舍,不過現在卻沒有了宗教的參拜功能,留下的是一個歷史文化的記憶點。

raw-image
raw-image

看到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日本童話:一對貧窮老夫婦原本要賣斗笠掙錢好過年,但斗笠怎麼都沒賣出去,於是老公公好心給路邊頭頂積雪的地藏菩薩戴斗笠,結果地藏菩薩報恩,給了老夫婦們豐盛的禮品跟年糕。可是菩薩您怎麼是戴毛線帽呢??不是應該帶斗笠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慶修院除了主要供奉的弘法大師空海、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另有八十八尊石佛像。據說是由創辦人川端滿二行遍日本四國島上八十八所寺院所迎回(超有毅力的!)。每尊石佛上都刻有當初請佛的寺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慶修院僅是三級古蹟,若想要透過建築物及相關設施與古人共日月,進而從中獲得時光錯置之感,可說是稍嫌困難(時代感太近了咩!)。但在整體氣氛營造上,慶修院造景不走大山大石路線,而是處處小巧精緻(雖然有些可能是因為後來修復多加的東西,比如說底下的觀音像,有與空間違和的突兀感,但瑕不掩瑜)。會有種讓人一來到這裡,瞬間就將平日汙穢心靈給淨化的感覺,更別說特意將商業氣隔離,把觀光伴手禮店隱身在與奉納繪馬相連的建築物裡。

raw-image
raw-image

沒有廣播、沒有嬉鬧、沒有導覽行進路線、只有視覺的一片寧靜。就這樣什麼都不做,望著庭院的景色發呆也很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我想說的是,只要花30元入園,你就可以換一刻心靈的平靜,比威猛先生便宜又厲害。想放身心洗滌假嗎?來這裡就對了。把你汙濁的靈魂好好漂白一下吧!


本文同步發表在「同手同腳不小心跌倒的生活漫步」blo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路邊跟你擦肩而過的大媽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2019/02/09
成功是種種的因素累加才會成功,而失敗亦然。也許我們無法成為the unusual,但看了這本書之後,至少可以避免成為loser。
Thumbnail
2019/02/09
成功是種種的因素累加才會成功,而失敗亦然。也許我們無法成為the unusual,但看了這本書之後,至少可以避免成為loser。
Thumbnail
2019/01/25
【作者】倪采青 【出版社】尖端出版社 從書名就可以直接看出來,這本書要傳達的內容就是:「投稿要怎麼投?才比較容易得到出版社的青睞。」。 冀望用文字力量改變世界的人比比皆是,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不過,
Thumbnail
2019/01/25
【作者】倪采青 【出版社】尖端出版社 從書名就可以直接看出來,這本書要傳達的內容就是:「投稿要怎麼投?才比較容易得到出版社的青睞。」。 冀望用文字力量改變世界的人比比皆是,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不過,
Thumbnail
2019/01/24
作者:尤‧奈思博Jo Nesbø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譯者:林立仁 這是我目前為止看懸疑犯罪小說看最過癮的一部。懸疑犯罪小說要看得過癮,除了基本佈局要精心,讓讀者在最後幾頁才發現兇手是
Thumbnail
2019/01/24
作者:尤‧奈思博Jo Nesbø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譯者:林立仁 這是我目前為止看懸疑犯罪小說看最過癮的一部。懸疑犯罪小說要看得過癮,除了基本佈局要精心,讓讀者在最後幾頁才發現兇手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次在吉野山的住宿,我選擇了竹林苑群芳園。竹林院的庭園有「大和三庭園」的美稱,群芳園更曾登上日版米其林,而且一泊二食價格約為日幣二萬多,非常划算。本篇將介紹這間千年古寺的歷史。
Thumbnail
這次在吉野山的住宿,我選擇了竹林苑群芳園。竹林院的庭園有「大和三庭園」的美稱,群芳園更曾登上日版米其林,而且一泊二食價格約為日幣二萬多,非常划算。本篇將介紹這間千年古寺的歷史。
Thumbnail
2022年的228連假,我帶著女友菜菜回花蓮,這趟帶她回花蓮,主要是想一起去看《茶金》的經典場景特展,因為我們都喜歡這部劇,展區就在拍攝地點之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菜菜對這趟行程的要求如下: 想去我和弟弟常去的店用餐,一定要吃扁食,希望可以吃到炸蛋蔥油餅。 想去媽常帶我去的景點走走。
Thumbnail
2022年的228連假,我帶著女友菜菜回花蓮,這趟帶她回花蓮,主要是想一起去看《茶金》的經典場景特展,因為我們都喜歡這部劇,展區就在拍攝地點之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菜菜對這趟行程的要求如下: 想去我和弟弟常去的店用餐,一定要吃扁食,希望可以吃到炸蛋蔥油餅。 想去媽常帶我去的景點走走。
Thumbnail
台北人還在穿短袖的十月底,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氣溫陡降的清晨,預計7點集合開車,我們六點四十分到達,五十分左右就全團到齊,提早出發了,同行的都是先生任教學校的處室主任及眷屬。 窗外飄著微雨,可能是週間平日的關係,一路順暢沒有塞車,遊覽車在蘇澳休息站暫停,讓大夥下車上洗手間,可能真的太早了,除了便利商台之
Thumbnail
台北人還在穿短袖的十月底,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氣溫陡降的清晨,預計7點集合開車,我們六點四十分到達,五十分左右就全團到齊,提早出發了,同行的都是先生任教學校的處室主任及眷屬。 窗外飄著微雨,可能是週間平日的關係,一路順暢沒有塞車,遊覽車在蘇澳休息站暫停,讓大夥下車上洗手間,可能真的太早了,除了便利商台之
Thumbnail
高野山是日本佛教的聖山,就是一間間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要進入高野山不容易,除了搭電車,還必須轉搭車程5分鐘的纜車才能進入。山上有公車搭載旅人往返不同的地點。依照我們一家鬆鬆的狀態,在高野山我們並沒有去很多地方參觀,主要就是我們下榻的福智院,再加上金剛峯寺和奧之院。 福智院 Fukuchiin
Thumbnail
高野山是日本佛教的聖山,就是一間間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要進入高野山不容易,除了搭電車,還必須轉搭車程5分鐘的纜車才能進入。山上有公車搭載旅人往返不同的地點。依照我們一家鬆鬆的狀態,在高野山我們並沒有去很多地方參觀,主要就是我們下榻的福智院,再加上金剛峯寺和奧之院。 福智院 Fukuchiin
Thumbnail
初次踏入慶修院,恰好從京都返台後不久,能在花蓮見著一個空間調度仿若日本的神社,令人著實驚喜。
Thumbnail
初次踏入慶修院,恰好從京都返台後不久,能在花蓮見著一個空間調度仿若日本的神社,令人著實驚喜。
Thumbnail
  似乎被安排進包團遊覽的行程之中,早上九點剛過,慶修院外圍停車場便塞了兩台四十人座的大遊覽車,我沒有細看大得嚇人的外側車身到底印著哪一家旅行社名稱,身下二輪持續轉動,經過馬告香腸攤位後的左手邊是魚貫走進老人活動中心的在地鄉親們⋯⋯
Thumbnail
  似乎被安排進包團遊覽的行程之中,早上九點剛過,慶修院外圍停車場便塞了兩台四十人座的大遊覽車,我沒有細看大得嚇人的外側車身到底印著哪一家旅行社名稱,身下二輪持續轉動,經過馬告香腸攤位後的左手邊是魚貫走進老人活動中心的在地鄉親們⋯⋯
Thumbnail
我記得第一次到花蓮,是跟以前公司的同事來出差,那一次來,剛好藍天白雲天氣晴朗這邊的景色真的好美,當時公司的老闆還開著車,帶我們到處逛,整個就是很新奇,心想,以後有機會還要再來一次。第一次只是走馬看花,其實也是工作居多沒有多餘時間到處逛,真的有點可惜。 詳細照片紀錄 : 慶修院歷史:
Thumbnail
我記得第一次到花蓮,是跟以前公司的同事來出差,那一次來,剛好藍天白雲天氣晴朗這邊的景色真的好美,當時公司的老闆還開著車,帶我們到處逛,整個就是很新奇,心想,以後有機會還要再來一次。第一次只是走馬看花,其實也是工作居多沒有多餘時間到處逛,真的有點可惜。 詳細照片紀錄 : 慶修院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