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参与妇女节遭大马政府打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内政部及希望联盟政府近几日频频对妇女节集会中出现代表LGBTQ+的彩虹旗一事大做文章(延伸阅读:内政部事先不知集会涉LGBT,“早知就不会允许”),甚至说出“弱势群体滥用民主空间”及“弱势群体应该先尊重多数人”的言论。这些言语再再地显示了希望联盟政府对于国际妇女节及民主价值的无知与亵渎。

妇女节的核心:权利与斗争

为什么说这样的言论是对于妇女节的无知与亵渎呢?国际妇女节的核心一直都是围绕在人权及公民权益的斗争,而联合国之所以特别制定这样的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几个世纪以来无数人为了达成「性别平等」而作出的牺牲与奉献。除此之外,今年的国际妇女节的主题更是“Balance for Better”,期许在未来,世界各地的能够有一个更加平等的性别空间(详情参见:国际妇女节官方网站),不论是在商场、政治、工作、媒体、财富甚至是运动的领域等等。

raw-image

然而,想要达到一个真正合乎平等价值的社会,考的绝对不单只是「女人」,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国家以及全球共同的努力的,这当中当然就包括了任何性别、性倾向、种族、宗教的人们一起携手。因为与平等价值站在对立面的是一个名为「父权」的社会结构(延伸阅读:看見父權體制--《性別打結:拆除父權結構》(一), Medium)。必须要去注意的是,这个对立的对象并不是「男人」,而是一个绑架了男人与女人的老旧结构与思想(延伸阅读:给所有受苦男性的十个建议, Medium),它在男人在最绝望的时候跟男人说:「你哭了你就不是男人」,也在男人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用「这不是男人应该要有的样子」打断了追梦的可能性。

而性少数(LGBTQ+)与男人、女人一样,都是父权体制的受害者,因为性少数的存在破坏了「男人就是要阳刚,女人就是要阴柔」的既定方程式,也破坏了「男人要与女人结合、交配」的固定想像。

所以,性少数绝对不是如巫统妇女组主席诺莱妮或首相署部长姆加希所说的:「污染了妇女节」或「滥用民主空间」的群体,因为性少数也是这个节日里要对抗的目标之下的受害者,是妇女节的伙伴。

raw-image

什么是希盟敏感课题?

马来西亚内政部副部长阿兹加曼12日在国会外接受媒体访问时直接谴责主办单位「应该考虑这种社会敏感课题」。在希望联盟成为执政政府以前一直都会听到希盟的政治人物对于「敏感」这个词的疑问与质疑,包括前首相纳吉的1MDB贪污事件是不是敏感课题等等。行动党元老林吉祥也曾在他的书籍《马来西亚的计时炸弹》里质疑「敏感课题」这样的词语。但显然在执政之后,希盟在面对宗教、种族及人权议题时,不断地标签这些为「敏感课题」。

不仅如此,当希望联盟政府面对一些人刻意操作他们口中的「敏感课题」时,几乎都呈现噤声的状况,或者甚至是直接对自己的承诺反悔,包括了签署ICERD与否及废除死刑与否等议题。

那么为什么刻意挑起族群纷争的ICERD大集会不被阻止或谴责,但一个以追求平等及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妇女节集会就应当被「追究」或「究责」呢?

raw-image

双面人:选前选后不一样

希望联盟在其希望宣言第27条就提及了将会废除一系列恶法及撤除部分法律中不合理的项目与条款,当中就包括了《2012年和平集会法令》。

除此之外,当这项法令被提出的初期到希盟执政前,一直都有希盟成员党的成员挑战这项法令及其条文的「合宪性」,认为这样的法令抵触了我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集会权利(延伸阅读:《和平集会法令》条文是否违宪?,东方日报)。

但在这次妇女节集会的议题中,内政部却搬出了这项法令,企图援引这项法令中的条文来对付这次妇女节集会的单位。

这不禁让我们质疑希望联盟政府选前选后不一样的惺惺作态不过是尽可能的引用甚至是利用前朝政府留下来的恶法为己用,并没有真心诚意希望为马来西亚带来改革与前进的脚步。


一个和平的集会本来就是马来西亚宪法赋予马来西亚公民最基本的公民权利(而性少数也是这个国家的公民),而妇女节的核心抗争也与性少数(LGBTQ+)一致。所以不论是从妇女节的价值或事法律的层面与角度而言,性少数出现在妇女节集会(或任何其他集会)并表达其意见是完完全全合乎「情、理、法」的事情,若希盟政府或其他人士执意扭曲这样的合理性,就是在试图破坏国家的宪制制度及社会安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爾剛的威爾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婦女節旨在紀念百年前婦女們為反抗男性霸凌與歧視所作出的抗爭和犧牲。當今女權運動被扭曲到以情慾解放為首要的方向,例如各大媒體常見到描述女體新聞標題,用詞包括如事業線、胸器、車頭燈、UU奶、馬甲線、屁股蛋等,極盡吸睛煽情之能事。本文從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及媒體宣傳等角度檢視「女性解放」陷入的情色誤區。
Thumbnail
2023年6月,台灣吹起了 #Metoo 浪潮,且越演越烈。 男性在這浪潮中為如何自處與自保?在本文中你能找到答案。
Thumbnail
2023年6月,台灣吹起了 #Metoo 浪潮,且越演越烈。 男性在這浪潮中為如何自處與自保?在本文中你能找到答案。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台灣大約從2018年開始吹起仇女的風氣,隨著媒體不斷的報導男性台灣人所遭遇的感情詐欺,體型被歧視,收入被歧視,台灣女性的擇偶與社交模式,令台男受到許多挫折與傷害,於是女人的問題,被追究在女權主義的發展上,但這是事實嗎? 真正的女權主義,更提倡女強人,男女平等,女人比男人的地位高也很自然 ㄖ
Thumbnail
台灣大約從2018年開始吹起仇女的風氣,隨著媒體不斷的報導男性台灣人所遭遇的感情詐欺,體型被歧視,收入被歧視,台灣女性的擇偶與社交模式,令台男受到許多挫折與傷害,於是女人的問題,被追究在女權主義的發展上,但這是事實嗎? 真正的女權主義,更提倡女強人,男女平等,女人比男人的地位高也很自然 ㄖ
Thumbnail
強調是「女性」而被保障,是平等; 強調某「女」委員做不好,就是仇女、歧視。台灣的參政機會,對女性不平等?! 那對普羅男性就平等嗎?
Thumbnail
強調是「女性」而被保障,是平等; 強調某「女」委員做不好,就是仇女、歧視。台灣的參政機會,對女性不平等?! 那對普羅男性就平等嗎?
Thumbnail
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此文當中,我想借助異質連結的觀點,來思考後同婚時代下,遊行的意義。
Thumbnail
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此文當中,我想借助異質連結的觀點,來思考後同婚時代下,遊行的意義。
Thumbnail
1. 封面這個彩虹旗幟,是目前在美國開始有人漸漸使用的網紅旗幟,除了醒目可見的Transgander以外,還有非裔與其他有色人種也被包含在這個旗幟上面。其實我一直希望彩虹旗能夠多加一個專屬肥胖者的顏色,但是可能是因為彩虹旗本身就包含“多元”,所以才沒有肥胖者的顏色吧?
Thumbnail
1. 封面這個彩虹旗幟,是目前在美國開始有人漸漸使用的網紅旗幟,除了醒目可見的Transgander以外,還有非裔與其他有色人種也被包含在這個旗幟上面。其實我一直希望彩虹旗能夠多加一個專屬肥胖者的顏色,但是可能是因為彩虹旗本身就包含“多元”,所以才沒有肥胖者的顏色吧?
Thumbnail
最近代理孕母法案一讀同過,引起很多自由派的支持,特別是引起一些不孕異性戀夫婦;男同志伴侶;跨性別伴侣的歡迎,因此代理孕母法案一讀通過,可以說是引起很多自由派以及同志運動的狂歡,然而當我們提到性少數以及不孕症異性戀夫婦的權利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關於人權最基本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代理孕母法案一讀同過,引起很多自由派的支持,特別是引起一些不孕異性戀夫婦;男同志伴侶;跨性別伴侣的歡迎,因此代理孕母法案一讀通過,可以說是引起很多自由派以及同志運動的狂歡,然而當我們提到性少數以及不孕症異性戀夫婦的權利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關於人權最基本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