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南方從來不下雪》:港都的背面,那些弱微破殘的過去與現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此書是陳育萱第二本小說。作者介紹說她雖是彰化人,但曾在南方教書七年,高雄可說是精神意義上的第二故鄉。看到她曾任教於高雄中學實在倍感親切,遺憾沒機會讓她教到。當然我高中國文老師也很棒啦(笑)。

《南方從來不下雪》共收錄六個短篇小說:

  • 歸位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明天我們去看海
  • 放生
  • 反光
  • 第三次警告,冠昇五金行

故事都發生在高雄,內容面貌多元,視角切入深刻,陳育萱嫻熟的穿梭過去與現在,直插被忽略的社會角落。以下我想試著用一個「在地人」的心情,談談我對這本書的想法。

建構六種殘酷現場,述說一段仍持續碎裂、壞毀的理想。

【紀錄片感】

老實說初讀此書時,並沒有很快投入的感覺。可能上本讀的是《推拿》,剛被那波濤洶湧,高潮迭起的文字晃動得厲害,轉場到這本書,突然有點不適應。要說平嗎,似乎是吧,但這種氣味,我好像也滿喜歡的。

讀著讀著,突然有一個想法,或許這可說是種「紀錄片」感吧?如果說《推拿》是部懸疑片,看畢飛宇高明的操弄各種劇情;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就像是部寫實紀錄片,藉由陳育萱的文字切進小人物的生活中。同樣是帶讀者探尋社會上的邊緣地帶,表現方式卻是截然不同。

用這角度來思考,或許就可解釋為什麼其描述看似平淡,卻依然讓我感受到故事的力道。陳育萱用較簡明直接的角度,保持些許距離,讓我看到這些平時沒注意到的身邊故事。

當然這終究是小說,陳育萱的場景調度與人物刻劃依然是厲害的。用內斂克制的文字,精準運鏡帶你進入小人物的視角中,但又不帶煽動地讓你自行體察。

【小人物的眾生相】

書中場景帶到高雄氣爆、淹水等真實事件,內容則觸及白色恐怖、工傷意外、都更等議題。而書中的腳色,其實就是你身邊隨處可見的小人物們。

不管是從部落到都市「高就」的郵差張世祺;帶著白色恐怖陰影,回到高雄獨居的林國義;被政府拋下的眷村老兵鄧文成;又或是堅守五金行,卻被都更無情驅逐的郭振發。彷彿都是你街頭巷尾會遇到的陌生人們。

但雖然他們離我很近,卻沒真正了解過他們的世界。

作者將這些畫面帶到我眼前,不帶強烈控訴性地述說,讓我不會完全被故事吸進去,而能稍留點餘裕,靜靜思索這些問題。

白色恐怖是書中反覆觸及的事件之一。《南方從來不下雪》中,即便林國義已然退休,應當是雲淡風輕的年紀,但那白色魅影依舊如影隨形。一身雪白的帥氣海軍父親,被帶走後再沒歸來,直到多年後,才在六張犁找到那墓碑。南方不會下雪,冤屈也難以昭然。

《放生》則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講的是眷村老人鄧文成的故事。少年離鄉的他,跟者孫立人師長征戰穿梭,又隨軍渡海來到台灣這小島。但隨著同袍被帶走,白幕也找上了他與他的家人。最後連安身的村都被碾平,實在唏噓。

拆除的與搬移的意象同樣處處可見。除了《放生》的眷村拆遷,還有《歸位》中因為違建而「被」搬到小港國宅的原民們,以及《第三次警告,冠昇五金行》裡,因觀光大業而遭都更剝除的五金業。舊敗的過去,在進步的大旗下,被捨棄得有點理所當然。

微小勞工也是書中探照到的重要面向。像是《明天我們去看海》便藉由簡泰偉的視角切入,帶到他那曾為工廠奉獻卻被無情資遣,抗爭後才要回微薄遣散費的媽媽。一輩子辛苦庸碌的媽媽,最後終究是躺在病床上了。最後靠著淹水划橡皮艇出海,雖荒謬但似乎反而是個出口。遺憾最後終究得上岸。

《反光》則是從轉學生李佑安角度書寫,講他與在當高牆清洗工人的爸爸,在都市中輾轉生活,甚至只能住在環境奇差的地下室中。而弱微的人不會有反脆弱力,在工商意外後,還只能依靠不知道能不能成的校內急難救助金。當社會前進時,弱勢往往落下的那一群。

【熟悉又陌生的故鄉】

作為高雄人,這本書以高雄為背景的書,理當是要很熟悉的。但在閱讀時,卻有種莫名的生疏感。

翻開第一篇故事,映入眼簾的就是宛若末日現場的情節。往下瞧才發現,說的是高雄氣爆事件。

承受高溫的瓦斯氣體爆炸摧折的柏油路成為障礙賽的關卡,沿途轎車陷落,路樹傾斜折裂,不時竄出的火舌使道路兩旁的民眾驚嚷著…

我對氣爆案其實是陌生的。事件發生時正在新竹讀研究所。晃然看到新聞,才忙不迭打回家,還好一切平安。而我對這事的理解,與外鄉人無異。有種既是當事人,又置身事外的荒怪感。

大淹水也是。近來幾次雨水喧騰,氾濫成災的時候,我都在南科工作。當然台南同樣淹得厲害,但我並未真實見識。對於那些雨水如何攀爬上樓,推人倒車的「壯舉」,我同樣只能藉由新聞畫面,次一層的理解。

坐在艇中,離自身所在的水面無浪,只是天空的洞還未補上,並隨著毫不歇止的落雨,累積上漲。

如果說對事件陌生,是因不再場的身不由己,對書中那些弱小人物的的不關心,就只能說是自己冷漠了。身邊沒有白色恐怖受害者。而被父親在當兵時對軍人培養出來的敵意所感染,我對眷村世界沒太大理解意願。直到長大了些,才從一些資料發現,受白色機器迫害的族群,比我想得還要廣得多。

同樣的,弱勢勞工的處境,我多是從新聞得知。縱使時不時看到前員工們的陳情抗議,試圖向惡性倒閉的工廠討回屬於自己的尊嚴,對我來說仍是遠的。

還有一些是我所不熟悉的港都歷史。像是都更、眷村遷移,我同樣備感陌生,只偶從報導知悉。因著書中內容,才從一些網路資源,略為深入地了解這些被移除的過去。

有些歷史甚至是我全然不知道的。像是《第三次警告,冠昇五金行》提到層極為興盛的拆船與五金業。時常去駁二聽音樂找樂子的我,完全不知道原來這小文青世界,曾有個這樣的地方,再次為自己的無知感到汗顏。

【後記:書寫的力量】

一直覺得小說的厲害之處,是能用更沉浸的方式,讓讀者進入世界的真實之中。讀這本書,我彷彿進入一個我熟悉又不那麼認識的港都。被書的內容誘著,將陰暗的背面翻出來。讓那些斷裂、不堪的事物展到我眼前。

陳育萱對弱勢的關注,對讀者如我的穿透力是很強的。遺憾面對這些幽微的聲音,我沒能關心足夠。如她說的:

脆弱性在發聲最微,資源最匱乏的人身上,遭受輾壓的創傷程度最為巨大。

書末收錄的〈連明偉×陳育萱——當代青年小說家的書寫與等待〉,藉由兩位作家的深度筆談,探索寫作的價值,相當精彩。連明偉對此書內容說的極為妥貼:

此虛構之筆,描述人們不修邊幅的面貌,向讀者展示南方覆轍而來的尋常苦難,不悲情,不輕易給予憐憫,穿雲透霧聚焦個人、歷史之間的互動。

我沒能力做到這樣的書寫,所以我誠摯地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希望藉由她的筆,讓你探入平時忽視與不察的角落。

願我所生所長的南方,傷痕能逐漸被撫平,而港都能繼續航行。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我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皓清-avatar-img
2021/07/07
如果沒有這些閱讀,我不會知道自己對故鄉的認識竟然如此淺薄。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07
的確是這樣呢,慚愧。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3會員
258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這次又要來介紹東野圭吾的作品。與上次的《十一字殺人》一樣,這本《學生街殺人》也是他非常早期的作品,與《放學後》、《畢業》並稱為「學生三部曲」。這次閱讀的是皇冠新出的「追憶時光版」,封面非常有味道。
Thumbnail
2025/04/06
這次又要來介紹東野圭吾的作品。與上次的《十一字殺人》一樣,這本《學生街殺人》也是他非常早期的作品,與《放學後》、《畢業》並稱為「學生三部曲」。這次閱讀的是皇冠新出的「追憶時光版」,封面非常有味道。
Thumbnail
2025/03/09
會對這本反烏托邦經典開始產生興趣,是因為看到作者瑪格莉特.愛特伍居然與全美最大出版集團「企鵝蘭登書屋」合作,搞出了《使女的故事》的「不可燒毀版」(Unburnable edition)。想說到底寫了什麼內容,需要這樣搞!?
Thumbnail
2025/03/09
會對這本反烏托邦經典開始產生興趣,是因為看到作者瑪格莉特.愛特伍居然與全美最大出版集團「企鵝蘭登書屋」合作,搞出了《使女的故事》的「不可燒毀版」(Unburnable edition)。想說到底寫了什麼內容,需要這樣搞!?
Thumbnail
2025/02/09
這本《偽魚販指南》於 2022 年出版時,可說是現象級書籍,討論度相當高。當時沒能躬逢其盛,拖了好些日子才買來拜讀。看完覺得果然厲害,難怪當時會那麼夯。(話說我買的居然是第十五刷了……)
Thumbnail
2025/02/09
這本《偽魚販指南》於 2022 年出版時,可說是現象級書籍,討論度相當高。當時沒能躬逢其盛,拖了好些日子才買來拜讀。看完覺得果然厲害,難怪當時會那麼夯。(話說我買的居然是第十五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看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牽動我的心,喜歡他自然的筆觸,帶著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裡,看著文字,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主人翁(劉十三),年輕時,總是覺得家鄉裡什麼都沒有,連7-11都沒有,在台北好好的,幹嘛搬回來,這晚上八點後,整個小鎮像是睡著了,但隨著年齡對故鄉的那份寧靜,特別沈醉。
Thumbnail
我看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牽動我的心,喜歡他自然的筆觸,帶著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世界裡,看著文字,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主人翁(劉十三),年輕時,總是覺得家鄉裡什麼都沒有,連7-11都沒有,在台北好好的,幹嘛搬回來,這晚上八點後,整個小鎮像是睡著了,但隨著年齡對故鄉的那份寧靜,特別沈醉。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陳育萱以六篇短篇小說重建六個殘酷現場,從氣爆、淹水、拆遷一路拓展到異族、性別與階級等人世間的悲喜交錯,溫柔表達對南方的牽掛與羈絆。某個熱天午後,在高雄三餘書店,陳育萱邀請如今定居高雄的小說家羅浥薇薇一同分享,身處不同地理位置,但都面向著南方的日常觀察與創作養分。
Thumbnail
陳育萱以六篇短篇小說重建六個殘酷現場,從氣爆、淹水、拆遷一路拓展到異族、性別與階級等人世間的悲喜交錯,溫柔表達對南方的牽掛與羈絆。某個熱天午後,在高雄三餘書店,陳育萱邀請如今定居高雄的小說家羅浥薇薇一同分享,身處不同地理位置,但都面向著南方的日常觀察與創作養分。
Thumbnail
《南方從來不下雪》作者陳育萱,與《FIX》作者臥斧,日前在讀字書店展開對談。兩人同樣是以作品介入社會議題的小說家,本日他們便來分享如何以作品揭露不公不義,希冀照亮社會暗角。
Thumbnail
《南方從來不下雪》作者陳育萱,與《FIX》作者臥斧,日前在讀字書店展開對談。兩人同樣是以作品介入社會議題的小說家,本日他們便來分享如何以作品揭露不公不義,希冀照亮社會暗角。
Thumbnail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Thumbnail
這本《南方從來不下雪》,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起初覺得書名有趣,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
Thumbnail
國民偵探張鈞見,強勢回歸! 關於雨,大家想到什麼?詩意,還是失意? 《城境之雨》是邊緣人的詩篇,是四則發生在台北的社會故事;拿掉靈異玄幻,加強現實,帶給我們的,點點雨滴,落在心頭,卻是力道萬鈞。
Thumbnail
國民偵探張鈞見,強勢回歸! 關於雨,大家想到什麼?詩意,還是失意? 《城境之雨》是邊緣人的詩篇,是四則發生在台北的社會故事;拿掉靈異玄幻,加強現實,帶給我們的,點點雨滴,落在心頭,卻是力道萬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