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忘記 (二) 目的,虛榮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香港,近兩年出版界漸漸流行於POD的出版方式,其實簡接整個寫作生態活躍起來,因為直接可以給作者出版的門檻相對低了,而且更可以廣納更多不同類型的故事風格聚焦一起,令讀者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相對於只是網上閱讀,能夠將讀者帶回到紙書的世界,其實各方面也有好處,特別是大家眼睛的健康。
我自己都正想從這個方式去做出版,問題是,我應該選擇那樣的作品做POD?
就是這個前設下,我開始就這個問題反覆思考了幾天,又有問過不同作者的意見,
其實... ...就算出版的門檻低了,在讀者的角度是不是有所改變?
相信一個讀者,習慣看愛情故事,斷然不會因為有POD的出現,令他開始留意武俠的實體書。最多也只是出版社大力於POD宣傳,令大家的作品有一線的補光機會。
最終讀者的本質還是不會改變,到底這個POD興起的時機,是出版起點或是空歡一場?
於是,收集了不同人的意見後,還是「記得、忘記」。
記得出版的目的,忘記出版的虛榮。
如果要令人發現自己,無論成功出版與否,這也是一個機會去令自己曝光。
無可否認網絡上的資訊泛濫得可怕,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作品是不是真的有人在看,
更不知道今天在看故事的人,下星期還會否繼續看這個平台,
你唯一可以實碓信的是,你完成了一個作品。其他的,永遠不能說準。
如果一直在浮浮沈沈於虛擬的數字當中,可不一試將自己的作品放給出版社,
由他們去結集一起做個氣勢出來,等周邊的人也會看到大家的作品?
當然要出版社去處理是有代價,只在乎自己是否輸得起這少少錢。
然後,面對自己,到底有沒有一個作品可以印在書上,跟同類的市場去比較?
人類的社會,知識是一直在承傳下來,你永遠無法寫出沈從文的家書,
更不會有張愛玲的傳奇,但說的談的買的換的都是這些偉大的作家,
就算不是經典,流行小說也有不少名作者用不同的風格文筆相片名氣吸引讀者,
我這個「錯別字大師」真的可以在市場佔一角椅子嗎?
別傻了,或是應該說,我的身份應該還在銀河系之外,還未有耐先回到地球的香港的書店。
不過,最後都反問自己一句,是不是輸了這次,我的人生便要終了?
我就是相反,如果今後還想持續出版小說,錯過了就真的輸了人生。
其實遊戲玩法跟平台創作一樣。
只要堅持下來,讀者自然會有,問題是當讀者再找不到你的作品,大部份的也自然選看其他。
所以,有機會就不如買張門票,入場看看這個荒謬的世界吧。說不定有意外收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8會員
    296內容數
    三年來,網上寫故事的一個記錄,為第四年的開始作反思及小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投稿|時代記憶的虛實光影:從《天橋上的魔術師》⼀窺魔幻寫實劇的現在與未來在魔幻寫實電視劇出現的當代,觀眾也該進⼀步反思⽂學改編劇的未來,「要說什麼故事?」、「如何⽤創新⼿法把⼀個故事說好?」、「希望留給觀眾哪些關於⾃身定位或城市記憶的省思?」都遠比「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是否回應了某些⼈的記憶?」、「某個角⾊、某個物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來得迫切與重要。
    Thumbnail
    avatar
    讀者投稿
    2021-07-09
    工作的目的不就是努力工作嗎?記得你是誰,別讓工作等於你拼死拼活工作被包裝成追尋夢想。追尋比自己更遠大的事,超越自我侷限、推動進步。 大膽追尋、努力追求卓越並沒有錯,只是直到有一天,身體警告你,或精神狀況刺激你,你問自己「為什麼我需要讓自己心力交瘁至此?」
    Thumbnail
    avatar
    黃惠如
    2021-04-27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鮑勃·迪倫,這17分鐘的吟唱,唱出60年代的歷史記憶這首非比尋常的歌曲,被媒體及評論家驚歎為”史詩級散文詩”伴隨鋼琴和小提琴的聲音,鮑勃.迪倫以他低沉沙啞的嗓音悠悠的吟唱,這首如無意識流般的散文詩,以諾大的篇幅,將美國1960年代的文化片段,一句句巨細靡遺帶我們回到塵封的美國往事,由於歌詞存在大量歷史故事的文獻式引用,引發了歐美媒體和粉絲的歷史考據。
    Thumbnail
    avatar
    文藝漫遊陳星潔
    2021-02-20
    莫迪亞諾《暗店街》:記憶是一座黯淡的時光沙灘,徘徊在回憶與虛構的浪濤中小說最後沒有告訴我們,居依是否找到能夠確認自己身份的事物。作者選擇停滯在這個一切線索、存在的證明都隨著時間流逝而即將消聲匿跡,彷彿過往面臨崩蹋的時刻,結束這本小說。讀者可能覺得可惜,但或許在這場追尋中,重要的已不是「我」是誰,而是透過追尋「我」的過程,拼湊了原本不不同族群共同經歷的破碎生活。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0-10-25
    遺忘之書I:石黑一雄的記憶斷裂與虛構之處在這些糾葛的線團之中,閃現的記憶斷裂與虛構之處,是人與人之間不停堆疊的誤解與疏離,讀者會強烈地感受到,這個古老的城鎮因為這些誤解與疏離,逐漸崩解中。
    Thumbnail
    avatar
    沙貓貓
    2020-08-24
    活動訊息|記憶素材的虛實創作:國家文化記憶庫主題創作分享方格子與國家文化記憶庫合作的「回憶再開箱」活動,鼓勵平台創作者利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素材創作,產出了20篇以上的優秀作品。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其中兩位分別擅長視覺創作與建築評論的作者,穿梭於虛實之間,和大家分享記憶素材在他們的創作中,扮演什麼角色。
    Thumbnail
    avatar
    方格子 vocus
    2020-01-02
    《獨立記者在全球》:獨立記者、行動者或非虛構作家?我只是個想問問題的小孩/趙思樂<p>我去採訪、去書寫,是因為想知道發生了什麼,想知道自己身處怎樣的社會、與我一樣身處其中的人又如何自處,是因為想解答自己心裡的一個疑問:我該怎麼辦,也是每個書寫者一生在圍繞和追尋的終極命題。</p>
    Thumbnail
    avatar
    趙思樂
    2017-12-24