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 簡短閱讀心得:《驟雨之島》、《縫》、《獨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三月念的小說都有點黑暗跟悲傷QQ

1. 顧德莎《驟雨之島》

我是從一次演講當中才真正認識顧德莎這位作者,最令我震撼的應該是她跟癌症奮鬥的十年之間,仍然不斷創作。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她筆下的角色都是現實社會接近底層的人物。《驟雨之島》寫出台灣產業面臨轉型的年代,那些因為加工廠出走而面臨命運逼迫選擇的人物。書名很明顯指涉的就是台灣,這座夏天會突然降下豐沛雨量的島嶼,颱風或許是台灣人從小到大的共同記憶,台北市最深刻的印象永遠會停留在納莉颱風;中部與南部山區則是莫拉克風災,然而每次災難過去之後,重建就像是掉入被遺忘的隧道,鮮少人關心災民。

於是顧德莎寫出來了,雖然筆觸並不如檯面上作家細膩,偶爾也會出現流水帳似的敘述,但我們都應該、也需要關心不在鎂光燈下的人物。

raw-image

 2. 張耀升《縫》

堪稱是我最喜歡的短篇故事,新版封面上的一句話:「黑是最溫暖的顏色」,一看到也非常喜愛。

現在已經很少看見一本如此黑暗的小說,似乎沒有一絲光線流瀉進這些故事,主角們總是在陰暗的角落掙扎,但現實不斷打擊他們。而為什麼又會是最溫暖的顏色呢?曾經有個讀者跟張耀升說,因為這些故事讓他覺得世界上還有人瞭解自己所處的深淵,黑暗的故事才是真正能夠帶來溫暖的媒介。

這些短篇故事裡面有家庭失和、校園霸凌、人性鬥爭、以及愛情失衡的主題,也有好幾篇曾經被翻拍成電視劇、改編成動畫等。比較特別是新版收錄的〈鼠〉,將故事軸線拉回台灣日治時期,那段戰爭歲月讓島民流離失所,甚至只能挖田裡的老鼠來吃。也許這種失去一切的人生才能再重新開始。

raw-image

 3. 李秦峰《獨舞》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作者是台灣人,但原文是日文,得獎後再翻成繁體中文。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想到李屏瑤的《向光植物》,那種很純粹的感情,卻難以被社會接受。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應該最常被引用的同志經典吧,那種被放逐、獨自在社會某個地方跳舞的孤獨心境,也反映在《獨舞》裡面。

故事彎彎曲曲的情節就跟主角的人生一樣,有時候並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是單純想找到出口,只好順著逆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Thumbnail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Thumbnail
顧德莎這位作家大家可能還不太熟悉,她六十歲甫出版第一本小說《驟雨之島》,即獲第15屆台北市文學獎年金類入圍,六十三歲因癌症去世。雖留下的作品有限,卻全是由人生歷練中焠鍊出的結晶。她的文字迷人之處在於平易近人,沒有華麗堆砌文字,不須刻意虛構迷情古怪的劇情,反而是台商外移、包二奶、負債、企業倒閉,都是
Thumbnail
顧德莎這位作家大家可能還不太熟悉,她六十歲甫出版第一本小說《驟雨之島》,即獲第15屆台北市文學獎年金類入圍,六十三歲因癌症去世。雖留下的作品有限,卻全是由人生歷練中焠鍊出的結晶。她的文字迷人之處在於平易近人,沒有華麗堆砌文字,不須刻意虛構迷情古怪的劇情,反而是台商外移、包二奶、負債、企業倒閉,都是
Thumbnail
多個短篇小說構成,主角多半是女性,年齡/身分/所在地/年代各異,從不同的切口描繪人與人的故事與感情。
Thumbnail
多個短篇小說構成,主角多半是女性,年齡/身分/所在地/年代各異,從不同的切口描繪人與人的故事與感情。
Thumbnail
我從《驟雨之島》看到好多的經營一家子的辛苦與不易,當下的我非常走心,生活處境逼得我不得不帶著面具在職場丶不同家庭演戲,原來不想誠實面對自己,其實我也是顧德莎筆下的人物,
Thumbnail
我從《驟雨之島》看到好多的經營一家子的辛苦與不易,當下的我非常走心,生活處境逼得我不得不帶著面具在職場丶不同家庭演戲,原來不想誠實面對自己,其實我也是顧德莎筆下的人物,
Thumbnail
很多個故事讀完,我的心中真的下起雨來,而且是慌張沒帶傘有些狼狽的那種雨。
Thumbnail
很多個故事讀完,我的心中真的下起雨來,而且是慌張沒帶傘有些狼狽的那種雨。
Thumbnail
書中共九篇的短篇文章好似毫無關聯,但在故事的某個時刻會突然地跟其他故事中的主角串連起來,會有突然的恍然大悟。
Thumbnail
書中共九篇的短篇文章好似毫無關聯,但在故事的某個時刻會突然地跟其他故事中的主角串連起來,會有突然的恍然大悟。
Thumbnail
度過一個沒有颱風卻高溫蒸騰的七月,八月的選書,倒是有著滿滿的人生風雨。
Thumbnail
度過一個沒有颱風卻高溫蒸騰的七月,八月的選書,倒是有著滿滿的人生風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